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细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方针政策和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卫生事业发展,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揽综合医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一是深化政治铸魂,筑牢政治忠诚思想根基。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党风促政风转作风带行风,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筑牢党员干部理论根基,推动卫生健康工作质量有效提升。
二是突出固本强基,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夯实党建基础,举办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培训班2期,开展2023年度卫生健康行业党员轮训班,提升卫健系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运用“六安智慧党建云平台”,实现对所属党组织信息、党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将卫健委党组成员党员关系分别转移到联系支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强化责任担当;开展调查研究和重点群体走访,共483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4023户,为群众或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需求510条。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医疗机构落实“双培养”,注重在医疗机构党员空白临床科室培养发展党员,逐步消除党员空白科室。创新工作载体,全县卫健系统共申报了党建品牌60余项。
三是深入查摆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积极开展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组织纪检干部学习教育24人次。整治医疗医保医药领域,营造风清气正医疗服务环境。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处理酒驾醉驾3起,降低岗位等级3人。严查违规经商办企业和违规兼职,共排查干部110人,积极协助开展个人股权转让。加强青年干部监督管理,开展年轻干部廉洁教育谈心谈话会1次。刀刃向内,组织对卫生系统作风效能暗访督查3次,通报2期,查处违反作风效能建设规定问题5起。
四是周密安排部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委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主题教育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班人员,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解读工作方案,详细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主题教育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根据必学书目,结合工作卫健系统工作实际,精心筛选集体学习篇章,逐字逐句原文领学了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结合所思所悟撰写发言材料,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高质量的交流研讨。结合卫健系统工作实际制定了行动任务分解表、整改台账,着力固强补弱,确保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五是坚持宽严并济,从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专项整治。牵头积极部署全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成立全县医药领域专班,制定集中整治方案,公布廉政账户。贯彻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开展全县医疗系统谈心谈话。
(二)深化综合医改,深化医共体建设“金寨经验”。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立医院向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转变。2023年1-10月,参保居民总住院69771人次,总住院率为12.99%,其中,县内住院51979人次,县内住院率为74.5%;医保基金运行平稳,县内医保基金支出占比64.1%,基层医保基金支出占比16.02%。深化县委卫健工委内涵建设,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统筹推动综合医改工作提质增效。省、市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处多次到县调研,听取县委卫健工委建设专题汇报,将“金寨经验”在全省推广,并向中央组织部报送事迹材料,中组部2次到安徽调研。
一是医疗资源布局均衡。与安医一附院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深化与上海市青浦区对口合作,与海胸科医院等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帮扶合作关系,派出骨干医师进修学习,提升县级医院的综合能力水平。
二是对口帮扶成效显著。落实医共体对口帮扶,牵头医院共选派32名专家驻点帮扶,乡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三是分级诊疗更加完善。持续落实医改惠民政策,让群众在县内享受专家名医的诊疗服务,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有序就医。1-10月份,共计外请专家942人次,支付会诊费378.05万元;恶性肿瘤县内治疗15%专项补助4045人次,共补助429.77万元;发放县内透析人员交通费254.49万元。
四是医改政策深入宣传。开展以政策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工作。1-10月份,共调查 49567人次,平均政策知晓率为 90.76%。
五是慢病管理更加规范。2023年起,对74种慢性病人员按人头付费包干管理试点,按人均5300元包干给各乡镇,要求乡村干部和医务人员联系包保,跟踪服务、指导用药和了解就医需求,降低慢性病并发症率和慢性病患者住院率。
六是精神病患者“医转养”。利用现有精神病专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精神病专科,成立托养中心,开展精神康复养老服务。现有“金寨县白云康复托养中心”“金寨县汤家汇镇康复托养中心”已挂牌运行。
(三)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一是争取资金保障促发展。2023年,向上争取补助资金合计11490.8万元,用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其中,中央和省用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3976万元,中央、省、市传染病防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高血压与糖尿病试点经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医务人员临时性补助、人才培养等资金5065.8万元。
二是扎实开展“三合理一规范”。为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防止损害患者利益和腐败行为发生,强化医保基金日常监督检查,对全县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开展全覆盖检查,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
三是有序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全县目前县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平稳运行,截至2023年11月,门急诊处方数228.82万张,门急诊人次139.87万人次,电子健康卡发卡19772人次。智医助理使用率再创新高,就诊病历数667043份,电子病历书写率99.56%。区域对账支付系统有序规范,全省首家视频120平稳上线,健全了以县调度指挥中心为中枢,急救点为基础的全县急救网络。
四是大力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县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市卫健委批准我县6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10月份,县级公立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65.6%,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五是积极争取对外合作共建。与上海市青浦区卫健委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三家县级医疗机构加入长三角互联网医院,县人民医院与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上海联和公益基金会在我县实施“金寨县乡村医护培训项目”,计划选派60名医护人员赴上海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12人。县人民医院成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脏疾病多学科诊疗(MDT)分中心,“谷涌泉院士金寨县人民医院工作站”正式落户,与安医大一附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卒中中心高分通过验收并接受省级授牌,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授牌。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消化内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血液内科等科室开展学科共建活动,专家累计坐诊190余次,门诊患者3200余人次,手术110余台次。县中医医院与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共建何奔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博士工作站),何奔教授团队每半月定期来院开展门诊坐诊、手术示教等工作,截至目前,门诊接诊人次1700余人,收住院患者110余例,手术示教95余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提升心血管病诊疗能力。
(四)注重改革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改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3年,统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居民自付100元(重点人群自付35元)即可享受价值600余元体检套餐,进一步丰富签约内涵。全县签约人数为255993人,其中基础包126743人、有偿初级包129250人(重点人群初级包96544人、一般人群初级包31059人)、残疾人中级包9004人。总签约率51.56%,有偿签约率26.03%,重点人群签约率70.86%。签约服务对象共完成健康体检126874人,肿瘤标志物检出异常1958人,肿瘤确诊137人。全年4次家庭巡诊已基本完成。
二是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2023年,我县组织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自评,并通过县级初审,有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由基本标准升级为推荐标准,1个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12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基本标准。预计到年底,推荐标准占比达37.5%,基本标准占比达100%。
三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4077例,及时报告率与及时审核率均达到100%,其中乙类传染病2769例、丙类传染病1308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截至10月底,7岁以下儿童身份证录入率大于99%,1岁组儿童全程接种率97.07%、2岁组儿童全程接种率97.60%。全县已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84355人份,其中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85707人份、高血压67394人份、Ⅱ型糖尿病18967人份,全县建档率达到97.72%。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有效信息61895条,完成年度任务101.06%。全县高血压患者登记建档67394份,其中2023年新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3573份;规范管理人数51902,高血压规范管理率77.01%。全县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18967份,其中2023年新建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1406份;规范管理人数16069,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4.72%。全县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3059人,报告患病率6.20‰,管理3058人,管理率99.97%,规范管理3057人,规范管理率99.93%。精神分裂症在管2583人,服药人数2582人,服药率99.96%。
四是夯实村级“网底”工程。全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342个村卫生室硬件基础设施达标,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基础设施达标,人员培训全面完成。积极出台政策,保障定向村医待遇,累计培养定向村医143名,第一批62名定向村医完成定岗。
(五)推进综合监管,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一是加强日常卫生健康监督检查。开展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放射卫生、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学校卫生、餐饮具消毒、职业卫生等监督检查共2477次,共办理各类卫生行政处罚案件38起,罚没款金额20.23万元。全面完成国家双随机147家和市县“双随机”任务10家。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分级分类试点,以产业园区为试点单位,建立企业台账180家;组织340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分管负责人参加职业卫生培训,161名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了放射卫生法规和防护知识培训。
二是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根据《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寨县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自7月起,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行动,各乡镇、有关单位相互参与配合,共报送各类非法行医线索40条,根据线索进行再复核,取缔整改30处,复核排除非法行医10处。2023年来共办理非法行医案件6起,已结案3起,其余案件正在办理中。合计罚没收入13.11万元。
三是深化医疗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聚焦卫生健康部门主责主业,重点整治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问题。截至10月底,医疗医保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整改问题32个,其中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问题2个,自立项目收费、叠加收费、重复收费和不按标准收费等乱收费问题21个,不符合标准收治住院问题1个,过度检查、过度诊疗、分解处方、违规开药、重复开药等诊疗不规范问题7个。诫勉处理并免职1人,目前正积极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对违规资金进行清查退还。
(六)关注“一老一小”,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扎实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成功争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全县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家、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6家;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均已独立设置老年医学科,创建比例达到100%;323家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比例达到87%,老年医学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二是创新医养结合工作模式。将“养中有医”服务队伍增加至3-5名,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每周不少于1次健康巡诊、用药指导等服务。完成白塔畈中心卫生院“医中设养”改造并投入运营。“医养康一体化”试点新增斑竹园镇、桃岭乡、铁冲乡等3个乡镇。已完成梅山镇10个社区实施“医养康社”综合体建设,并投入运营。实施“增项扩面”工程,增加健康体检辅助检查项目。
三是强化老龄健康服务工作。梅山镇潭湾社区、斑竹园镇街道创成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金寨老年大学、金寨县梅山社区居委会分别荣获省、市级“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印发《金寨县2023年“银龄安康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宣传,提高老年人意外险参保率。全县参保83492万人,财政补贴资金约450.59万元。
四是高标准推进暖民心工程。截至10月底,增加备案托位数1100个,全县累计备案总托位1780个。备案独立托育机构6家,市级示范托育机构2个、普惠托育机构3个,普惠托位380个。托幼一体普惠幼儿园托班备案25个,托位 880个。新建一个公立托育机构,托位160个。托育机构布局合理,托位数量充足,满足需求。持续开展健康口腔行动,截至10月底,累计为49所托幼机构,5930名3-6岁儿童实施口腔涂氟,完成任务数的103.1%,同步开展口腔保健知识讲座12场次;建成金寨县口腔医疗中心,并于6月6日正式开诊,特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省内外知名口腔专家长期坐诊。
五是高质量开展人口监测分析。2023统计年度,全县总人口690725人,出生人口3527人(其中一孩1841人,二孩1400人,三孩269人,四孩及以上17人),比上年同期少出生379人。2023统计年度人口出生率为5.11‰,总性别比为119.89。
六是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制度。严格按照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确认条件,完成了各类新增对象的资格审核和往年对象的年审工作,计划生育奖特扶对象资格确认准确率达到100%,全县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16630人,共兑现扶助资金4968.06万元。
(七)注重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第二批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带教基地。积极对接长三角,加强与省内外专家对口帮扶,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八)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全面提升疾病防控成效。
一是全面落实新冠感染“乙类乙管”。挂牌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印发了《金寨县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金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预警工作方案》等方案,成立新冠疫情监测预警工作专班,开展3期应急处置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哨点监测工作。
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地方病防治。扎实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肠道传染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疟疾、碘缺乏病、麻风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宣传,强化工作培训,有序推进监测、防控工作落实。截至10月底,新发现并治疗管理肺结核病人152例,医疗救助42人,救助金额7.133万元;新报告病例HIV19例,累计救助259人次,救助金额17.8万余元。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92例,其中痊愈91例,死亡1例;报告手足口病274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76例,无霍乱病例报告;完成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流调及应急处置;完成2例麻风病病例的2次监测查菌及随访工作。
三是努力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县妇幼保健院成功成员二级妇幼保健院。2023年,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截至9月底,全县累计孕产妇数2024人,孕产妇死亡率0/10万;累计总活产数2038人,新生儿死亡人数2人,新生儿死亡率0.98‰;累计7岁以下儿童数4063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6‰,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四是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国家卫生县省级复审。持续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县建成区内共投放了捕蝇笼8000只,灭鼠站7712个,公共场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向省、市爱卫会推荐2个市级卫生乡镇、29个市级卫生村(社区)、2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复审1个市级卫生单位、58个省级卫生村(社区),10省级卫生先进单位、7个省级卫生乡镇。无烟学校和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九)创新人才工作,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创新人才招聘引进工作。2023年,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人才招聘引进,两家县级医院开展自主招聘两次,人才引进两次,全县共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6人。积极探索“县管乡用”人才招聘办法,共招聘“县管乡用”专业人员24人;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6名,累计培养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71人;完成62名定向村医定岗,出台政策,落实定向村医待遇,提拔1名订单定向生担任院长助理,选调4名订单定向生到县级医院上班。
二是健全机制盘活基层用人制度。探索实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周转池工作,出台《金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实行)》的通知,利用编制周转池盘活乡镇编制总数,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基层活力,提高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是做好卫生系列职称评聘工作。完成卫生系统487人初、中、高职称聘任晋级、岗位工资变动等工作,对2023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414人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上报,并完成全县75名同志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初审等工作。
四是用足政策关心关爱医护人员。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争取“乙类乙冠”期间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2493.675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53万元、省级资金912万元,县级资金1228.6750万元;落实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对一线医务人员一次性工作补助的精神,争取县级财政补助村卫生室、站626名村级医务人员一次性补助187.8万元。
(十)坚持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服务体系,稳步推进省级综合医改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围绕“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多发病疑难病县里看、头疼脑热乡村瞧”的目标,深入推进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卫生资源统一调度的框架,探索建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融合发展机制,长期开展省级医防融合试点工作;通过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验收,成功创建示范县;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暗访。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纵深推进医改工作。持续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各项工作,补齐短板和弱项,努力优化各项指标。合理布局全县医疗服务资源,积极引入县外优质医疗资源,加强与省级、长三角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加强外转率较高的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对接名医名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通过派驻帮扶、外出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
(二)规范实施基层卫生工作。规范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健全督查机制,完善考核体系,严格绩效和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卫生健康民生工程实施水平。
(三)推进中医药工作传承发展。拓展中医药文化社会传播渠道,鼓励推动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加强中医队伍建设,鼓励医护人员进修深造;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基层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全力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统筹协调,查漏补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落实正向激励措施,提高医疗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调整编制周转池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入池要求,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方式,解决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五)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评价与监督综合体系,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防止损害患者利益和腐败行为发生,确保医保资金有效使用。
(六)加强卫生监督和反腐工作。切实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净化医疗卫生执业环境,加强行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继续抓好内部督察检查,驰而不息抓好作风效能建设,推进行风和医风医德建设。
(七)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好慢性病、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控,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
(八)聚集合力抓实民生工程。扎实做好安心托育、健康口腔行动暖民心工程,落实妇幼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提升妇幼健康水平;持续做好“医养康”一体化服务,持续实施社区“医养康社”综合体服务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九)积极争取卫生健康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实施南溪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上报特别国债项目推进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