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制定的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皖发〔2021〕1 号)、《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实施意见》(六发〔2021〕2 号)、《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县特色产业链式发展的指导意见》(金发〔2021〕8 号)及《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六政秘〔2021〕90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金寨的区位、生态等优势,全面整合产业资源,加快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产业新格局, 推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二、 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根据金寨县蔬菜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及我县各乡镇蔬菜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以绿色生产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推进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和蔬菜产业“一心、一带、三片、多园”功能区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逐步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溯、 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
三、 研判和起草过程:
结合县蔬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完成情况,组织起草专班成员,由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汪承刚教授执笔,起草了蔬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初稿,经县内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大户和乡镇领导座谈讨论,广泛征求起草专班成员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完善,组织专家评审后定稿。
四、 工作目标:
到 2025 年,打造出“一个品牌、三大平台、六大基地”(136 计划)。推进蔬菜特色产业 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设施化,蔬菜全产业链高 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高。着 力将金寨打造成大别山区特色蔬菜种植样板区、长三角安全优 质蔬菜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长三角农文旅融合山水生态休闲康 养后花园。
五、主要内容:
规划坚持与金寨总体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上位规划相衔 接,遵循空间布局与区域布局相统一,梯次扩散与节点辐射相 结合,根据各区域产业现状特点及分布,科学合理布局金寨蔬 菜产业,构建“一心、一带、三片、 多园”。
六、 创新举措:
打造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产品绿色加工基地。实施产业 融合工程,加快实现蔬菜产业与加工业、文化、旅游、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贯通,培育蔬菜产业新动能,发挥金寨蔬菜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引领作用。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
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县长负责制,按照“一个特色产业、 一名县领导牵头、一支专家服务团队、一笔专项资金、一个考核办法”的思路,组建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 建立工作台账,强化推进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发展合力, 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加强配合,切实把蔬菜产业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认真研究国家及省、市各级惠农政策,精准谋划蔬菜重大项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制定更多的财政贴息、专项补助和税收优惠等 政策,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扶持蔬菜产业加快发展,开展特色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将蔬菜产业基地、构建蔬菜产业风险防范体系,降低蔬菜生产、经营风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产、学、研、推”相结合。成立“金寨县蔬菜产业专家顾问团”,对蔬菜产业发展中重大关键经济、技术、管理等问题给予决策咨询和诊断指导。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金寨县蔬菜产业研发中心,加强蔬菜产业发展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大力引进、研发、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 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加工等各环节、各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 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留的住”的策略,进一步改善招商环境,实行“一企一策”,用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国内外企业、个人来金寨投资蔬菜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快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 值和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提高农民社会化组织程度, 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 式,加快产品转化为商品,促进升级换代。
解读单位: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
解读人:李守堂
联系电话:0564-7162445
办公地址:金寨县政务中心大楼13楼1319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