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地点:县行政中心八楼(东)会议室
发 布 人:县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肖之林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日16:00
内容摘要:金寨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自2016年以来,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逐年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强化服务内涵,增加服务供给,强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2018年10月,金寨县在全国贫困人口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上作为推荐县区进行交流发言。2023年,我县创新性地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一体化推进,签约覆盖面大幅提升,健康体检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了健康守门人作用。
直播图片:
发布内容:
各位新闻界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衷心感谢各位对我县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现就我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暨城乡工作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自2016年以来,金寨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逐年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强化服务内涵,增加服务供给,强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2023年,金寨县创新性地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一体化推进,签约覆盖面大幅提升,健康体检成效明显。
一、主要做法
(一)扩大服务供给,不断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
一是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团队。全县组建34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个服务团队包含县级医共体牵头医院指导专家、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务人员以及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为签约对象提供基本公卫、基本医疗、转诊预约、住院床位联系和合理用药指导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涵。
二是提升乡村硬件设施水平。在乡镇卫生院配备DR、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大型检验设备,满足群众体检需求。统一更新健康一体机设备,按照省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要求,集中采购366台健康一体机,配备至各村卫生室,淘汰原有老化设备,提升履约质量。
三是开展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每年组织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参加国家基层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标准化建设培训项目、县村医培训等,2023年,共遴选6名乡镇卫生院骨干人员、2名骨干全科医生参加市级培训,培训时间3个月;遴选37名村医参加县级培训,其中县人民医院培训18名、县中医医院培训19名,培训时间3个月;组织568名村医参加标准化建设培训,在属地乡镇卫生院进行培训,培训时间2周;组织588名村医参加县级培训,集中培训2天。
四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通过开展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达到基层全覆盖,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不少于6类10项中医药技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6项中医药技术服务。
(二)优化服务内涵,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一是增加服务内容。在整合公卫项目、基本医疗、健康管理及家庭巡诊、一体机检查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恶性肿瘤及胃肠道疾病高发情况,将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纳入签约服务项目清单。调整后的签约服务项目清单内容更趋丰富,群众选择面更宽、依从性更强。签约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清单签约。
二是优化体检项目。在原有城乡居民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常见恶性肿瘤检查项目,形成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三个健康体检组合套餐。主要包括:1.体格检查,例如心率、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心脏、肺部、腰部等常规体格检查;2.辅助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测、DR检查和腹部彩超等检查;3.肿瘤标志物检查,例如AFP甲胎蛋白检测、CEA癌胚抗原检测、CA199糖类抗原检测、线上问卷风险评估+自测型便隐血检测(胶体金法)等。
三是突出重点人群。对慢性病人、特殊人群、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行应签尽签落实有偿签约,对签约费用实施补贴,落实健康体检组合套餐的“1+2+3”,即签约年度开展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三个项目的健康检查;对0-15岁儿童和中小学生,按照公卫项目要求开展体检;对其他非重点人群,遵循愿签尽签原则落实有偿签约,签约费用自理,落实健康体检组合套餐的“1+2+3”。
(三)加大宣传力度,家庭医生理念持续深入人心
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力量宣传惠民政策,持续提升群众对签约服务内涵和政策补贴力度的知晓度,补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宣传力度不足的短板,引导群众主动到村卫生室进行签约。利用“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紧紧围绕“签而有约、共享健康”的主题,组织全县卫健系统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集中体检、上门巡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高签约服务新政策、新措施、新内容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形成良好的签约服务氛围。
(四)加强绩效考核,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实效
一是完善资金分配。将公卫资金中家庭医生签约项目经费、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经费、签约服务医保补偿经费、签约服务政府补贴经费统一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总盘子,健全项目整合与资金整合同步、工作落实与奖惩激励挂钩的签约服务资金分配方案。激励乡村医生通过推深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提高重点人群管理实效,巩固分级诊疗机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深化综合医改措施全面落实。
二是注重绩效考核。每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工作进度调度,半年和年终分别开展一次现场考核,并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年度绩效考核分数。严格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兑现签约服务经费,排名靠前的予以奖励,排名靠后的予以一定比例扣除,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是严惩虚假签约。对重点人群签约未履约的,退还签约对象自付费用,扣减相应补助经费并处每例100元罚款;对其他人群签约未有效履约的,退还签约对象自付费用,扣减相应补助经费并处每例200元罚款;对有偿签约对象实际未付费的,签约服务费用由签约医生支付的,对签约医生处每例300元罚款。
二、取得的成效
(一)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力提升。探索将城乡居民健康体检与重点人群恶性肿瘤普检筛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实现高发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慢病管理早跟踪、早服务目标。实现全县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有效降低全县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总支出占比,切实维护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二)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统筹推进,稳步提高签约覆盖率,2023年总签约265439人,总签约率53.46%;残疾人签约11477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签约率100%;有偿签约124031人,有偿签约率24.98%。到目前为止,签约服务对象共检126874人,肿瘤检出异常1958人,肿瘤确诊137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健康体检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覆盖人群按照现行政策要求实施健康体检,有偿签约人群按照签约约定实施健康体检。切实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内涵,推深做实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不断增长的群众健康需求。
(三)建立健全乡村卫生健康工作机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的融合推进为抓手,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转变乡村卫生服务模式,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就近健康服务需求,增强群众对乡村医生的信任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综合医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实现“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乡村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工作目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优化资源布局。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流动机制,按照档随人走的原则,形成合理竞争态势,避免出现健康档案死档、档案不迁移无法签约等情况发生。二是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按照每千人口配备1名村医、每行政村至少有一室一医的原则,对实际服务人口较少、服务能力不足的村卫生站进行撤并,保障签约履约质量。三是对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村医,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现有村医力量等因素,合理分配城乡村卫生室政府购买服务岗位,推动城乡村卫生室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部分基础设施较差、服务能力较弱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予以政策、资金倾斜,改善履约、体检等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以进修、跟班学习等实操性培训为主,切实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按照地区服务半径、海拔高度、交通便利度等条件设置履约难度系数,对地处偏远、服务面积大、山高路远的村卫生室适当调整系数,在资金分配时予以倾斜,切实保障村医利益,提高履约积极性。四是注重履约质量,将履约完成比例、签约项目执行率、签约居民满意度等作为经费分配依据,避免发生重签约轻履约现象。
(三)完成信息建设。一是进一步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尽早实现人口信息、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共享,提高居民健康信息管理水平,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完善“两卡制”考核系统,完善居民服务评价功能,杜绝签约不真、履约不实等现象。
最后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关注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