汪铭锋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推进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建设,打造“长寿之乡”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之“金寨品牌”》的提案,县政府批转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为落实好县政府2015年3月1日召开的关于长寿之乡品牌宣传、保护、开发和利用专题会议 “确保我县长寿现象持续健康发展”精神,进一步提高高龄老人社会福利水平,我县已多年持续开展高龄津贴发放及长寿老人家庭奖励工作。2018年,发放80-99周岁老年人高龄补贴398万元,发放百岁老人津贴及长寿家庭奖励16.56万元。2019年,高龄津贴发放标准为:80周岁至89周岁,每人每月发放25元高龄津贴;90周岁至99周岁,每人每月发放50元高龄津贴;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发放300元高龄津贴(即长寿保健费)。长寿老人家庭奖励:90周岁至99周岁老人家庭,每户每月奖励5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人家庭,每户每月奖励100元。目前乡镇正在统计,预计7月份全部发放到位。
扎实推进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制定《金寨县开展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集中养护工作目标,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对全县1295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全面摸清住房安全、自理能力和监护人等信息,围绕保障能力提升、供养标准提升,人员待遇落实等方面,切实解决失能半失能困难群体照料难问题。目前,集中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4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人。
继续落实低收入老人补贴制度,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的发放对象为金寨县户籍城乡低保对象中的70岁以上老人。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全年每人补贴600元。预计7月份打卡发放到户。
二、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向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采取社会化托管经营的敬老院,在保证特困人员供养需求的基本上,积极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2019年,我县在梅山镇青山社区、现代产业园红石社区建设社区康养中心,开办社区老年人食堂,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按照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5元/顿、60周岁至79周岁3元/顿的标准发放老人助餐补贴,对城市“三无”老人、孤寡老人、“空巢”低保对象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实行送餐上门服务,按每餐10元标准实行政府全额补助,痕迹管理,助浴、衣物换洗、助医服务按每月不低于4次200元,政府补贴包干。对城乡低保中70岁以上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50元标准发放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探索试点,切实推进全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全额代缴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保,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实对象参加基本医保,政府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参保资金。2019年,已资助参合参保1028人18.5万元。
四、加快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乡镇敬老院向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转型。确定“一次性布局规划设计,分阶段改造升级”的工作思路,按照失能半失能人员供养标准要求,全面实施消防安全、无障碍和特护设施改造提升工程。2018年,县财政投入1460万元,完成13个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工程,2019年,县政府安排脱贫攻坚债券资金5740万元,新建8所、改建3所乡镇敬老院,到今年年底,全县23个乡镇敬老院全部达标升级。改造后的敬老院均设置医疗护理站,乡镇卫生院派医护人员驻院指导,实现康养一体化建设目标。老人房间设立单独卫生间,配备轮椅,应急呼叫器,室内外全面安装防跌倒护栏,床上用品统一配备,衣柜床头柜、空调电视等一应俱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托管运营,在保证特困人员供养需求的基本上,积极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产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降低养老机构准入门槛,简化核准程序。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按“先照后证”执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在我县设多个不具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外来与本地投资养老产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利用“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品牌,结合我县大别山红色旅游胜地、美好乡村建设和旧城改造,鼓励兴建一批集生活居住、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一体的养老综合体。力争到2020年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床位占比不低于70%。县政府招商引资金寨县汇虹高端养中心项目,占地面积74.2亩,计划总投资7亿元,建设养老床位38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800张。预计2022年建成投入运营。
三是逐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我县将医疗与健康养老事业融合发展写入区域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一方面明确要求新建医疗机构(含搬迁)要与养老机构相邻或合建,另一方面明确要求新建(含搬迁)养老机构要与医疗机构相邻或内设医养护机构。在县人民医院新区规划建设,预留了135亩医养结合体建设用地;新建172个村卫生室中有28个与乡村敬老院相邻或在一起;在燕子河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中,建设了3100平方米的医养中心,设计床位70张。机构融合型医养结合模式将实现“养老院楼下就是医院,楼上就是公寓,身体随时有状况,医生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的目标。
根据省市《关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养老项目招商,目前已落实项目2个。一是金寨恒鹏康养医院,项目占地80亩,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养老床位10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500张,目前正在落实建设用地和规划设计。二是金寨明发康养医院,项目占地50亩,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500张护理型养老床位。
以上答复,妥否?请予反馈。
金寨县民政局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