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各单位,各科室:
现将《金寨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金寨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8日
金寨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市“138+N”工程、“6969”工程任务,加快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全年计划农业生产总值达55.11亿元、同比增长5.2%;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2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5元、同比增长11.5%。
一、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
(一)实施优质粮油提升工程。围绕“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推广水稻、小麦高产高效规模化种植模式,规范提升高山有机稻基地生产能力,重点建设白塔畈镇万亩优质专用水稻、千亩优质专用小麦示范片,开展500亩再生稻、2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示范种植示范,确保全年粮食生产面积达38.2万亩、产量2.8亿斤以上。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统筹推进撂荒地综合整治利用。抓好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确保粮油增产增效。全面落实种粮农民补贴等奖补政策,扩大农业政策性、商业性补充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二)做好畜禽产品稳产保供。全面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黑毛猪品种保护力度,保种量达200头,提升仔猪繁育场标准化建设水平,支持德康牧业等生猪规模养殖场建成投产,实现年饲养生猪38万头。稳定家禽生产,扩大牛羊肉生产。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
(三)建设高端蔬菜供应基地。继续实施合肥都市圈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建设项目,重抓白塔畈镇、梅山镇等城郊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金寨小黄姜、芦笋、高山茭白、红灯笼辣椒、高山四季豆等高山绿色有机蔬菜,建设一批生产供应稳定、特色突出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启动白塔畈新鲜蔬菜分拣中心建设,发挥产地冷藏保鲜库低温库存及上市档期调控能力,促进产销无缝衔接,保障有效供应。全年新增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露地蔬菜5000亩,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8.3万亩、产量23万吨。
(四)推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依托金寨海亮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梅山、响洪甸水库增殖放流大规格鱼种100万斤,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年产优质鱼5000吨。推广池塘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规范稻虾综合种养0.8万亩。利用山泉水资源,推进冷水鱼养殖和大鲵、黄缘闭壳龟等特种水产养殖发展。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1.48万吨,同比增长5.9%。
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一)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围绕环鲜花湖区域乡镇,大力开展高标准茶园建设,有机认证茶园1.5万亩,创建国家级高标准茶园3个、省级4个。落实夏秋茶生产销售奖补政策,积极推广机械采茶,提升夏秋茶生产能力。开展茶叶品牌策划宣传及产品展示展销,谋划推进茶产业互联网营销分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六安瓜片 “师带徒”培训,提高六安瓜片炒制水平。力争全年茶叶产量达1.5万吨。
(二)加速桑茧丝绸提档升级。围绕梅山湖周边重点区域,新辟桑园1.5万亩,改造低产桑园0.5万亩,年养蚕5万张,产鲜茧2300吨。支持金寨县天丰桑蚕原种场改扩建,实现生产普通种6.5万张、原种1500张,保障蚕种有效供应。全面启动南溪富安“丝绸小镇”建设,推进缫丝、织绸、印染等一体化发展,实现白厂丝产量450吨,绸缎150万米,丝棉被10万床。
(三)加快猕猴桃丰产园建设。积极普及推广猕猴桃绿色、有机标准化栽培技术,建设标准化基地2600亩,全县猕猴桃产量1.2万吨。结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猕猴桃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加快金寨猕猴桃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探索“大园区+小业主”联农带农新机制。谋划打造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生产示范、文化科普于一体的“金寨猕猴桃小镇”。
(四)拓展休闲农业发展内涵。结合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坚持以“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启动规划鲜花湖茶旅融合项目,着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西茶谷、茶山花海、望春谷等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特色动植物观赏、休闲养生等业态。办好农民丰收节等节会活动,推进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
三、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推深做实农产品精深加工。发挥“三大平台”集聚效应,培育壮强产业龙头,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优化升级金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标国内高标准园区,从用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出台入园企业优惠政策,打造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集聚区,争创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示范园,力争实现综合产值超60亿元,增幅超10%以上。提标扩面金寨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实施茶叶加工、仓储冷链等项目,加工园核心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综合农产品加工产值30亿元以上。高标准建设麻埠六安瓜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蝙蝠洞“六安瓜片”原产地、核心区优势,高标准建设有机茶园,加快茶叶加工厂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改造,提升六安瓜片茶叶加工水平,实现综合产值超30亿元。
(二)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四有”标准,强化政策支持,大力宣传引导,新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100名。加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指导与服务,加大规范整顿力度,依法清理、注销“空壳”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及时更新示范主体动态名录,新培育农民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0家。大力开展“双招双引”,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国家前十强、世界500强及“头部企业”来县发展,新培育规上企业4家以上、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头部企业4家。
(三)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强“大别山的问候—源自金寨”“长寿金家寨”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规范“六安瓜片”“金寨灵芝”“金寨黑毛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管理和使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0个以上,新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3个以上。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塑造,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企业品牌。积极开展省级“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工作,重点打造茶叶全产业链。同时,全面推进国家“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搭建宣传推介平台,积极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全国大型展示展销活动,着力提升金寨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继续实施“两个替代”行动,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农家肥、绿肥,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41.5%以上,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利用,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落实“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加快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全面试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探索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乡镇网格化监管模式。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诚信档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完善例行监测、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三位一体”监测体系,力争全年在国家和省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达380家。
(三)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加强金寨县种质资源普查名录、特色、珍稀濒危种质资源集中保护库建设,完善双河野生猕猴桃、张冲苦丁茶原生境保护区配套设施,新收集农作物及野生近缘种质资源达20份。开展17种重大农业外来入侵物种25个点位布设跟踪调查外来入侵物种现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及时开展应急灭除。开展渔政2022年“亮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电捕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巩固长江河宽鳍鱲马口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鲵自然保护区“十年禁渔”成果,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管。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学开展大鲵增殖放流。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人工驯养执法监督检查,协调联动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行动。
五、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战略,强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教育,继续抓好“一村一技”科技服务工程,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扎实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培训高素质农民300名。继续深化与安农大等大专院校合作,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装备。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健康养殖服务队、生态种植服务队的建设与管理。推广转化实用农业科技成果4项以上,力争农业劳动生产率达2万元/人、农业亩均产出率达8000元/亩,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加速农业全程机械化。大力实施机械强农战略,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撬动作用,加快实用山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大力发展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粮食烘干加工机械等设施农业装备,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设施农业延伸;支持金寨县山区农机化服务联盟,建立产、学、研、推、用对接和定期会商机制,促进适应山区农机装备和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引导村级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大托管”和农机作业网格化服务。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不少于48.5万千瓦。
(三)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修引排水工程,加固塘库堰坝,提升蓄排水能力。2022年计划投资2250万元,全面完成1万亩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新增冷藏保鲜设施30个、库容0.75万立方米。同时,继续抓好大别山茶城等专业市场及乡镇产地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农业电商销售平台,加速农产品线上、线下双轨运营。
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扎实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巩固7个乡镇、4个村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鼓励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完善农户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加快建设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审批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宅基地资格权管理、宅基地审批监管、使用权流转管理、宅基地退出、宅基地‘一张图’、宅基地电子档案管理等数字化管理。
(二)持续开展“两改革一发展”工作。切实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更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虚拟身份证和重复身份证信息比对修改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常态化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完善财政涉农资金“三变”投入方式,加强资产管理,盘活闲置资产,提高利用效益,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确保每村收入2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80个。
(三)有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继续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督导指导,及时补差补缺,完善资料。进一步挖掘典型,总结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一批典型案例,规范提升试点效果,确保顺利通过终期评估。
(四)大力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扩大保险规模,增加保险种类,扩大政策宣传,完善“参保主体+保险机构+政府部门”共同推动机制,多方联动,统筹推进,提高参保率,尽力做到应保尽保。规范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认真做好经验总结,保证验收顺利通过。
七、优化“三农”工作服务
(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继续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与农业农村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深入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继续抓好基层党建“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行动,推深做实主题党日活动,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开展党员进小区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义务献血、义务植树活动,扎实开展军民共建、双拥、统战、群团、工会等工作,突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等重要论述,加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拉高工作标杆,压实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常态化对标学习沪苏浙,树立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导向,强化奖勤罚懒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培育锤炼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服务队伍。
(三)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按照“一改两为五做到”的要求,继续深化警示教育,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正风肃纪,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提升为农服务质量。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不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关于印发《金寨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