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瑜委员:
您提出的《推进“医养康”融合 促进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立足县情实际,不断融合医疗与养老工作,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措施,印发医养结合实施方案、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医保局、县残联等五部门协同实施。先后创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个、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6个,2023年获评全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逐步形成了医为养用、养有医靠的工作局面。
一、多管齐下,推深做实医养结合工作。金寨县实施“养中有医”“医中设养”“医养康一体化”融合、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医养康社”综合体等医养结合模式。“养中有医”。将全县所有乡镇康养中心设为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的康复病区,由卫生院指派2-3人为老人开展巡查巡诊、用药指导等基本医疗服务。“医中设养”。两家县级医院独立设置老年医学科,收治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县人民医院老院区设立医养结合养护中心。燕子河、白塔畈、青山等3家乡镇卫生院独立设置养护康复病区,开展健康巡诊、用药指导、康复护理等服务。“医养康一体化”。在8个乡镇依托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康养中心残疾人“康复之家”,定期为残疾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医养康一体化”服务。“医养康社”综合体。在梅山镇10个社区将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助餐食堂与社区卫生室(站)、残疾人康复之家融合,建成“医养康社”综合体,开展“基本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助餐”等服务。居家健康养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形成机构、社区、家庭与医疗机构有序衔接、功能互补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重点人群“医转养”。成立白云康复托养中心、汤家汇镇康复托养中心,对经评估符合出院的严重精神障碍者,实行一体化托养服务,就地从病区转入托养区,同时从“医保系统”转入“养老服务系统”。
二、统筹公共资源,整合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2022年,县委出台《金寨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特惠、后普惠”原则,高位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一是构建社区管理服务综合体。充分利用社区闲置机关单位、校舍等公房,整合文体卫生、养老托育、残疾康复等公共服务需求,按照“医养康社托”五位一体方式,统筹推进 10个社区管理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体育文化活动中心、老人儿童日间照料中心、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志愿者创客中心和老年助餐食堂为主体的“五中心、一食堂” 六大功能区,开展“一站式、全方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截至目前,14个城市社区中,建成“医养康社托”五位一体综合体7个,“医养康”三位一体综合体2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5个,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站6个,初步形成了城市社区10分钟助老服务圈。二是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居家养老服务能力,采取公建民营社会化方式运营,政府每年投入533万元,将物业保洁、日间照料、食堂运营等打包购买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送餐、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潭湾社区老年食堂日均提供助餐服务300人,青山、红村、红星社区老年食堂日均服务80人,潭湾社区提供送餐服务45户51人,青山社区7人,红村社区4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巩固“养中有医”创新成果。完善养老机构康复病区巡诊巡查制度及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内容。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残联加强部门协调,加强督查监管,及时通报问题,注重跟踪问效,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持续规范提升。二是着力推进“医中有养”提质扩面。巩固提升“医中有养”服务质量,提高医养服务老人入驻率和床位使用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结合实际探索划分医疗服务专区和养护专区,接收切管、插管等医疗依赖性和临终关怀型老人,实施“医疗康复为主、养老护理为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床位不动,在医管系统进行病床和养老床位转换,真正实现“医、养”无缝对接。三是全面提升康养队伍服务能力。对接县民政局、人社局,将养老护理培训纳入人社部门职业技能免费培训计划,利用安徽金寨技师学院护理培训资源,实施养老护理和管理服务人员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乡镇卫生院在做好医养结合巡诊的同时,做好养老机构护工基本医疗护理传帮带,切实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力争全县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合格持证率不低于50%,2025年不低于70%。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并将意见反馈给我们。
办理类别:A类
联系单位:金寨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电话:0564-7359129
金寨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