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局上下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持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开拓金寨水利事业新局面。现将我局202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保持结对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1)巩固提升基础设施。争取林业资金40万元,新修毛竹运输道路5公里;争取主干道路沿线7.1公里交通附属设施资金100万元,完善道路护栏等附属设施。
(2)联系争取社会帮扶。帮销茶叶等农副产品18万元;联系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帮扶力量到村开展扶危济困、捐赠助学等活动4次,捐赠资金3.6万余元。
(3)稳步提升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打造村内百亩桑园,村集体带头养蚕卖茧,助力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增收约10万元;利用村内35亩抛荒地资源,栽种黄精种苗8000斤,申报奖补资金7万元。预计2023年横畈村集体经济收入78万元。
(4)持续开展帮扶走访。落实双月走访要求扶上马送一程,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帮扶走访,配合村两委及工作队重点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等工作,局长开展每月开展走访调研,分管负责人每季度调度工作开展情况,聚焦精准识别政策,综合考虑“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审定“三类人群”纳入对象、帮扶措施和风险消除对象,畅通沟通渠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逐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工作
(1)积极开展农村供水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对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全面排查发现的问题清单,委托第三方编制了《金寨县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已在2023年10月16日经金寨县人民政府批准通过,未来两年将按照方案计划逐步提升全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2)持续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2023年,上级下发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共204.3万元,县级同步配套安排财政资金873万元。截至目前,中央资金204.3万元已全部完成,县级资金已完成80%,预期11月底前能全部落实。
(3)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体制改革。稳步开展工程建设。首批实施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军、桃岭、双河管网延伸工程、油坊店管网延伸工程、古碑自来水厂工程和汤家汇镇银山畈供水保障工程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年底前全面通水;小型应急抗旱供水工程24处,正在施工中,预计2024年1月2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第二批启动的花石乡、流波䃥镇供水保障工程和麻埠镇管网延伸工程已完成施工图审查,待图纸按要求修改完善后,由监理单位签发至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即可组织人员进场施工。大力推动运管移交。首期安排的吴家店镇、古碑镇、燕子河镇、麻埠镇、果子园乡、全军乡、铁冲乡、汤家汇镇、双河镇、桃岭乡、油坊店乡、白塔畈镇、槐树湾乡13个乡镇运管移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其中吴家店镇、铁冲乡等9个乡镇的集中供水工程已全部完成移交。
二、不断夯实防汛抗旱工作
1.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职责。一是重点强化督导指导力度,修订印发各类预案,全年指导完成了全县23个乡镇232个村(社区)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开展点对点指导4次、参与专家、技术人员80余人次。二是严格把控防御过程。今年以来,通过对各乡镇、村点对点预警临灾“叫应”17次,做好了防范工作,入汛至今,共开展会商研判12次。截至目前,全县共启动防汛防台风(第5号台风“杜苏芮”)Ⅳ级应急响应1次,终止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1次。三是扎实做好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年累计抽查检查各级值班带班情况26次(均正常)、处理预警1395条、发布预警提示15期,发送短信16216条,有效开展了预警监测,始终牢牢掌握防汛抗旱工作主动权。
2.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一是抓好汛前检查。汛前,联合县河长办并牵头各职能单位,对全县开展全面督查检查,共排查23个乡镇、69个村、114座中小型水库、6处在建涉河工程以及55处河道堤防等,现场共交办问题37个,各责任单位于汛前全部整改完毕,做好了汛前准备。二是针对开展专项检查。进入主汛期后,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县委督查办开展防汛备汛工作专项督查,共交办整改问题54个,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形成了执行有力、落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充分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重点落实常态化检查。全年对全县23个乡镇、232个村(社区)、114座中小型水库、92座电站、13个水位站、160台无线预警广播和114座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水利设施常态化巡查,确保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3.重点狠抓山洪灾害防御。一是做好预案指导修订。汛前指导完成各乡镇、村开展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订及技术审查工作,将全县各村山洪灾害预案、危险区域、转移人员、路线、安置点等信息全部填报系统,形成可视化调度指挥模式。二是示范开展山洪灾害演练。联合省、市、镇、村共同在南溪镇开展了五级山洪灾害防御演练会议,组织全县各级各相关单位现场观摩,指导各级有序开展演练工作,强化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三是做好山洪沟治理项目谋划。根据时间节点和上级部署,全年完成金寨县蝙蝠洞河山洪沟等22条山洪沟前期谋划工作,并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做好了项目储备。
4.推动防汛标准化建设工作。年初,县防指印发《金寨县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南溪镇、汤家汇镇、铁冲乡作为第一批试点乡镇,并制定下发了考核验收评定表,规范统一验收标准和方式。各试点乡镇按照考核细则组织开展自查,在乡镇自查基础上,7月下旬,县防指办成立自评考核组,开展了县级自评验收。目前,试点乡镇自评得分和县级总体自评得分均符合省市创建要求,达到创建标准,待上级验收。
三、全面加强河湖长制工作
1.压实河湖长工作责任。全县共设立各级河长388名,开展巡河1.1万余次,发现河湖问题1200余件 ,组织召开河长制会议2次,印发《金寨县总河长令》(第5号),明确年度工作任务。下发河长制交办单32份。
2.狠抓河湖问题整改。全部完成整改六安市2022年河湖突出问题警示片(第2、3期)披露问题6处。水利部遥感图斑共发现我县765处疑似问题,现已全部完成现场复核与资料上传工作。截至目前,省级已复核758处,待复核2处,驳回5处,确保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及资料上传工作。2023年上级部门通过督查暗访、警示片等方式,共发现我县19个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县河长办对全县河湖长制落实情况及防汛抗旱工作开展联合督查,共发现问题37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3.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全部完成水普内河湖健康评价及河湖划界及界桩埋设工作,并完成水利部系统填报。开展牛山河南溪镇横畈段河道清淤工程、史河支流(牛山河、竹根河)清淤项目,完成小黄山等3座小水库清淤工作。实施无节制泄放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巩固提升工程,增设量水堰、设置泄放水位刻度进行定量监控16处,新装设雷达液位计2处,改造监测设施5处。完成省级生态流量监管平台数据接入与融合工作。完成吴家店镇杨柳河淮河流域幸福河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4.开展工程管理标准化创建。为破解小型水库等工程建管责任缺失、维修养护投入缺乏等现状,金寨县积极推进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改革,明确管护职责,落实管护资金,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不断创新管护模式。组织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及“史河堤防工程标准化创建”工作,已全部建设完毕,待上级组织验收。
四、水利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2023年开工建设12个重点工程,年度争取水利投资8.6亿元,目前已完成计划任务。中河水库项目:中河水库的大坝和引水隧洞主体工程完工,2023年4月18日水库通过下闸蓄水验收,6月26日通过完工验收,9月26日通过通水验收。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项目:果子园龙墩村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82平方公里,总投资650万元,于11月3日通过完工验收;西淠河青山镇区段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99平方公里,总投资1500万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1月底将完工。金寨县灌口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已经完成形象进度70%,计划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史河安徽段防洪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已于4月底开工建设,现已完成进度20%。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工程投资约5999万元,已于5月底开工建设。
五、深入推动水资源管理
1.规范涉水企业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政策,对照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逐一核定各取水单位年度取水总量,并下达给各取水单位。对供水企业、自备水源企业、水电站的计量设施运行状况进行不定期巡查,督促落实水资源管理措施,及时缴纳水资源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取水单位及时整改。
2.加强取水许可工作。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审批流程。将水资源论证作为涉水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办涉水企业要求必须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城镇管网覆盖范围内逐步取缔自备水井的取用水户。要求取水许可申请单位及时办理许可手续,严格按政策要求将论证评估、取水工程验收、节水措施方案落实等作为审批管理的重点。
3.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对照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金寨县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自查,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质增效。落实用水调查统计制度,每季度如实填报用水量,与在线监测数据、水资源费征收水量保持一致,开展工业用水调查统计工作,全面核查疑似无证取水问题。
4.推动水权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金融要素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中的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全县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工作,2023年,金寨嘉盛纺织工业园通过“节水贷”申报了项目资金500万元。为解决水厂在特殊时期供水水源不足,县水利局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水权交易,2023年8月,长江河电站和铁冲乡樱花谷水厂签订取水协议,规定长江河电站按0.13元/吨(含税)标准收取铁冲乡樱花谷水厂实际取水补偿费用。是金寨县在水权市场化运作模式上做出的一次积极实践。
六、扎实推进水利行业监管
1.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扎实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印发了《金寨县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联络机制,成立联络小组,明确成员责任。加大水事违法查处力度,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截至目前,开展执法巡查761次,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5件,罚款12万元,其中委托乡镇办结案件5件,罚款2.5万元。
2.推动行政执法赋权乡镇。赋权乡镇工作实施以来,县水利局积极做好赋权事项划转的无缝对接,加强业务指导,开展覆盖全县23个乡镇的业务培训,组织乡镇综合执法人员到县水利局跟班学习,完善监管措施,制定《金寨县水利局行政执法案件线索移交和办理情况反馈制度》,对执法巡查发现的案件线索,属于乡镇办理的,第一时间移交乡镇办理,确保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
3.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切实做好今年的水法宣传月活动,于3月22日在流波䃥镇流波村文化活动广场举办“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悬挂横幅5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深入红星社区、民强小学、金叶供水有限公司等单位,切实推进2023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强化了广大群众节水的思想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4.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对我局联系的19户企业、1个重点项目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包保干部积极开展走访活动,收集企业诉求,极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扎实做好社会信用评价工作,及时列入水行政处罚等相关信息。
七、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1.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编制情况梳理,下达45份限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通知书。开展全县96个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执法监督检查,印发并送达监督检查意见22份,核查水利部、安徽省水土保持疑似违规图斑60个,认定23个违规项目,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落实。在国家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调研基础上,配合水规总院、省水利厅、省水利设计院完成金寨县水土保持空间管控重点区域试划分工作,10月25日率先完成成果报送。截至目前,全年完成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226.3328万元。
2.开展水保信息监测。开展我县江店坡面径流观测场日常监测试验、运行管理,按时上报监测成果;2023年流域治理工程、生产建设项目监管信息入库与上报工作;完成安徽金寨县经济开发区2023年度区域水土保持监测任务;积极配合淮委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开展的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及调研工作;研究分析我县水土流失区域、类型、解决办法,努力提高我县的水土保持率。
3.系统规划综合治理。完成《金寨县水土保持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2023年4月18日县政府正式印发;实施2023年金寨县果子园小流域、西淠河青山镇区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并于11月3日进行了完工验收,完成投资192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申报工作,5月11日顺利通过省厅预审,6月20日上报水利部,目前已通过初审。
八、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
1.有序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对在建水利重点项目,全面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及时核查专项施工方案、质量评定等级,参加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联合验收。继续对工程参建单位人员是否履职尽责、工程质量行为是否规范、工程资料是否及时真实等进行检查。制定了金寨县2023年度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创优创杯计划,3个项目获得市建设工程“皋城杯”奖;2个项目荣获省水利工程“禹王杯”奖,其中1个获得了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
2.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在建水利项目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共计成立检查组10个,检查水利建设项目37家,下发通报2份,发现问题144个。召开项目水利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整改会,对6家施工、监理单位处违约金38500元。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实现问题闭环管理。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