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民政局 > 精准扶贫 > 工作落实
号: 113414260032405285/202205-00018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民政、扶贫、救灾
内容分类: 工作落实 发文日期: 2022-05-25 08:54:15
发布机构: 金寨县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2-05-25 08:54:15
来源单位: 金寨县民政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金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情况总结
文  号: 词:

金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情况总结

2022-05-25 08:54 来源:金寨县民政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一、基本现状

2016我县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来,县已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303个,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738426102人,其中集中安置623921967人,分散安置11454135人,随迁户776830088为确保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县从集中安置点农村社区建设入手,强化社区治理与服务,实现了搬迁贫困户从身份上加入社区、情感上融入社区、工作上就在社区的转变。

二、经验和成效

1、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安置点社区自治水平。针对搬迁安置点多面广的现实,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根据安置点群众居住现状,科学合理划分网格,撤并村民小组,把党小组建立在网格(村民组)上,选优配强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建立起村党支部(村委会)—党小组(村民组)—党代表(村民代表)—普通党员(群众)的基层组织网络。乡镇党政班子联系到村、每村派驻1名驻村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全部联系包保到村民小组。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工作,由县乡两级对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分类分级定期组织进行集中培训,今年以来,仅县民政局就开展培训20多场次。

2、强化政策落实,提高安置点社会保障能力。结合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将搬迁安置农户纳入住地社区管理,根据其意愿,户籍随迁。无论户籍随迁与否,均依法享受当地居民政治、经济、管理和服务同等待遇政策,在就业、社保、救助、公共服务等方面均一视同仁。从政策上打消搬迁农户的后顾之忧。

3、开展“三社联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为保障搬迁困难户从情感上尽快融入社区,发动社区专职工作者积极引导其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及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完善社区“一约四会”,社区理事会、议事会吸纳搬迁困难户代表参加,学习和接受村(居)民公约,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依法依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社区各类社会组织,接受搬迁贫困户加入,共同参与社区治安和公益服务活动,符合条件的,纳入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保障对象,形成了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共建美好和谐社区的机制。

4、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随着农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农村“三留守”人员占比逐步提高,客观上给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带来难题。针对这种变化现状,我县在治理途径、管理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一是摸清底数,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全面摸排常住人口的家庭基本信息,建立家庭台账档案,分类统计人口类型群体,全面掌握群众“急难愁盼”;二是精准施策,建立起社区党员和社会工作者动态监测、监护联系、探视走访机制,对照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改革社会救助方式,将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权限全部委托下放乡镇人民政府,建立起基本生活救助、专业救助、社会力量救助的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体系;四是落实制度,悉心帮扶,对高龄、重残、失能失智、重病等特殊人群,建立签订协议、重点联系、探视走访“三项制度”,组织社工机构、社会组织定期上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搬迁困难户失能人员,愿意集中供养的,采取低偿、无偿方法集中供养,悉心解决搬迁困难户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助力其提升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创造能致富的宽松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安置点社区人手紧张。易地扶贫人口搬入后,安置点所在社区服务人口增多,工作量增加,但社区干部职数、人员没变,导致有些安置点社区干部,特别是搬入人口较多的地方,人手不够,较为紧张。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