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茶产业的议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金寨外销茶精加工企业的扶持,做大做强茶产业。近年来,我县每年整合财政1亿元以上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以财政资金撬动为引导。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投入到茶产业发展中,主要用于茶园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夏秋茶生产及销售、品牌宣传及营销等茶产业链式发展项目,通过多年持续投入,我县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富民强县的朝阳产业。全县夏秋茶初制厂从2019年的18家增长到89家,夏秋茶精制厂从2019年的1家增长到5家。2023年共生产金寨黄大茶、金寨篮茶、炒青绿茶等夏秋茶8000余吨,夏秋茶产量比2022年增长约11%,夏秋茶主产乡镇鲜叶亩产量增加约70公斤,亩产值增加近300元,就夏秋茶一项,户均增收1000元;同时,积极促进茶叶外销,2023年外销茶4800吨,总价值9600万元,较2022年增长10%。
二、关于开展茶叶加工厂升级改造和SC认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夏秋茶质量。2021年起,我县大力开展茶叶初制厂升级改造和SC认证,倡导使用电、液化气、颗粒燃料等清洁能源。几年来,全县新建800平方米以上茶叶加工厂5个,改造600平方米以上茶叶加工厂21个,其中改扩建夏秋茶初制厂12个,所有新建和改造茶叶加工厂都进行SC认证和使用电、液化气、颗粒燃料等清洁能源,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清洁化、自动化程度。通过茶叶加工厂升级改造,夏秋茶质量大幅提高。
三、关于加强以“六安瓜片”为核心的品牌宣传,扩大金寨茶叶的影响力。一是加大良种繁育和技艺传承。我县多年来重视茶叶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推广。2023年我县选育的“金裕1号”茶树品种获得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该品种适制六安瓜片。目前,已在麻埠镇桂花村新建“金裕1号”茶树亩穗园15亩、扦插园5亩。同时,注重开展“六安瓜片”手工炒制技艺“师带徒”培训、炒制大赛等活动,促进技艺传承,如:4月27日,“茶香油坊店 春满西茶谷”油坊店乡茶文化旅游节(第二届)暨西茶谷杯六安瓜片非遗传承手工炒制大赛在油坊店乡西茶谷主题公园举办。二是宣传推介“金寨茶”。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六安瓜片的品牌宣传推介,先后整合资金近1500万元,支持农产品品牌宣传,在合肥南站候车大厅、金寨动车站候车大厅电子屏及登车通道、沪汉蓉高铁武汉到上海列车内投放广告(8节车厢,在座位头枕巾上印制“金寨茶”广告);在合武高速金寨下道口、服务区附近投放高炮广告2个;在南京南站举办“金寨茶”高铁冠名首发仪式,高铁专列聚焦上海、南京、合肥、武汉、成都等重点核心区域枢纽站点,直击目标市场受众,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结合“皖美制造”项目,在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支持下,利用央视平台开展宣传活动,推荐金龙玉珠等茶叶企业在中央综合频道和中央经济频道播放宣传广告。先后举办“云上茶日县长直播”“国际茶日·皖美茶乡六安茶谷开茶节暨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第三届安徽国际茶旅(金寨)大会”等活动,组织县内企业参加茶产业博览会、农交会等,宣传推介金寨茶叶。
四、关于要做深做实“两个替代”工程,让金寨茶叶成为真正放心品牌。从2016年开始,我县每年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以茶产业为重点,实施“两个替代”提升行动,开展绿色防控。截至2023年,已累计投入资金1.31亿元,茶叶等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化肥用量较替代前减少15%以上,有机肥用量提高2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均递减1%以上。今年,已安排项目资金1750万元,通过奖补方式激励全县广大种植户和经营主体施用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商品生物有机肥、饼肥)3万吨以上,有效做好茶园绿色防控,提升茶叶品质。关于绿色农资店设置问题,目前全县绿色农资示范店63家,均严格落实“两个替代”要求,坚持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优先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并结合实际,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县农业执法部门每年举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向农民朋友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和科学种植的相关知识;常态化加强日常巡查检查,为茶产业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564-5210057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