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426003240712W/202203-00012 信息分类: 卫生、体育
内容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文日期: 2022-05-25 09:24:26
发布机构: 金寨县卫健委 生成日期: 2022-05-25 09:24:26
来源单位: 金寨县卫健委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金寨县卫健委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部分代表审议意见落实责任清单
文  号: 词:

金寨县卫健委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部分代表审议意见落实责任清单

2022-05-25 09:24 来源:金寨县卫健委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附件1
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部分代表审议意见落实责任清单
序号       建议人 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 牵头联系县领导 责任单位 落实情况 备注
1 社会保障 提高环卫工人待遇。 周登东 环卫工人待遇请梅山镇研究给个方案。 汪洪涛
 
梅山镇
2 旅游发展 在总体规划中,将梅山电站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完善梅山水库周边基础设施,发展民宿,带动游客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余常新 关于梅山水库管理处有许多上个世纪的房子,旅游价值还是有的,能否租过来统一使用,请文旅局商讨。 叶章科 县文旅体育局
3 医疗保障 增加县医院救护车数量,方便群众紧急就医。   卫健部门测算。   县卫健委 我县目前共有27辆急救车辆:其中乡镇卫生院有19辆(除全军、桃岭、关庙、油坊店、槐树湾外,其余各乡镇均有救护车);县级医院有8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各四辆)。县人民医院“120”科室现有职工17名:包括驾驶员5名、医生5名、护士4名、话务员3名,每日实行2个主班、1个副班、1个备班,每班次由驾驶员、医生、护士各1名组成。救护车4辆(含负压救护车1辆),负压救护车以疫情防控需要为主,无特殊情况不作医疗救援使用。
根据《安徽省院前急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城市人口按每5万人配一辆救护车,每10万—15万人配一辆值班车,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人员编制按每辆救护车5-6名人标准配备;城市中心城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3-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间期(接听呼救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10-15分钟;城市郊区、农村等地区平均急救服务半径8-1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间期15-20分钟;边远、欠发达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急救服务半径和急救反应间期。
从救护车数量上来看,我县救护车数量符合要求,但没有统一设置规划急救网络,急救点分布不均衡,乡镇卫生院大多没有专职驾驶员,县级医院院前急救人员欠缺,急救任务重,人、车经常处于超负荷远转,一方面不能完全做到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服务,另一方面存在疲劳驾驶风险。为此,目前我县正在筹备组建“金寨县120指挥调度中心”,根据2021年11月29日金寨县公立医院(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精神,同意“120”指挥调度中心选址和信息化建设,确保2022年5月底前投入使用,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
4 社会事业 要加大城区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   请民政局调研,提出意见。   县民政局
5 社会治理 网格员在文明创建、社区防疫等工作中任务繁重,每月400元工资待遇太低,要提高网格员的工资待遇。   请梅山镇调研,提出方案。 汪洪涛
 
梅山镇
6 社会事业 洪冲村、清水村的养老院条件差。 张贻胜 请民政局前往查看了解情况。   县民政局
7 招商引资 改变招商引资考核方式,避免为了完成任务去招商,要凝聚合力形成团体招商,对高能耗、科技含量低、重污染等企业进行取舍。   请开发区和招商中心阅,尽快出台新的招商政策。 董益乐 经济开发区    县投创中心
8 产业发展 倾注足够的情怀和资本继续深挖我县茶叶、菌药、桑蚕产业的潜力,将这三种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唐玉龙 请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中药发展中心阅。  
王玉宝
县农业农村局
县乡村振兴局
县中药产业
发展中心
9 产业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在高铁站、高速公路等沿线增添一些灵芝广告标识,传播我县源远流长的灵芝文化,形成品牌效应,将灵芝产业打造为靓丽的“名片”。 黄守文 可以拿出部分做公益的时间,给我们四大产业机会,政府统一做也是公益。 汪洪涛
王玉宝
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县农业农村局
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
10 教育事业 增加公办园数量,推动将小区的配套园转为公办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降低学前教育费用,扩充教师编制,提高办学质量。   请教育局研究测算。 陈奎松 县教育局
11 社会事业 出台针对返乡务工人员优惠政策,放宽员工子女入学条件或提供城区购房优惠条件,组织有返乡就业意愿的人员到园区实地参观,吸引工人返乡就业。 李艳红 看样子双招双引政策宣传不够。 杨晓燕
董益乐
县人社局
县投创中心
12 社会事业 在开发区的安置小区附近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何西勇 请民政局调研,仙花佳园好像缺少。   县民政局
13 城市建设 要把白塔畈建设纳入县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城市建设上应当早日将白塔畈镇九树、街道、桥店、楼冲四个村纳入到东部新城发展规划中。 郑其一
陈乃兵
请规划局研究,提出意见。   县规划中心
14 医疗保障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一是倡导县内就医无障碍,确保群众就医方便;二是优化村级考评,群众外地就医不能简单地扣村级考评分值,要宣传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到现居住地参保就医;三是重大疾病就医要及时给予转诊和报销;四是允许在村卫生室门诊报销高血压、糖尿病购药费用;五是慢性病复审要减少检查费。                            刘庆菊 请卫健委阅研。   县卫健委 一是加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政策宣传力度,开展“人人见面全程服务”集中服务活动,加强分级诊疗惠民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畅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引导群众县域内有序就医。
二是优化村级考核指标,将五保户、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等重点人群县外就诊情况以及慢性病患者管理情况、政策知晓率等纳入考核。
三是对县域内不能治疗的大病患者予以及时转诊,并加强与县医保局沟通协调,做好重大疾病及时报销工作。
四是配合县医保局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购药费用门诊报销工作,对纳入“两病”门诊保障范围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村卫生室发生的合规费用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55%,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均为150元。
五是配合县医保局进一步优化慢性病复审工作,对有近两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或门诊病历的慢性病患者予以复审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15 医疗保障 医共体内部信息化建设薄弱,成员之间资源信息无法共享,检查结果不能互认,存在重复检查、重复治疗的现象。 李红梅 请卫健委阅研。   县卫健委 一是加快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建设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县域医疗机构信息平台,我县已于2019年底上线业务协同插件,实现县内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之间各类检查结果相互调阅;2022年计划启动智慧医疗提升工程,进一步解决医共体业务管理需求。
二是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国卫医发〔2022〕6号)文件精神,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开展医疗秩序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医疗行为,严肃查处重复检查、重复收费等乱象,营造更加规范、有序的就医环境。
16 基层减负 真正减少村部挂牌和各种APP下载任务,让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刘庆菊 请纪委阅,看样子要年年清。 胡应武 县纪委
17 交通建设 红岭梅汤路段改造迫在眉睫,延伸至东莲村和汤店村,形成闭环,可以改造为柏油路面和彩虹路。   请交通局研究,看可能争取省项目。 王学军 县交通局
18 产业发展 加大中药材产业支持力度,特别是要解决黄精深加工和销售难的问题。   请中药发展中心帮助对接加工企业。 王玉宝 县中药产业
发展中心
19 教育事业 天堂寨初级中学校址安全隐患大,属于切坡建设,雨季切坡处的山体多次塌方,极易形成大面积泥石流,存在安全隐患。 黄兵 请教育局前往了解情况。 陈奎松 县教育局
20 基层减负 许多一线教师整天疲于应付平台学习及APP下载安装、答题点赞等,实用性不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利用互联网,让教师回归课堂,回归教育本真,尽量减少教师工作中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避免形式主义泛滥。 方宗灼 请纪委阅,看样子只盯着乡村干部不行,把教师、医疗也要纳入整治范围。 胡应武 县纪委
21 红色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吴家店镇穿石庙遗址的保护。 吴继秀 穿石庙遗址现在保护什么情况? 胡应武
叶章科
县文旅体育局
吴家店镇
22 教育事业 吴家店镇包畈小学距离旅游快速通道较近,学生安全存在隐患,搬迁迫在眉睫。 吕锐 请教育局论证。 陈奎松 县教育局
23 乡镇债务 要积极化解乡镇的债务问题,各乡镇要立足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积累债务。 张元林 请财政局、审计局对乡镇债务进行审计检查。 汪洪涛 县财政局
县审计局   
24 项目建设 对“两路”建设中的搬迁群众在就业、生活保障上给予支持。对“两路”建设带来的外来人口,要提早谋划,加大供水、供电等生活保障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张传琳 请发改委阅,提醒得好。 汪洪涛 县发改委
25 交通项目 扩宽南溪集镇至丁埠高速收费站的道路。 张慧 请交通局阅处。 王学军 县交通局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