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第46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8
詹斌委员:
您提出的《深耕“三农”沃土,破题金融支农》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惠农助农金融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壮大农业投融资平台,持续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大银行信贷支持。鼓励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特色农业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放。完善“传统网点+金融服务室+流动银行+电子银行”四位一体普惠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融入农村居民生活生产场景。围绕农业“138+N”“6969”工程、“两强一增”行动,创新“惠农e贷”“农业产业振兴贷”“西山药库贷”“鲜叶贷”等涉农特色产品。创新开展农业生产设施确权登记和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已完成确权登记发证18宗,累计发放抵押贷款248万元,有效盘活全县农业生产中“沉睡”的资产,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有权可抵、有物可押、有资可用”的金融便利。截至4月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356.2亿元,本年新增涉农贷款19亿元。
(二)加大农业保险支持。突出农业保险对三农的“安全阀”作用,实施“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大力推进农业保险等金融工具的产品服务创新,充分运用保险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健全符合农村群众需要的基层保险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农村保险服务能力建设。扩大水稻、小麦、玉米、能繁母猪、森林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特色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深入开展“防贫保”综合保险,探索开展生猪、蚕茧目标价格保险,拓展延伸林业保险服务。2024年已承保农作物317.3万亩、牲畜11.5万头、森林5210亩,县级财政补贴保费1220.7万元。
(三)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加快农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广大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可得性、覆盖面和便利度,推动担保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金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推广“劝耕贷”“种粮担”等产品,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融资担保产品;开展“党建引领•码上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等活动,把金融知识、金融服务、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省农业担保公司今年已办理农业担保业务75笔3104万元;县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新增涉农担保业务1882户1.62亿元。
(四)加大信用保障支持。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在金融领域的运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降低利率成本、设立专项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各类信用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动信息生信用、信用变信贷、信贷促发展。目前,全县党建引领信用村贷款在用信1.53万户,用信余额19.7亿元。建设党建引领信用村金融服务室,搭建“党建+金融”信息宣传服务平台,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主办行和金融专员(专干)全覆盖制度,广泛宣传信用政策知识和典型案例,普及存款保险、反假货币、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着力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持续扩大涉农金融资源投入。鼓励引导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向上级行争取更多信贷资源和政策倾斜,深入挖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潜力,保持涉农信贷投放合理较快增长。积极探索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推动开展农业生产设施、活体资产等抵押贷款业务。完善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体系,不断扩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业务规模。推进农村保险改革创新,完善基层保险服务网络,推动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优化农业保险服务,提高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持续开展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宣传活动,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行为,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与安全。
办复类别: A类
联系单位:县财政局
联系电话:0564-7359062
金寨县财政局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