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人社局 > 人事信息 > 职业资格考评
号: 113414260032405878/202306-00035 信息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内容分类: 职业资格考评 发文日期: 2023-06-21 09:55:07
发布机构: 金寨县人社局 生成日期: 2023-06-21 09:55:07
来源单位: 金寨县人社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转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  号: 词:

转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3-06-21 09:55 来源:金寨县人社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六人社秘〔2023157


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

现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指标分配

综合考虑各县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总量和前期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需求摸底情况,乡村振兴人才职称推荐名额采取分配方式确定,本次乡村振兴人才职称推荐名额直接分配到各县区(详见附件),各县区要严格按照分配指标组织开展申报推荐工作。

二、工作程序

(一)个人申报。符合条件的申报人,经所在村居社区或单位研究同意,可申请参加相应系列职称的评审。申报人应如实填写《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高级)》(附件1),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申报人需提交业绩材料,均采取复印件,首页由县区人社部门盖章。业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有效身份证;

2)相关荣誉证书;

3)业绩证明材料。需与《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表(高级)》所填内容相符。

(二)材料审核。根据属地原则,由申报人所在乡镇或街道对材料进行初审。材料初审后报送所在县区人社部门予以受理审核。各县区人社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对公示期间反映有问题的,要及时核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三)材料报送。各县区人社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做好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申报材料的审核推荐工作,并按时报送市人社局。各县区人社部门需要报送的材料包括:

推荐报告。县区人社部门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报告应将组织申报工作进行简要总结,推荐人选的类别、数量、基本业绩分别概括说明。

个人申报表格。按照附件1要求如实填报并加盖公章。

业绩材料。原则上,每人的业绩材料不得超过20页。

汇总表。各县区人社部门填报《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2),与公示证明盖章后一并报送。

申报材料需提供纸质版(需盖章)和电子版(申报表、汇总表以电子表格方式,业绩材料以PDF方式),每个人的申报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装入独立资料袋和电子文件夹,纸质版申报材料应统一按照封面填写;电子版统一以地区+申报专业+姓名命名文件夹。

三、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县区人社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大宣传,认真部署,将文件政策传达到位,指导申报人员做好申报工作。申报材料要按通知要求如实填写,相关业绩材料装帧简洁牢固,内容完整清晰。

(二)规范程序。各县区人社部门按照程序组织开展申报推荐工作,严格标准条件,逐级审核推荐,科学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经公示后统一报送市人社局。 

(三)时间节点。各县区人社部门于710日前将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申报相关材料报送至市人社局专技科。中、初级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何春明  0564-3379851

            0564-3379110

金寨县联系人:张振云  0564-5210011

              余成龙  0564-7356159

 

 

附件:1.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高级)

2.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推荐人选汇总表

3.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申报材料袋封面

4.六安市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评审推荐名额分配

5.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

6.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

 

                                  六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3619

 

 

 

 

 

 

 

 

 

 

 

 

 

 

附件1

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高级)

(表格不超过4页,可缩小字体、行距)

 

 

性别

 

民族

 

 

身份证号

 

出生年月

 

单位(村居)

 

从事农业技术

工作时间

 

从事专业

 

 

毕业时间

毕业院校及专业

学历/学位

 

 

 

 

现职称资格

 

获得资格

   

 

申报专业

 

产业类型

产业规模

经济效益

 

 

 

有何社会兼职

 

                      近五年学习培训经历

 

主要内容

培训单位

 

 

 

工作经历

     

   

从事何种专业

技术工作

 

 

 

 

 

农业工作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及受奖情况

 

       

 

批准机关

 

 

 

 

推广应用新技术及成效

 

应用新技术

  

 

 

 

主要农业技术工作成绩及表现

(包括完成的技术工作任务、工作量、取得的效果等)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根据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条件和要求,我在本次申报评审过程中,严肃认真、真实准确地提供了本人的个人信息、佐证材料、证件等相关材料,没有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违反诚信的行为。对违反以上承诺所造成的后果,本人自愿承担相应责任,并按有关规定接受相应处理。

 

                          承诺人:                    期:           

村居社区或所在单位意见       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意见

本单位已对提供的申报材料逐一审核,真实准确,同意推荐。

 

负责人:                                  负责人:                                                                 

(公章)                                        (公章)

                                                                

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意见  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意见

本单位已对提供的申报材料逐一审核,真实准确,同意推荐。

 

负责人:                                  负责人:                                                                 

(公章)                                        (公章)

                                                              

市农业农村部门意见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意见

本单位已对提供的申报材料逐一审核,真实准确,同意推荐。

 

负责人:                                  负责人:                                                                

(公章)                                        (公章)

                                                              

评审委员会意见

评委人数

参加投票人数

表 决 情 况

 

 

同意票数

 

不同意票数

 

 

(公章)

主任委员签字:                         年      

省农业农村厅意见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意见

 

负责人:                                  负责人:                                                                

(公章)                                        (公章)

                                                                

 


附件2

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推荐人选汇总表

(此表由各市人社部门填写)

人社局(盖章):                                                                  填报时间:          

序号

姓名

身份证

工作地或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政治面貌

学历

从事

行业

申报专业

主要业绩

300

荣誉奖励

(主要的三项)

手机号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1.本表格统一用A4纸打印;

      2.业绩成果及表彰奖励主要以近五年以来的为主。


附件3

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

申报材料袋封面

 

工作单位:

 

申报专业:□乡村振兴农经师 乡村振兴农艺师乡村振兴农技师乡村振兴农林师乡村振兴农建师乡村振兴工艺师乡村振兴兽医师乡村振兴畜牧师乡村振兴水产师乡村振兴电商营销师乡村振兴农机化师

 

所在县(市、区):

 

所在乡镇:

 

申报人姓名:

 

手机号码:

 

人社部门报送材料联系人姓名:

 

手机号码:

       


 

申报材料附件目录

 

姓名:                    申报项目:         高级职称

 

分类

序号

材料名称

页码

要求

1

人社部门推荐报告

 

无须装订

2

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推荐人选汇总表(一式2份,盖章)

3

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高级)(一式3份,盖章)

 

4

公示结果证明、网上公示页面打印页

 

1

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此册应编页码并按顺序装订成册(控制在20页内)

2

现各类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复印件)

 

3

业绩成果证明材料①②③④…(用A4浅彩色插页纸隔开,并在该页上编写业绩情况说明)

 

4

获奖证书、成果鉴定报告、专利证书、荣誉称号等材料(复印件)

 

5

其他材料

 


 

附件4

六安市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评审推荐名额分配表

 

地区

高级职称推荐数量

金安区

17 

裕安区

10 

霍山县

6  

霍邱县

43 

舒城县

30 

金寨县

39 

叶集区

5  

 

150


 

 

 

 

 

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

皖人社秘〔2023147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2126号)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充分调动广大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积极性,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133号)、《关于印发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146号)要求,定于近期开展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主要面向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企业经营主体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农村手工艺者、民间艺人、技术能手、在乡返乡下乡回乡创新创业带头人、电商营销人员及其他涉农乡村人才。

(二)属于《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第七条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

二、申报专业

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设乡村振兴农经师、乡村振兴农艺师、乡村振兴农技师、乡村振兴农林师、乡村振兴农建师、乡村振兴工艺师、乡村振兴兽医师、乡村振兴畜牧师、乡村振兴水产师、乡村振兴电商营销师、乡村振兴农机化师。

三、指标分配

综合考虑各地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总量及各专业人才数量情况,乡村振兴人才职称推荐名额采取分配方式确定,本次乡村振兴人才职称推荐名额直接分配到各市(详见附件1、附件2)。

四、工作程序

(一)高级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各市人社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推荐名额组织开展本地区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复核汇总后报省人社厅。

1.个人申报。符合条件的申报人,经所在村居社区或单位研究同意,可申请参加相应系列职称的评审。申报人应如实填写《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高级)》(附件3),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申报人需提交业绩材料,均采取复印件,首页由县(市、区)人社部门盖章。业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有效身份证;

2)相关荣誉证书;

3)业绩证明材料。需与《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表(高级)》所填内容相符。

2.材料审核。根据属地原则,由申报人所在乡镇或街道对材料进行初审。材料初审后报送所在县(市、区)人社部门予以受理审核。各县(市、区)人社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结果报市人社部门汇总后,于714日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公示期间反映有问题的,要及时核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3.材料报送。各市人社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做好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申报材料的受理复核工作,并按时报送省人社厅。各市人社部门需要报送的材料包括:

①推荐报告。市人社部门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报告应将组织申报工作进行简要总结,推荐人选的类别、数量、基本业绩分别概括说明。

②个人申报表格。按照附件3要求如实填报并加盖公章。

③业绩材料。原则上,每人的业绩材料不得超过20页。

汇总表。各市人社部门填报《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4),与公示证明盖章后一并报送。

4.组织评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二)初中级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各市人社部门会同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拟定的标准条件和分配指标(详见附件2)及时组织申报、评审。评审标准于714日前、评审结果于8月底前报省人社厅备案。

五、有关要求

(一)各地人社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将本通知及时宣传到相关单位,指导相关单位做好申报工作。申报材料要按通知要求如实填写,相关业绩材料装帧简洁牢固,内容完整清晰。

(二)各地人社部门要按程序组织开展本级评审推荐工作,严格标准条件,科学确定推荐人选,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拔乡村振兴优秀人才,特别是将扎根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取得巨大效益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选拔出来。获评人员按有关规定享受激励政策。

(三)申报材料需提供纸质版(需盖章)和电子版(申报表、汇总表以电子表格方式,业绩材料以PDF方式),每个人的申报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装入独立资料袋和电子文件夹,纸质版申报材料应统一按照封面(附件5)填写;电子版统一以“地区+申报专业+姓名”命名文件夹。

联系人、电话:许    0551-62614559

    0551-62998235

陈正顺  0551-62666821

    电子邮箱:hy62998235@126.com

联系地址: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中心(合肥市长江路333号省人社厅东四楼)

 

附件(略)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3614

 

 

 

 

 

 

 

 

 

关于印发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

皖人社秘〔2023146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

现将《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3613

 

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和《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2126号)等有关精神,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结合安徽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主要面向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企业经营主体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农村手工艺者、民间艺人、技术能手、在乡返乡下乡回乡创新创业带头人、电商营销人员及其他涉农乡村人才。

第三条  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设置11个专业,即:乡村振兴农经专业、乡村振兴农艺专业、乡村振兴农技专业、乡村振兴农林专业、乡村振兴农建专业、乡村振兴工艺专业、乡村振兴兽医专业、乡村振兴畜牧专业、乡村振兴水产专业、乡村振兴电商营销专业、乡村振兴农机化专业。

    第四条  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设置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各专业三个层级职称名称分别为:

(一)乡村振兴农经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农经师、乡村振兴农经师、乡村振兴高级农经师。

  (二)乡村振兴农艺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农艺师、乡村振兴农艺师、乡村振兴高级农艺师。

  (三)乡村振兴农技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农技师、乡村振兴农技师、乡村振兴高级农技师。

  (四)乡村振兴农林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农林师、乡村振兴农林师、乡村振兴高级农林师。

  (五)乡村振兴农建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农建师、乡村振兴农建师、乡村振兴高级农建师。

  (六)乡村振兴工艺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工艺师、乡村振兴工艺师、乡村振兴高级工艺师。

  (七)乡村振兴兽医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兽医师、乡村振兴兽医师、乡村振兴高级兽医师。

  (八)乡村振兴畜牧专业:乡村振兴初级畜牧师、乡村振兴畜牧师、乡村振兴高级畜牧师。

(九)乡村振兴水产专业:乡村振兴初级水产师、乡村振兴水产师、乡村振兴高级水产师。

(十)乡村振兴电商营销专业:乡村振兴初级电商营销师、乡村振兴电商营销师、乡村振兴高级电商营销师。

(十一)乡村振兴农机化专业:乡村振兴初级农机化师、乡村振兴农机化师、乡村振兴高级农机化师。

     第五条  申报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人员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乡村群众中有良好声誉。

  第六条  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年龄、不唯奖项、不唯论文,凡是扎根乡村、振兴农业的人才,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

  第七条  下列人员不得申报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

  (一)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人员;

(二)违背乡规民约、公序良俗,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的人员;

  (三)伪造资格证书等有关证件材料,以及提供虚假业绩、虚假贡献,剽窃他人业绩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

  (四)其他不符合职称评审政策规定的人员。

第二章  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第八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农经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负责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在乡返乡下乡回乡创新创业的带头人,涉农新业态的乡村人才。

  (二)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管理水平,接受新理念、新知识能力强,能运用现代的科技、信息等手段服务乡村建设发展,创办一定规模企业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载体平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带动就业创业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九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农艺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在农产品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土肥植保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具有技艺技能的乡村人才。

  (二)在相关农业生产领域具有较高超的特殊技艺,能够培养传承人,在当地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指导农业生产、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中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省级及以上涉农科技成果奖,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或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农技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农业技术应用、农村能源发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实用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在已有技术上进行创新,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获得群众较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善于吸纳和利用现代科技,解决生产实践中复杂的技术问题,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省级及以上涉农科技成果奖,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一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农林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乡村造林绿化、种苗花卉、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林下经济及林产品加工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林业生产实用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在已有技术上进行创新,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获得群众较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担任一定规模以上涉农涉林企业承办人或技术指导,解决涉农涉林企业技术发展难题;独立或联合带动周边100户以上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省级及以上涉农涉林科技成果奖,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二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农建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乡村规划管理、农田建筑施工、景观园林、房屋棚室建设设计施工(乡村设计师、乡村建设工匠等)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乡村规划治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取得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成果。具有独立承担较复杂工程项目的工作能力,能解决本专业范围内较复杂的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能力,能够撰写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或技术报告。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三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工艺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手工业、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从业人员、民间艺人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在乡村工艺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演艺领域具有较高超的特殊技艺,能够培养传承人,在当地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市级及以上奖励或称号;或获得市级及以上工艺美术领域重要(人才)奖项;或技能技艺通过国家级认定或国家级社团组织的评价;或获得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并转化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四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兽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治、检验检疫、动物疫病公共卫生管理以及相关知识宣传普及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动物疫情防控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在已有技术上进行创新,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获得群众较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担任一定规模以上畜牧生产企业疫病防治技术指导。善于吸纳和利用动物疫病防治前沿理论技术,解决畜牧生产实践中复杂的技术问题,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省级及以上涉农科技成果奖,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五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畜牧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动物良种繁育、养殖、加工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动物生产及肉产品加工经营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在已有技术上进行创新,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获得群众较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担任一定规模以上畜牧生产企业生产技术指导。解决生产实践中复杂的技术问题,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省级及以上涉农科技成果奖,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六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水产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水产养殖、良种繁育、水产品加工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加工经营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在已有技术上进行创新,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获得群众较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担任一定规模以上水产企业养殖技术指导。解决生产实践中复杂的技术问题,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省级及以上涉农科技成果奖,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十七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电商营销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营销、物流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管理水平,接受新理念、新知识能力强,能运用现代的科技、信息等手段服务乡村建设发展,创办一定规模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物流载体平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个人获得市级及以上电商大赛评选奖励或称号;或获得市级及以上专业(人才)奖项;或所创办的农村电子商务、营销、物流企业受到市级及以上奖励;或创办企业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载体平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人才。

第十八条  申报乡村振兴高级农机化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扎根乡村从事农业机械生产、服务、推广、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乡村人才。

(二)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实践水平较高,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获得群众较广泛的认可和好评。解决农业机械及机械化生产实践中复杂的技术问题,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省级及以上农业机械化领域科技成果奖,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领域重要荣誉奖励,业绩特别突出的乡村人才。

第三章  初、中级职称评审

第十九条 乡村振兴人才初、中级职称评审标准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评审标准和评审结果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第二十条 各市乡村振兴人才初、中级职称评审名额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下达。

第四章  申报评审程序

第二十一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高级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高级职称推荐申报人员需在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汇总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复核无误后汇总统一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会同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下达的评审推荐名额组织开展本地区乡村振兴人才初、中级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

评审程序按《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皖人社发〔20185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官网公示,初、中级职称评审结果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严禁同时申报2个以上不同系列职称评审,对多头申报的,一经发现,将取消所有同时申报取得的职称。

第五章    

第二十二条  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证书在“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自行打印,省内有效。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