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土资〔2018〕157号
关于县十届政协二次会议第3号提案
办理情况报告(A类)
委员:
你在县第十届政协二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关于受我县自然地理环境限制及农村劳动力流失,农药的使用导致我县良田利用率低,农产品竞争力下降的提案》(第3号),县政府转交我局办理。在此,非常感谢你对我县耕地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耕地资源情况
全县耕地面积39730.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14%,人均耕地面积0.9亩。耕地资源特点:一是耕地比重小,集中连片程度低。全县耕地大部分集中在海拔较低,地面坡度25°以下的北部地区,由于境内群山起伏,耕地图斑平均面积为0.93公顷,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较低。二是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林地比重大。全县山区土地垂直分异明显,水平分异突出,立体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了土地资源类型的多样,土地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为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了便利。在多样化的土地利用中,林地面积达到269670.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81%,林地比重大。三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土地利用效益低。全县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1.6%,山区土地特点决定了全县生态系统脆弱,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受到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和气候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一旦开发不合理,极易导致水土流失、滑坡等环境灾害;宜农土地资源分布细碎,水土资源匹配不协调的情况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也制约了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二、土地综合整治情况
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近年来我县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先后争取国省市投资土地整理建设6个,建设规模3893.3公顷,投资12826.44万元,新增耕地365.64公顷。二是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县争取投资18036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十三五期间将再投资24925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0.65万元。其中,2016年至2017年,投入50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2018年计划投入资金2000万元,将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三是及时恢复水毁耕地。实施了国家和省级水毁耕地补助资金项目7个,投入资金5396万元,通过工程建设,恢复耕地316.25公顷,提高了耕地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三、土地综合整治成效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平整土地1546.55公顷,整修当家塘534座,新修拦水堰335座,新建排灌渠道286.4千米、河堤62.6千米、机耕桥35座、人行桥82座、泵站5座,过路涵2065座、水闸2613座、农门1685座、跌水3591座,修筑砼田间道52.3千米、砂石田间道162.5千米、生产路276.78千米,拆迁35户8204平方米,新建拆迁安置点4处。整理后的项目区田块平整,沟渠配套,排灌自如,交通便捷,吸引众多农业开发商纷至沓来,踊跃承租项目内的土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先后流转土地近3万亩,形成“金寨县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金圩龙虾养殖合作社”、“大岗村良种良法示范专业合作社”、“亿牛有机作物种植合作社”等一批规模化经营示范区,解决了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无特色、农业企业发展土地无着落、农民外出务工无人种田的“三无”困难,使农业企业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变成现实,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农户通过流转出租的土地获得财产性收益,实现了群众满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努力,加强耕地保护,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018年6月21日
抄报: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