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国 “防灾减灾日”
本周即为防灾减灾周
以下是洪水、地震、泥石流
等常见灾害的应对方法






预防灾害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环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如下

1.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天气软件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2.熟悉居住地周边的地势和疏散路线,了解避难场所的位置。比如可以向社区咨询,或实地去查看避难场所的距离与前往路径。
3.定期检查房屋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如清理下水道的杂物,检查地漏是否堵塞等。
4.在洪水多发区域,可准备沙袋等物资,在门口等位置堆砌挡水。
1.了解地震知识,掌握基本的地震避险方法。可以通过参加社区举办的地震知识讲座、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学习。
2.检查并加固房屋结构,确保房屋的抗震能力。如对老旧房屋的墙体进行加固,检查天花板是否有松动等。
3.在家中准备应急包,内装食品、饮用水、药品、手电筒等物品。食品可选择压缩饼干、罐头等保质期长、能量高的,药品准备常用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创可贴等。
1.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避免超负荷用电和短路。比如查看电线是否有破损、老化,插座是否有发烫现象等。
2.不乱扔烟头,不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在户外吸烟后,要确保烟头熄灭后再丢弃。
3.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砂等,并学会正确使用。可参加消防部门组织的灭火器材使用培训。
4.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不堆放杂物。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注意疏散通道的畅通。
1.不要在沟谷中建房、修路等,避免在泥石流易发区域活动。建房选址要避开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区域。
2.保护好山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自然环境。
3.留意山体的变化,如出现裂缝、崩塌等迹象,要及时报告。可向当地村委会、居委会或相关地质灾害监测部门报告。
来 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