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426003240552M/202406-00006 信息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其他
内容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 发文日期: 2024-06-11 15:57:05
发布机构: 金寨县林业局 生成日期: 2024-06-11 15:57:05
来源单位: 金寨县林业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词: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06-11 15:57 来源:金寨县林业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宋顺俊委员:

您提出的《抓好林业生态工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金寨县是林业大县,林地面积448.9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5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52%,素有“板栗之乡”“灵芝之都”等美誉,境内林业生态优美、资源富饶,为我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了“绿色动能”。近年来,县林业局注重发挥林业在乡村发展中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扎实推进绿美江淮行动,强化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助推金寨特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一、加强资源管理夯实绿色“根基”。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细化压实各级林长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责任,建立护林员巡林管护制度。全已实现三级林长全覆盖,共设林长753名,配置生态护林员2710。开展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先行先试,全县划分县级网格25个、乡级网格241个、村级网格2758个,构建形成了“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管理定图”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注重运用新技术提升防灭火水平,共采购无人机26台、对讲机1189台、语音警示牌170、高压消防水泵4台、电动灭火水枪100台、消防水带12500米,在森林高火险地区新建森林防火蓄水池25座,森林防火形势持续平稳。扎实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年度普查清理任务,2023年、2024年分别实施打孔注药15.5万瓶、40万瓶。

二、厚植生态底色提升绿色“颜值”结合绿美江淮行动、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乡村四旁、废弃闲置地和荒山绿化,推广使用特色乡土树种,不断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2023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1331.5亩、封山育林4.4万亩、退化林修复2.08万亩、森林抚育4万亩,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3.4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各2个。2024年,完成人工造林3335亩,计划实施退化林修复2.935万亩、封山育林5.5万亩、森林抚育4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结合乡村振兴和精品示范村建设,修复保护古树20株以上。

三、发展链式产业共享绿色“红利”。精准实施链式产业发展项目,壮大油茶、山核桃、毛竹等特色林业产业。2023年,完成油茶新造林1031亩、油茶低产林改造6000亩、山核桃培育5320亩、油茶产业基地补植2万亩,组织15个重点村新栽山核桃17万株;新修山核桃产业道路9公里、毛竹运输道路100公里。2024年,计划完成油茶造林100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7000亩,新栽大别山山核桃12万株;结合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实施毛竹抚育提升1.6万亩。壮大市场经营主体,服务毛竹加工企业,推进以竹代塑行动;引导企业主体参加各类会展活动,充分利用现代电商营销手段,提升“俏俏果”“东旭大别山”“安徽山美”等产品品牌影响力。

四、推进林旅融合深耕绿色“品牌”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优势,依托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森林城镇、自然保护区等,合理布局森林康养旅游,成功创建金刚台、响洪甸、花石大湾等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打响绿色品牌,实现以旅带林、以林促旅、林旅融合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有序发展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产业,配合县中药材中心发展林下黄精、天麻等中药材种植近万亩,林下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我县林业在推进和美乡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

清醒的认识到,与工作的要求以及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资源管理责任未压实、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下一步,我局将围绕推动综合改革提档扩面、生态保护提标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快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扛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重任。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金寨县林业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564-2702303

 

                                                                   金寨县林业局  

                                                                 202463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