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县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发包)和标后履约监管工作的通知》
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与意义
(一)文件制定背景
1.国家层面政策要求。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发改法规规〔2022〕1117号),安徽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等出台《关于印发<安徽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主体责任清单><安徽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皖发改公管〔2024〕699号)等相关文件,对招投标监管工作提出新要求。本通知的制定是对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实和细化。
2.地方实践需求。金寨县作为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政府投资项目数量多、资金规模大,亟须建立更加规范、高效的监管体系。通过前期调研发现,部分项目存在招标程序不规范、标后履约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3.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吸引优质
企业参与地方建设的关键。本通知通过规范招标程序、强化监管措施,旨在打造更加公开透明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二)文件制定的意义
1.规范市场秩序。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有效遏制围标串标、违法分包等乱象。
2.提升行政效能。通过优化招标业务流程、审慎推进“评定分离”等措施,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效率。
3.保障工程质量。强化标后履约监管,确保工程建设按质按量完成,实现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
4.促进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打造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二、文件核心内容解读
(一)招标(发包)主体责任体系
1.责任主体明确化。确立“谁招标、谁负责”原则,招标(发包)人对项目全流程负主体责任;要求建立项目责任清单,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员。
2.责任内容具体化。准备阶段:科学编制招标方案,合理设置资质条件;实施阶段:规范组织招标活动,严格评审过程管理;履约阶段:加强合同管理,监督项目实施。
3.责任追究制度化。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实行“一案双查”,既查企业违规,也查监管失职。
(二)招标组织形式创新与规范
1.招标方式科学分类。
项目类型 |
金额标准 |
招标(发包)方式 |
特殊要求 |
施工项目 |
≥400万 |
招标 |
进入县交易中心进场交易
|
60-400万 |
见证登记 |
进入县交易中心进场交易 |
|
10-60万 |
自行组织 |
- |
|
货物采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 重要设备、材料等) |
≥200万 |
招标 |
进入县交易中心进场交易 |
30-200万 |
见证登记 |
进入县交易中心进场交易 |
|
服务采购(勘察、设计、监理) |
≥100万 |
招标 |
进入县交易中心进场交易 |
其 他 |
全县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城市绿化工程项目以及按规定应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项目,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相关限额标准等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
2.创新招标方式。根据省市主管部门部署要求,审慎推行“评定分离”改革,实现“评标择优”与“定标权责”统一;探索“打捆发包”“打捆招标”模式,提高小型项目招标效率;建立应急工程绿色通道,完善事后监管机制。
3.特殊项目管理。以工代赈项目:执行国家管理办法,突出民生导向;应急工程:建立快速审批机制,强化事后监管;政府采购项目:执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
(三)招标代理机构监管机制
1.准入退出机制。建立“负面行为清单”,明确从业红线;实行“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规机构实施市场禁入。
2.过程监管措施。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建立代理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实行违法违规行为实时披露。
3.行业自律建设。引导代理机构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培育优质服务市场。
(四)标后履约监管体系
1.监管机制创新。建立“两场联动”机制,实现招投标市场与施工现场无缝衔接;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2.联合监管体系。成立由县委督查办、公管部门、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水利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督查组;建立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监管实效。
3.信用监管应用。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推行信用评价结果与招标投标挂钩机制;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三、政策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
2.配备专业监管力量,提升监管能力。
(二)制度保障
1.制定配套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地。
2.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效果评估。
3.完善投诉举报制度,拓宽监督渠道。
(三)技术保障
1.丰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
2.完善标后履约监管信息系统。
3.完善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四)宣传培训
1.开展多层次政策解读培训。
2.利用新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
四、政策预期成效
(一)短期成效(1年内)
1.招标投标流程更加规范透明。
2.市场主体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3.投诉举报数量显著下降。
(二)中期成效(2~3年)
1.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效率提升20%以上。
2.工程建设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3.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三)长期成效(3~5年)
1.形成规范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2.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管长效机制。
3.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金寨样板”。
本政策解读旨在帮助各相关单位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要点,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遇问题,可及时向金寨县财政局(金寨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咨询反馈。
五、解读人信息
解读机关:金寨财政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解读股室:县财政局公共资源交易业务股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64-735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