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民政局 > 精准扶贫 > 工作落实
号: 3415240018/201912-00016 信息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内容分类: 工作落实 发文日期: 2019-12-10 15:22:24
发布机构: 金寨县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19-12-10 15:22:24
来源单位: 金寨县民政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金寨县民政局2019年兜底脱贫工作总结
文  号: 词:

金寨县民政局2019年兜底脱贫工作总结

2019-12-10 15:22 来源:金寨县民政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工作部署,县民政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履行民政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职责,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14年以来,共发放民政兜底保障资金40万人次8.23亿元,具体分年度情况如下:

2014年,共58506人次9828.5372万元。其中:农村低保32799人次5352.5477万元;城镇低保7305人次2237.9295万元;特困人员供养7712人次1482.4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98人次68.58万元;流浪乞讨救助507人次62.9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197人次541.6万元;高龄津贴2888人次82.58万元。

2015年,共61129人次11300.683万元。其中:农村低保29704人次5423.811万元;城镇低保5641人次1854.649万元;特困人员供养7682人次2181.673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107人次74.94万元;流浪乞讨救助732人次85.4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110人次532万元;高龄津贴7938人次335.07万元;临时救助1305人次585.34万元;特困救助910人次227.64万元。

2016年,共56024人次11757.765万元。其中:农村低保24148人次5813.364万元;城镇低保5694人次2005.506万元;特困人员供养7515人次2528.035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115人次81.66万元;流浪乞讨救助729人次9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867人次567万元;高龄津贴8489人次349.89万元;临时救助1067人次193.31万元;特困救助400人次120万元。

2017年,共69786人次14933.647万元。其中:农村低保23721人次7328.0685万元;城镇低保4343人次2276.71万元;特困人员供养7157人次2665.5925万元;特困人员护理补贴2148人次154.656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119人次112.38万元;流浪乞讨救助749人次92.7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641人次607.92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060人次796.32万元;高龄津贴9408人次378.65万元;临时救助2019人次394.35万元;特困救助421人次126.3万元。

2018年,共83276人次18813.9612万元。其中:农村低保27349人次9326.1335万元;城镇低保3747人次2043.6497万元;特困人员供养6891人次3754.88万元;特困人员护理补贴666人次183.582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136人次135.63万元;流浪乞讨救助505人次69.5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207人次643.36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348人次889.06万元;高龄津贴10629人次415.27万元;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8275人次496.5万元;临时救助2868人次659.9万元;特困救助655人次196.5万元。

2019年,共81369人次15674.5073万元。其中:农村低保25733人次7155.83万元;城镇低保3538人次1483.6668万元;特困人员供养6638人次3981.681万元;特困人员护理补贴483人次132.131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143人次114.11万元;流浪乞讨救助412人次65.3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1222人次603.188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045人次878.798万元;高龄津贴11119人次295.3216万元;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4400人次132万元;临时救助2389人次758.38万元;特困救助247人次74.1万元。

二、措施及成效

(一)聚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能力持续加强

一是强化低保规范管理,实现两线合一 2014年以来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2017年3800/人.年,实现了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和扶贫标准的 “两线合一”目标,2019年提高至4740元/人.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稳定地高于脱贫标准2014年-2019年9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40399.7万元。目前,在册农村低保13612户2583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45622093人,占比85.5%。充分发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作用,新增社会救助对象坚持“凡进必核”,在册人员定期复核,确保对象精准。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简化流程,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实现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对接。

二是提升特困供养水平,补齐脱贫短板。切实提升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水平,集中供养标准提高至8040/.年,分散供养标准提高至6720/.年。扎实推进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集中供养护理费按照失能2500元/人.月,半失能1500元/人.月标准,由县财政保障补齐。截至10月底,全县共有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913人,其中分散供养479人,在供养机构集中供养434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47.5%2014年-2019年9月,共发放农村五保特困人员供养金16594万元、护理补贴470万元。

健全“急救难”机制,织密兜底保障网规范完善临时救助、特困救助制度,根据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刚性支出额度以及解困期限等因素,实施分类救助,对于急难型临时救助对象简化优化审核审批程序,由乡镇开展“先行救助”。实施临时救助后,仍不能解决其困难的,开展“转介服务”,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符合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的,转介相关部门协同救助,需要慈善救助帮扶的,及时转介相关公益慈善组织,形成救助合力,密实兜底保障网2014年-2019年9月,共发放临时救助2591万元、特困救助745万元。

(二)围绕群众关切,基本公共服务扎实有效

一是大力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工程。2018年以来,我县投入资金1.3亿余元,全县24个乡镇敬老院全部完成适老化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后的敬老院均设置医疗护理站,乡镇卫生院派医护人员驻院指导,实现康养一体化建设目标。老人房间设立单独卫生间(部分改造敬老院设置楼层公用卫生间、淋浴房),配备轮椅,应急呼叫器,室内外全面安装防跌倒护栏,安全措施一步到位。床上用品统一配备,衣柜床头柜、空调电视等一应俱全,硬件设施均达到养老服务标准要求。推进乡镇敬老院向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截至目前,全县24所乡镇敬老院完成社会化转型23所,社会化托管经营率达95.8%,特困供养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康养中心建设。2019年7月,青山社区康养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和助餐服务,对新老城区城镇“三无”人员、特困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实行送餐上门服务(中、晚餐),配餐标准为每餐15元(含配送费),政府补助13元,个人自付2元。目前,青山社区康养中心运营正常,社会反应良好。现代产业园区红石社区、梅山镇红村社会康养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探索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燕子河镇金冲村幸福院建成投入使用,经费通过社会募捐一点、村集体经济出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办法筹集,管理由老人自治自理加村委会监督。平均每天有40人左右老人在村老人食堂就餐,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困难,社会反响良好。

(三)关注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一是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孤弃儿童大排查,与散居孤儿监护人签订委托监护协议,落实监管责任,建立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孤儿结对帮扶制度,一对一帮助解决孤儿生活学习实际困难。本着自愿原则,在金寨县仙花实验学校,实施孤儿免费集中就学民生工程,全面提升孤儿关爱保护水平。2014年-2019年9月,共发放孤儿保障资金587万元.

二是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2016年我县建立了残疾人救助制度,制定金寨县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程序、发放标准及相关要求等。2016年-2019年9月,共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131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28万元。

三是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群团协同,明确镇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督导员254名,建立留守儿童台账8638人,困境儿童台账2388人,逐人进行监护能力评估,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分类保障。建立留守儿童希望家园25所,校外儿童教育活动站8所,为留守儿童提供文体辅导、安全教育和精神抚慰等服务。2018年,我县通过全省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树典型、立标杆”示范创建评估,被省民政厅推荐申报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创建工作。

四是积极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农村老年人联系登记、赡养协议和探视走访工作,建立由乡镇统筹、村民委员会协助实施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制度,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关爱保护。

三、存在问题

一是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有待进一步加强,着力优化针对老年人子女赡养能力和因病、因残造成支出型贫困家庭综合评价办法,提高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二是民政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健全稳定兜底脱贫长效机制。落实贫困户低保渐退机制,重点关注低保边缘人群,特别是重病、重残等困难群体,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兜住底线。

二是持续开展低保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查处低保工作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做到过程规范透明,结果公平公开,提高兜底保障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是创新社会救助工作举措。进一步简化优化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流程,积极探索构建社会救助系统平台,打造社会救助“网络通道”,整合社会救助力量和资源,坚持让数据多走路,让困难群众少跑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救助实效。

四是深入推进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达标工作,做好标准、细则的制定实施,加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城乡养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五是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进一步做好扶贫政策宣传,特别是社会保障兜底的政策宣传,做到社保兜底政策全知晓。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工作部署,县民政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民政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职责,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