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办:
现将《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随文上报,请审阅。
2024年6月18日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工业经济。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家,总数达211家;1-5月份,全县上报规上工业产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23.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上报工业投资19.6亿元、同比增长34.8%,上报技改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18.8%;预计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0%、8%左右。
2.内贸经济。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7亿元,增幅5.8%,位居全市第二,其中批发业增长20.3%,零售业增长6.1%,住宿业增长8.3%,餐饮业增长11.3%;预计上半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3亿元,增长8%。目前在库限上商贸企业161家,一季度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95亿元,增长12.2%,位居全市第二;限上批发业增长22.64%、零售业增长9.51%、住宿业增长10.55%、餐饮业增长12.35%;预计上半年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91亿元,同比增长11.5%。
3.“暖民心”行动。放心家政上半年完成家政服务人员培训474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474人,完成任务的31.4%。
4.外向型经济。1-2月进出口为2586万美元,同比下降2.58%,总额位居全市第二位,增幅位于第四位;预计上半年进出口额10098万美元,同比下降6.71%,完成全年任务进度的48.56%。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家,预计上半年累计利用外资263万美元,同比下降50.56%,完成全年任务进度的47.81%。
5.科技创新。今年有113家规上企业初报2023年研发费用6.0942亿元,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数同比增长48.68%,研发费用上报数同比增长22.03%;第一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达26家;完成无研发经费清零任务企业9家、无研发机构企业3家;1-5月份县内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1108亿元,其中吸纳沪苏浙高新院所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00万元,居全市第一位。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项目、促发展,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1.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投资为纲、项目为王”理念,深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挖掘、培育入统项目和纳规企业,截至5月底,我县纳入全市重点工业项目49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14个,新投产项目8个,入统项目47个,纳规企业11家。
2.惠企政策落地生根。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稳增长政策,发挥各类帮扶服务机制作用,确保政策落地生效。摸清大规模设备更新家底清单,积极引导春兴精工、雅迪机车等龙头企业将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数字化改造相结合,提高上下游企业提升数字化改造进程。争取2024年省级制造强省建设系列政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第一批)支持项目6个、奖补资金1390.7万元,今年新推荐申报项目4个。
3.安全生产底线加固。抓牢抓实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参与对全县非煤矿山企业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联合县应急和消防等部门开展工贸行业小微企业火灾防控行动,消除火灾等各项安全隐患,坚决遏制和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工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4.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收集核实企业相关数据,对县内181家规上企业开展亩均效益评价。聚焦钢铁等重点行业,对标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能效标杆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引导重点用能企业积极开展节能环保设备更新改造。推荐经济开发区工业固废企业间协同减量与高值高效利用模式申报“无废园区”典型案例、金安不锈钢废钢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申报“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指导雅迪机车、中鑫宏伟等企业申报2024年省级绿色工厂。
(二)育企业、优环境,带动产业集聚健康发展
1.建立优质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半年组织17家企业申报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推荐智通新能源、澳格汽车、宏伟新材料、雅迪4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均上报待批。
2.申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以雅迪为中心,积极打造“新能源动力机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紧抓产业链式发展,推动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3.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定期走访42家包联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摸排,推荐近2000多个岗位上报市工信局推送市县人社部门;配合开展皖西学院等高校设摊招聘、工匠学院试点需求摸排、“政录企用”岗位摸排,进一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贷”需求摸排,推荐30家有需求企业与银行对接;组织澳格汽车等零配件企业到合肥现场参观对接,推动企业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
(三)聚民意、惠民生,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1.“为民办实事”成效明显。上半年加大解决群众通信诉求力度,办理通信发展相关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等9件,12345热线11件,书记、县长信箱12件,“民呼快应”2件,基层吹哨2件,人民网留言3件,县委常委会现场办公会需要解决的事项6件,省委主要领导“四下基层”问题2件。重点解决四季澜山小区、梅山镇三湾村、徐冲村、苏畈村,麻埠镇齐山村、金庄村,斑竹园镇金山驿站、古碑镇宋河村、铁冲乡杜鹃岭景区等地区的通信信号问题。
2.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建成5G基站148座,全县累计建成5G基站1124座;新建4G基站24座,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通信信号。杆线序化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乡镇的220根废弃线杆得到整治,积极组织运营商到大湾村、丁埠村、面冲村、响洪甸村开展杆线整治,推动精品村杆线入地工作顺利开展。
(四)深挖潜、促消费,推动商贸服务业逆势上升
1.深挖企业“入统”潜力。加大调查摸底、实地核查、宣传动员、入库前期预核工作力度,进一步了解企业相关信息,实地摸排核查限上商贸企业30余家,符合入统申报资质条件的11家,完成限下样本点替换4家。
2.合力推动扩大消费。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全县计划发放消费券550万元(其中文旅计划发放消费券150万元),已发放汽车消费券100万元,准备发放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以旧换新消费补贴200万元,拟发放普惠消费券100万元,有望进一步带动全县消费品升级提速。
(五)强基础、促创新,工业农业科技含量“双提升”
1.力促科技型企业“双倍增”。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路径,积极组织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培育,打造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新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登记点1个,指导赛拉弗成功申报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现代产业园“金梧桐”创业园有望获批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县内企业开展科技项目申报,截至目前已推荐金寨县安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大别山黄牛选育联合申报安徽省科技特派员赋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项目;推荐安徽省金寨乔康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华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2024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征集。
3.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依托“博士科技特派团”和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加大技术服务和指导力度。上半年五个“博士科技特派团”在全县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合计16场,培训1000人次;全县218个村科技特派员已组织各类集中技术培训班近100期,实地现场培训指导人数2000余人次。
三、存在问题
1.企业整体效益下滑。受原材料供应、资金链紧张、产品价格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产值大幅下降。特别是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较快,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嘉悦新能源一直停产,光伏企业产值持续下降。部分外贸企业订单减少,进出口增长乏力。如县内龙头企业赛拉弗,单月出口额从2023年5月份的1200万美元下降到不足100万美元,导致2024年上半年增幅呈现负增长。
2.项目投资实绩不足。目前106个在统整体体量不大,抽水蓄能电站和春兴精工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产生的投资缺口较大,一时难以弥补,导致投资增长乏力;部分签约项目一时难以开工,如人工胰腺产业园、思睿辰等代建项目。部分投资方预算资金不足,建设进度滞后约定工期,如辉鸿食品项目规划4栋厂房,目前仅建设1栋,金澄色彩纺2栋厂房停建。
3.企业融资存在困难。中小微企业缺少可抵押资产和有效担保,在金融机构没有融资授信记录与信用积累,信用评级低,银行畏贷、惜贷心理严重;有贷款需求的科创企业因授信度较低,贷款额度小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和担保机构的支持。
4.科技创新能力偏弱。部分企业存在人才引进、留用难的问题,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企业发明专利研发水平不高,发明专利授权量较低,而且大部分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化方面不突出,在同类型企业竞争中优势不明显,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项目时,往往不符合申报条件。
四、下一步打算
(一)关注重点企业,狠抓项目建设。一是培优存量企业。重点关注在库2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现有规上企业的提质增效。二是扩大增量企业。指导雅迪新能源、鸿日机车、中辉等早日成长入规,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三是持续加强项目综合调度,抓实抓细,将环评、安评批复作为开竣工备案条件,推进项目开工建设、进度节点及竣工投产闭环备案管理,完善项目从签约入驻到竣工投产全过程服务。力争大未来、加迪豪、中阀产业园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大明光伏、金凯仪表阀门、金坤科技等35个项目竣工投产。
(二)持续发力精品村建设,打牢通信基础。一是对照精品示范村建设指标,结合乡镇、村的具体情况,协调推进大湾村、龙马村、丁埠村、面冲村的杆线入地、序化整治的建设进度,优先配合花石乡大湾村、南溪镇丁埠村的建设工作,确保今年通过验收。二是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偏远山区网络“扫盲工程”,开展农村“千兆示范村”建设工程,争取移动千兆光纤覆盖各中心村。另外要加快5G基站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302座基站的建设任务。
(三)持续深入挖掘资源,引导居民扩大消费。一是加强限上企业摸底工作,重点梳理限额以上小微法人企业和吃穿用零售企业入统,力争全年新增入统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0家,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二是持续加强促消费政策宣传,健全“政府+企业+平台”联动机制,有效放大消费让利,加强以旧换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资金兑付等环节监管,确保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序稳步推进。
(四)创优外资利用环境,抓实外贸促进举措。一是继续加大外资招引力度,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推介宣传,建立全程服务机制,吸引外资项目来我县洽谈落地,同时做好老企业摸排挖潜,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二是创优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开展外贸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积极配合海关加强政策宣传,指导外贸企业办理AEO认证、RCEP原产地证书,提升签发数量及增幅;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进一步提升进出口额。三是紧盯外贸实绩企业,稳住进出口基本盘,培育新增实绩企业,不断提高净出口总量;支持新之宁“进口保税仓”开展运营,积极探索融入安徽自贸区创新联动,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通过广交会、进博会等对外贸易展会,支持企业增加订单,积极拓展招商渠道,引进优质外贸企业。
(五)下大力气补短板,增强优势促创新。一是紧盯科创短板弱项,突出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常态化开展融资需求收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加快科技贷款投放,着力畅通科创企业融资渠道;二是突出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问题,进一步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增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扩大容量。三是推动形成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机制,汇聚多方力量,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