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部门 | 权力类型 | 项目名称 | 子项名称 | 实施依据 | 责任事项 | 追责情形 |
1 | 县民政局 | 行政确认 | 慈善组织认定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十条:……本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 2.《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民政部令第58号)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其登记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进行慈善组织认定。 |
1.受理责任:受理慈善组织认定申报材料,并对材料的齐全性、内容的完整性进行查验,符合要求的,直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之原因及补正材料; 2.承办责任:审核申请材料,提出承办意见; 3.审查责任:审核材料,提出初审意见; 4.决定责任:依法是否准予认定的决定; 5.送达责任:法定履行告知义务并送达结果文件; 6.信息公开责任:材料归档,信息公开; 7.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慈善组织认定资格申请不予受理的、不予认定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认定决定的; 2.未说明不受理慈善组织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理由的; 3.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慈善组织认定申请给予认定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认定决定的; 4.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5.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2 | 县民政局 | 行政确认 | 婚姻登记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婚姻登记条例》第二条: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 |
1、受理阶段责任:受理婚姻登记等申报材料,并对材料的齐全性、内容的完整性进行查验,符合要求的,直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之原因及补正材料; 2、审查阶段责任:审核材料,必要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组织专家评审或实地考察,提出初审意见; 3、决定阶段责任:法定告知、作出登记或者不予登记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告知理由); 4、送达阶段责任:制发送达文书; 5、事后监管责任:材料归档,信息公开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出现以下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婚姻登记申请不予受理的、不予登记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登记决定的; 2、未说明不受理婚姻登记申请或者不予登记的理由的; 3、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对象准予登记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登记的; 4、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5、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
|
3 | 县民政局 | 行政确认 | 收养登记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2.《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1999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 1999年5月25日民政部令第14号发布)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3. 《收养评估办法(试行)》(民发〔2020〕144 号)第二条中国内地居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的,按照本办法进行收养评估。但是,收养继子女的除外。 4.《安徽省收养评估实施办法》(皖民务字〔2021〕68号)第四条 中国内地公民在安徽省收养子女的,按照本办法进行收养评估。收养继子女的除外。 |
1、受理阶段责任:公示、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阶段责任: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是否真实完整。 3、决定阶段责任:对符合条件的,现场予以办理。 4、事后管理责任:登记并留存登记档案。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出现以下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收养登记申请不予受理的、不予登记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登记决定的; 2、未说明不受理收养登记申请或者不予登记的理由的; 3、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对象准予登记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登记的; 4、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5、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