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林长制体制建设
(一)强化责任担当。2024年,县级总林长召开林长制专题会议2次,统筹解决松材线虫病疫木监管、森林防火、野猪危害防控等林业突出问题。调整完善县、乡、村三级林长713名,全年累计巡林18300余次,其中县级林长36名,联系林业产业基地19处、林业经营主体19家、基层林长111名。
(二)认真履职尽责。持续完善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建设,发送林长工作提示单102份,编发林长制简报11期。印发《关于巩固提升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成果的工作意见》,丰富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五大示范基地”建设内容,完善10个“五绿”示范点建设。县林业局与自然资源局协作,共同推动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选定长岭乡、沙河乡、全军乡3个乡镇为试点乡镇。
(三)开展创新试点。经省林业局批准,金寨县探索推进野猪猎获物综合利用试点,为有效利用猎获物,将其用于驯养猛兽饲料、加工成高端宠物食品,探索开发其药用价值,有效解决猎获物处置难度大、成本高及利用率低等问题。
二、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一)全面完成营林生产任务。坚持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实行“落地上图”信息化管理,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342亩、封山育林55300亩(其中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封山育林16000亩)、退化林修复29350亩(其中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退化林修复10800亩)、森林抚育40000亩。
(二)大力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完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61800亩建设任务,其中2024年实施项目27700亩。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县直机关义务栽植银杏20亩,全年累计完成植树136万株。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创建梅山镇、铁冲乡2个省级绿美乡镇和花石乡大湾村、油坊店乡面冲村、吴家店镇吴畈村、斑竹园镇斑竹园村、双河镇河西村5个省级绿美村庄。
(三)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全面开展衰弱古树实地勘察,编制保护修复方案,结合精品示范村建设,保护修复古树53株。加强古树保护宣传,花石乡十二檀树古树群入选安徽省第一批古树公园,桐源古树群被国家、省级平台多次宣传报道。
(四)加强林草种质资源利用。指导朝阳河畔等公司完成中央财政育苗130万株,完成铁冲望春玉兰、关庙大别山山核桃2个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任务,成功申报长岭乡银缕梅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
三、强化林业资源保护
(一)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开展乡镇林地管理报批业务培训2次,编制印发《林地法律法规(节选)和政策文件汇编》,完成省生态环境督察组移交3个典型案例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合武高铁(金寨段)和G4222和襄高速(金寨段)用地监管,向乡镇、用地单位发送工作提示函32份,确保全县林地资源依法依规使用。
(二)规范林木采伐审批。坚持限额采伐管理,以指标不浪费、不突破为原则,全年审批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2334份,采伐林木3.4万立方米。组织开展森林采伐和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监测检查,核查采伐小班100余处。
(三)强化森林资源监测。2024年,国家林草局下发我县森林督查图斑2期454个,目前已完成现地核查及系统上报工作。启动森林草原湿地沙化普查工作,开展内业规划和外业核查,共对接地类图斑86941个、80.52万亩。
(四)加强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实施天然林抚育项目4500亩,兑现资金225万元。选聘公益林护林员167名,兑现工资264万元。全年实施公益林面积279.351万亩、天然商品林面积45.77万亩。
(五)强化林业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全年组织路面巡查80余次,出动人员300余人次,立案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38起。
四、稳步提升保护地管理能力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天马保护区科研宣教项目、大鲵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和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建设,完成标识牌安装、实景三维建设、巡护设备采购、业务培训等内容,持续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
(二)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工作,对“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回头看”。加强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马石岔路口大桥等在建项目监管,降低生态影响程度。天马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获评“优秀”等次。
(三)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科普讲座、线上有奖答题等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布置红外相机382台。持续实施梅响水库水鸟监测项目。加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管理,指导桃岭乡水木汉景农业公司申报林麝人工繁育证,对七彩养殖家庭农场等4家公司进行排查,依规注销繁育资质1家。
五、强化林业灾害防控
(一)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健全完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划分县、乡、村三级网格3039个,设置网格员7820名。坚持先试先行、重点突破,推动天堂寨镇、马宗岭国有林场、九寨峰国有林场3个乡镇级示范网格和天堂寨风景区、花石乡大湾村2个村级示范网格创建,采购智能消防水池4个、高压便携式消防水泵3台、油锯32台、风力灭火机20台、个人安全防护装备180套、移动水囊4个,推动基层网格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一轮防火期,全县防火形势总体稳定,查处森林防火案件64起。
(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认真开展枯死松树监测调查,组织开展“护松2024”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提升防控成果。积极开展美国白蛾调查,梅山镇开顺、百禄桥等村集中防治杨树食叶害虫9340亩,全年共防治森林病虫害15.01万亩,有效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三)持续开展森林保险工作。2024年全年总计承保森林保险420.4万亩,理赔1748.37万元,其中公益林承保面积278.4万亩,商品林承保面积132.2万亩,油茶承保面积6.7万亩,山核桃承保面积3.1万亩。开展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险工作,已勘查理赔126起256户,赔付7.2万元。购买生态护林员团体意外保险2710份,已勘查理赔20起,赔付2.7万元。
六、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一)壮大林业产业基地。结合营林生产项目,完成油茶低改7000亩、补植油茶4909亩,山核桃造林1162亩、补植山核桃7788亩,毛竹抚育提升2.74万亩。天堂寨、吴家店等9个乡镇14个重点村零星栽植山核桃12.4万株。推进关庙“山核桃之乡”建设,新栽山核桃11万株,新修产业道路2.5公里。有序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林下种植黄精、天麻等中药材3万余亩,新创建花石大湾、金刚台、响洪甸3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二)积极培育龙头品牌。成功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个,积极推荐农林企业申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推荐富东公司、乔康公司参加上海森博会,产品荣获金奖。兑现毛竹产业发展奖补资金346万元,支持毛竹加工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