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号: 113414260032406591/202501-00006 信息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其他
内容分类: 规划计划 发文日期: 2025-01-02 15:43:47
发布机构: 金寨县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5-01-02 15:43:47
来源单位: 金寨县农业农村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文  号: 词:

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2025-01-02 15:43 来源:金寨县农业农村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一、2024年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进一步增强茶产业发展动力全县园面积达22.87万亩。预计年产干茶1.77万吨、一产产值18.25亿元综合产值62.5亿元,分别增7.2%、14.5%、9.5%其中名优茶产量8100吨、产值12.94亿元。一是加大投入,稳固基础。持续安排资金1100万元,建设标准茶园基地10个,夯实茶产业基础。继续推进“鲜叶贷”,38家主体发放贷款2640万元,有效缓解茶企在春茶期间资金链运转不畅问题二是开展试点,解决堵点在麻埠桂花开展零工市场建设试点,开发公益性零工市场,搭建季节性采茶用工供需平台,合计为麻埠镇解决采茶工缺口近2000人。三是延长链条,提质增效。继续执行夏秋茶奖补政策,对初制、精制夏秋茶的茶叶企业进行奖补。全县共生产金寨黄大茶、金寨篮茶、炒青绿茶等夏秋茶9000余吨,奖补夏秋茶生产加工主体59家,奖补金额680万元。四是加强宣传,持续推介。成功举办2024第三届安徽国际茶旅(金寨)大会,分别在合肥、淮南举办六安瓜片、金寨白叶专场推介会,推广宣传金寨茶。

(二)进一步释放蚕桑产业发展潜力全县桑园面积达到4万亩全年共饲养一代杂交蚕种全年养蚕6.809万张,鲜茧产量3362吨、一产产值2.06亿元分别8.04%11.18%11.96%。一是科技赋能。今年春季,在安徽农业大学徐家萍教授团队的支持下,成功破解家蚕人工饲料饲养到3龄后改为桑叶饲养的技术瓶颈,为大面积推广工厂化养蚕探索新路径。上半年蚕茧收购均价67.5元/公斤,高价达69.2元/公斤,蚕茧价格创新高二是培优育强。成功引进桑叶菜加工生产线落户槐树湾乡,并已投产。安排资金450万元在南溪镇实施高科技蚕丝纤维产业化生产项目,目前已正式投产。对上争取资金148万元,在斑竹园镇实施蚕桑产业绿色高产高效项目,促进蚕桑产业绿色化、良种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进一步壮大全县桑茧丝绸产业集群。三是完善设施。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新、改建蚕室5万平方米、多层蚕台2.3万平方米,全县养蚕设施更加完善。

(三)进一步提升果蔬产业发展后劲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0.06万亩,累计产量26.25万吨,产值8.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5.22%、7.3%。水果总面积3.98万亩,产量达2万余吨,综合产值7.1亿元,分别增长0.67%、18.5%、10%。一是加强项目建设。今年以来,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165万元,支持建设梅山镇设施蔬菜基地项目(三期)、燕子河镇龙马村标准化薇菜基地建设项目,持续开展 2024年合肥都市圈农业合作共建项目,申请资金112万元,预计带动蔬菜经营主体10余家,提升蔬菜经营主体生产水平二是科学推进果园改造。通过更换新品种、种植新果苗、开展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维护等方式,在梅山、白塔畈等水果生产重点乡镇,对4305亩低产低效果园进行改造提升,重焕生机。

(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全县有农产品初、深加工能力经营主体1406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429家,预计全年产值178亿元、同比增幅10.56%。2024年,新增规上企业5家,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工业企业48预计全年规上产值30.2亿元、同比11.5%。二是全面培育龙头企业。积极组织金寨县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申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待批复全县共有龙头企业86家,其中省级17家、市级69三是加强长三角基地建设。全县已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7家预计全县面向长三角销售70亿元、同比14%。四是激发品牌效益。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展示展销活动。联合县中药中心、林业局,研究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项目,对新开设直营店、直销窗口、特色展厅、高炮宣传以及举办专场推介会的主体,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奖补,进一步提升金寨农产品品牌效益,共计为42家主体发放奖补420.89万元。五是持续深化对口合作。成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及青浦区举办两场金寨农文旅专场推介会,推介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驻“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暨安徽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上海)展销中心。摸排在沪开设便利店3家。

(五)进一步加强农田项目建设。一是全面完成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2023年金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任务2.5万亩,涉及白塔畈、铁冲等10个乡镇11个项目。截至目前,11个项目已全部完成竣工决算审计,乡镇自验和县级初验已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二是扎实开展高标专项审计整改工作。2023年9月至11月,省审计厅委阜阳市审计局对我县2019年至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针对专项计反馈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研究,细化举措,全面整改。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立行立改类问题整改。三是全力推进高标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以来,完成自查自纠发现问题38个、整改完成38个,解决群众诉求7个,办理民生实事12件,梳理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2件,移交问题线索1件。在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高标准农田项目选址及勘察设计、工程招标管理、质量管控、竣工验收、工程管护5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着力补齐制度短板和制度缺项。四是2024高标项目开工建设。2024年在白塔畈镇投137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六)严格落实党的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一是抓管理。强化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全年召开支委会17次,党员大会8次,党小组会12次,上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二是抓教育。把学习思想作为党支部学习的“第一任务”,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共开展集中学习47次,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三是抓组织。成功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农产中心党支部班子。现有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对象1名。四是抓党纪学习。将党纪学习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开展集中学习18次、上纪律专题党课1次、开展警示教育谈话1次,集中学习17人次,围绕党的“六大纪律”交流研讨6次,交流发言17人次。

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坚持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始终坚持茶叶、蚕桑、果蔬等特色产业主导地位,持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一是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加工厂房、茶叶机械及电力配套施建设。大力发展夏秋茶产业,在稳定金寨黄大茶、炒青茶的同时,加大金寨篮茶、红茶、白茶等夏秋茶生产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二是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通过桑园补植和老桑园改造等方式,稳定现有4万亩桑园面积。探索标准化桑园技术模式、建设优质高产桑园基地。鼓励县内茧丝绸企业升级改造智能化、数字化机械设备,支持新建高科技蚕丝纤维产业化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三是加快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绿色果蔬基地建设,计划在梅山镇、白塔畈镇新建设施蔬菜基地100亩,继续实施果园提质改造。继续申请参与2025年合肥都市圈农业合作共建项目。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一是继续做好增规纳统工作积极与各乡镇及税务部门对接,加大摸排力度,对加工产值达到要求的企业及时组织月度入规,增加规上企业数量。探索推进农业龙头企业税收贡献奖励培育一批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计划2025年年底,规上企业数量50家二是继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推荐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深入扩展对口合作工作。鼓励支持县内农业企业在沪设立社区便利店。推动县内优质农业经营主体入驻上海农展馆“鱼米之乡”线上平台。

(三)严格农田项目建设管理。一是制定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任务清单。科学谋划2025年高标准农田5000亩建设任务和高标准农田3720亩自建任务(专项审计整改),力争2025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二是进一步强化项目工程日常管理。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和频次,加强对监理人员履职尽责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工程竣工检测、审计等第三方服务单位管理。三是进一步规范高标项目验收,完善高标管护机制。组织水利、住建、交通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联合项目验收,邀请县纪委监委人员参与监督。及时将工程建设形成的资产移交给项目乡镇,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内容和责任,同时要求加强日常巡查,确保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四)严格落实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机关支部年度学习计划,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理论修养和境界。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