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寨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河湖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市级总河长令,聚焦河湖长制六大任务,持续推进河湖治理工作,确保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统筹部署,压实责任链条。2024年,我县持续将河湖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印发《金寨县总河长6号令》,明确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及责任清单。全县396名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河1.2万余次,解决河湖问题950余件,下发河长制交办单21份,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常态化;召开县级总河长会议1次,举办全县河湖长制工作培训班1次。多措并举做好防溺水宣传警示教育,筑牢生命安全防线。积极开展全县河湖长制督查暗访工作,全面完成省环保督察验收销号及市级警示片问题整改任务,完成上级通过遥感图斑、光伏图斑等发现疑似问题319处复核工作。
二、聚焦六大任务,确保精准施策
1.严守水资源红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今年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918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4%、万元GDP用水量降幅4.6%,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5546。创新水资源管理工作举措。制定《金寨县和叶集区跨区域水权评估方案》,顺利完成全省首例跨区域地表水1000万立方米水权交易。引导金寨县盛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取水权”质押合同,授信全省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8000万元。编制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全县53户自备水用水户一户一档整改,成功争创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示范县。
2.加强水域岸线保护。扎实开展河流修编划界。完成白水河等县内12条河流新一轮“一河一策”修编;完成山区河道名录内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及界桩埋设;完成全县河湖划界复核,并修改上图。持续抓好水利项目建设。2024年,累计完成竹根河防洪治理、青龙河等9条山洪沟治理、大龙井等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1座水库安全鉴定、响潭等21座公益性水库维修养护任务;完成灌口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徐冲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灌口集灌区标准化管理评价。
3.强化水污染防治。提高城乡污水收集能力。实施城区污水系统提升改造(一期)清淤检测10项工程,检测排查雨污水管道78公里,新建、改造管网14.5公里,安装防坠网167处。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实行入河排污口与环评同级审批制度,强化属地监管职责。科学开展新设入河排污口审批相关工作,对全县37处入河排污口开展巡查并回头看,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天堂寨镇前畈村等5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任务,均达到“三基本”治理要求。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2024年,验收通过改厕任务3142户,全县农村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9%。完成“四池一地”建设930户,该模式入选“安徽省农村厕所革命典型案例”。加强两库水源安全。设置14个固定垃圾回收点、23个移动垃圾回收箱、23个小型污油收集箱、2个大型污油回收储存罐,实现辖内客渡运船舶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全覆盖;船舶航行途中产生的垃圾及时转运上岸,定期统一回收处理,确保梅响两库水域清洁。常态化开展水上交通执法检查,累计巡航150次,出动巡航人员426人次,开展专项船舶整治201次,排查整治隐患26处,确保两库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水源安全。
4.加大水环境治理。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加强汛期重点断面水质巡查监测及污染强度管控,持续推进丁埠大桥断面上游竹根河流域综合整治。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均值优良比例达到100%,无劣V类水体。常态化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工作。每月定期公开县城自来水水质监测数据,每季度公开乡镇“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数据。持续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动态更新,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新划定汤家汇镇等4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撤销铁冲乡等10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做好生活垃圾处置工作。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调整垃圾收运模式等措施,实现全县城乡环卫保洁和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累计收运生活垃圾11.43万吨,转运垃圾渗滤液496车次,转运量为3900余吨。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
5.落实水生态修复。积极做好禁渔宣传。发布《禁渔通告》,制作《梅响两库渔业资源管理政策法律明白纸》,出动宣传车(船)85车次、悬挂宣传标语18条、发放明白纸(一封信)3000余份,设置固定宣传牌26余处。发挥政府网站、养心金寨、六安广播电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力量,宣传禁渔通告等政策法规,提升群众理解度和支持度。持续抓好项目建设。完成月亮冲、近水沟2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平方公里;开展高湾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碳汇交易试点,拓展水土保持投资渠道;加强水土保持空间规划,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禁止开垦陡坡范围初步划分成果;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完成113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督促完成38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377.18万元。成功创建吴家店镇竹根河省级幸福河建设,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完成史河金寨段河道清淤整治延期工程工作;开展西淠河(青山镇汤店大桥至西洲河大桥段)河道治理工程、牛山河南溪镇横畈段河道清淤工程、史河金寨段幸福河湖生态修复(河道清淤整治)工程。加强生态流量管理。常态化推进生态流量日常监管工作,完成全县88座水电站IP地址更新改造工程;提升改造青山等34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和防雷系统;重新核定姜河等6座水电站生态流量值。守护生物多样性。完成2023至2024年度响洪甸水库和梅山水库水鸟群落监测。积极落实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调查评估,科学规范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在梅响水库增殖放流鲢鳙鱼苗80万斤。
6.强化执法监管。筑牢禁渔防线。累计开展巡查270余次,出动执法车辆450余辆次、执法船艇340艘次、执法人员720余人次,清收违规网具130余副、打击泥鳅窝点286处、清收违规饵料2000余千克;行政处罚一般案件15起16人、罚款14500元;简易案件217起217人、罚款43400元;查处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3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涉水生态刑事案件的结案率为100%。查处其他破坏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17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5人。加大水域执法力度。累计开展河湖巡查1144次,下发整改通知单5份,整改落实问题隐患14处,办结水事违法案件7件,罚款6万元;立案调查涉河湖案件线索19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6件,磋商结案1件;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诉请违法行为人赔偿生态受损修复费用合计9750.4元,获得法院判决支持。
三、强化社会参与,营造共治氛围。为充分发动各方力量爱河护河,创新“企业河长”助力河湖管护。紧紧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主题,在南溪镇丁埠村大王庙文化活动广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横幅8条,展板20个,发放河长制宣传册1200余份,利用融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工作动态。组织开展“河”我一起,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河小清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