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金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2021年7月份我局结对帮扶村由古碑镇水坪村调整到斑竹园镇长岭关村。我局组织干部深入脱贫户家中,采取座谈、走访、入户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村情和群众易返贫致贫风险,按“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要求,因地制宜帮助结对村和脱贫户制定帮扶计划。在具体落实中,突出“政策保障一户不漏,专项措施一个不少,社会帮扶一刻不松”三条主线;抓住县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制度体系完善,项目资金节约,绩效标准提升”三个关键环节;逐步构建符合县委、县政府新时代新要求、全方位、制度化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机制。现将2021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掌握社情村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
(一)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完成情况、村集体收入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产业发展情况、人口结构等基础信息
长岭关村地处斑竹园镇西大门,与湖北省麻城市、罗田县相邻,全村辖6个居民组,708户,总人口2728人。长岭关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于2018年顺利出列。全村耕地面积2636.69亩,山场面积16112亩,村部2层7间,村文化乐园1座,中药材服务中心1座。水稻播种面积1286亩,小麦播种面积386亩,玉米播种面积272亩,大豆播种面积156亩, 薯类播种面积270亩,油菜生产353.6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20年27万元,今年预计实现收入35万元左右,收入来源主要有村级光伏发电收入、资产收益、资金入股等。
长岭关村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的约束,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农民经济收入无法较快增长;群众商品经济意识较弱,市场经济理念淡薄;全村无支柱产业,农户致富信息封闭,部分村民小农思想依然严重;少数脱贫户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
我局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结对帮扶村,开展走访、座谈、调研,制定《县审计局2021年结对帮扶长岭关村工作计划》《县审计局结对帮扶长岭关村五年工作规划》,指导全年帮扶工作。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以稳定增加脱贫户收入为主要目标,因人因户施策,充分发挥小额贷款作用,发展特色产业;动员脱贫户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实现多种途径就业,多种渠道实现收入增加。同时强化村两委凝聚力,达到了村干部工作务实、民风淳朴、村容整洁。
(二)针对特点,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十个好”的工作方针。县审计局与长岭关村“两委”、斑竹园镇分管班子成员、乡村振兴工作队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积极为长岭关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县审计局主要负责人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十个好”工作方针:一是产业振兴规划好,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好,三是村级自治实施好,四是乡风文明提升好,五是一户一策执行好,六是基础设施谋划好,七是班子队伍建设好,八是镇村工作队协调好,九是群众利益维护好,十是党建工作引领好。进一步谋细谋实工作,县审计局作为结对帮扶单位,将不遗余力地支持配合,帮助争取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发力。
(三)用心关爱选派干部,解决后顾之忧,让驻村干部轻装上阵。县审计局从培养使用、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恤救助、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选派干部关心关爱,严格执行驻村工作队员生活补贴,各项选派工作措施落实落细。选派干部驻村之初,就对选派干部居住环境进行合理安排,为选派干部解除后顾之忧,并送去米面粮油、冰箱、洗衣机等生活物品,把党组织和局领导的关心关怀送到选派干部的心坎上;让选派干部能安心驻村,把组织的关心转化为工作动力,让选派干部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所在村谋发展、谋出路,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二、全面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成效
(一)入户走访,核对信息,政策保障一户不漏。我局17名干部结对帮扶长岭关村35户脱贫户家庭,坚持每季度至少到帮扶村进行一次入户走访,分别于7月、9月、10月、11月、12月进行5次入户集中走访,对脱贫户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联系电话、脱贫户属性、主要致贫原因、耕地面积、林地面积、住房面积等)、家庭成员信息(包括家庭贫困人口数、证件号码、劳动能力、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在校生情况、务工地点等)、生产生活条件、收入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认真详细核对,夯实帮扶工作基础。
(二)宣传政策,因户施策。持续监测低收入人口收入情况,发现出现收入大幅降低或支出突然意外增大情况,针对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等针对性帮扶计划,防止出现返贫现象。大力宣传我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奖补、综合医疗保障制度、困难学生资助、2021年度小额贷款、就业脱贫等政策,帮助脱贫户用好用足帮扶政策,理清发展思路,谋划产业项目,促使医疗、教育、搬迁、产业等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帮助脱贫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
(三)开展排查,全面整改。今年以来多次组织全体帮扶干部集中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6月份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7月份开展“学党史、走基层、问冷暖、办实事”实践活动,12月份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进一步检查帮扶手册信息,宣传政策,提升满意度,并对历次上级督导检查反馈问题进行逐项逐条整改。帮助脱贫户算好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收支明细账,让双方心中都有一本“明白账”。
(四)结对共建,心系群众。县审计局党支部同长岭关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总支,支部书记多次到村开展主题党日、上基层党课、调研座谈等活动,群力群策、集思广益,为村级发展提出意见和思路。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基层埋身心,帮扶联系包保脱贫户,整理村级资料,收集听取脱贫户和非贫困户的诉求,及时做好反馈,确保不遗漏群众一丝声音,帮扶不留一滴空白。全体审计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立足帮扶村实际,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当好帮扶对象的贴心人,和帮扶对象同心同德,同呼吸、共命运,为早日奔向富裕生活不懈奋斗。
(五)全力帮销,振兴产业。继续扶持做强中药材产业发展,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寻找有实力合作方,不断提高中药材品质,扩大长岭关村中药材市场及影响力。投产农产品加工中心老米酒加工项目,打造“鹤造”米酒品牌;建成全框架结构3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及茶厂附属设施;规划建设中药材育苗基地,延长中药材产业链;稳定桑蚕产业发展,利用本单位资源优势,扩大蚕茧销售渠道,提高蚕茧产值。
(六)争取资金,建强基础,专项措施一个不少。2021年以来,县审计局协调县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争取危桥改造资金约60万元。同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建立长岭关村乡村建设补短板项目库,初步规划设计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实施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项目投资200万元;建设村庄污水处理项目,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处,铺设污水处理管网1500米,项目投资150万元。修缮加固板厂水库,建设跨度48米、宽3米防汛桥一座,项目投资75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扶持项目--泰山河道整治项目,修建大堰10座,项目投资80万。
(七)多方联系社会帮扶,积极筹措捐款捐物,社会帮扶一刻不松。我局多方联系、广泛动员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借助社会力量,提升帮扶成效。一是携手安徽国鑫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向古碑镇水坪村捐款捐物3万元。二是联系安徽医科大学“小医大爱”暑期社会实践团及安医二附院医生开展“爱心义诊”活动,并捐赠口罩等防护用品,折合约2000元。三是联系安徽九通会计师事务所来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慰问困难老党员、退役军人、留守儿童,慰问金2000元。四是开展“爱心圆梦大学”活动,资助7名贫困学生3.5万元。五是引导社会爱心人士捐款0.5万元,帮助患大病村民减轻生活压力。六是通过823平台、工会、干部职工帮销等途径,购买农产品8.2万元。七是向学校捐赠《少儿画王》《中国火炬》及爱心报刊2586元。全年共完成社会帮扶资金计49.84万元。
四、开展审计特色帮扶,促进资金监管
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强化财政涉农统筹整合扶贫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局结合审计工作特点,急县委县政府之所急,思考谋划,逐步构建起具有审计特色的全方位、广覆盖、制度化、常态化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体制机制。
(一)紧抓扶贫资金审计,促进发现问题整改,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帮扶体系。按照县委关于强化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监管的要求,开展乡镇扶贫资金审计及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工作。一是在审计中,我局将扶贫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审批等作为审计重点,在计划安排、力量调配、任务分配等方面做好有效衔接,确保审计监督作用有效发挥。二是对审计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依法处理,对发现案件线索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部门处理。需要进行责任追究和问责的,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由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在审计整改中,针对乡镇扶贫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逐项建立台账,盘点销号,要求涉及到扶贫资金的,在过程中立行立改,促进涉农资金规范运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绩效。通过审计整改收回重新安排盘活扶贫资金9133.69万元,对提高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获得了良好效果,为金寨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全国优秀作出了审计人的贡献。
(二)加大扶贫资金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审计核减额达五千万元,促进整合帮扶资源,提高帮扶资金集约高效。按照政府投资审计要求,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审计进度。一是切实加强政府扶贫资金项目投资审计管理,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坚持依法审计、廉洁审计;二是注重揭示扶贫资金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协作,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着力解决影响扶贫资金工程审计进度的问题,2021年以来显著提升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绩效;四是加大公开力度,坚持扶贫资金项目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五是要求建设单位对扶贫项目完工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报审,竣工验收后30日内完成项目结算审计,审计后15日内完成项目资金报账手续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扶贫资金项目投资的工程进度。全年共完成各项扶贫及整合资金项目工程结算审计约7.23亿元,核减了扶贫资金项目投资额5189万元,为国家节省大量扶贫资金。
(三)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提升帮扶工作标准。我局配合县纪委、县委巡察办对涉农资金进行监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促进各项惠民政策举措落地生根。一是根据县委主要负责人要求,对5个乡镇56个村创福公司开展试点审计,查找集体经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开展“巡审联动”,对南溪镇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审计。三是抽调3名同志参与县委巡察,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职能部门发挥作用情况进行巡察。
五、积极作为,按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做好南京办对我县脱贫攻坚专项审计的配合服务工作
年初,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对脱贫攻坚易地搬迁资金进行专项审计,我局抽调专人配合县乡村振兴局进行对接协调,承办期间的资料收集,信息传达。局主要负责人亲力亲为协调各方,对于南京办提出有疑问的事项,及时分析原因向南京办审计组做好解释,积极提供相关情况说明,确保南京办对我县的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为实现县委、县政府的意图做出了大量重要的工作。6月份开始又安排专人对上级审计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多轮汇总归集,做好沟通,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整改,审核审阅,撰写全县脱贫攻坚整改报告,汇总资料上报省政府;对于南京办反馈的各类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将相关情况向县领导进行汇报,积极采纳,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制度,协调配合工作也得到了南京办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一致肯定。
六、明确今后工作重点,建立长效帮扶
下一步工作重点,深入推进结对帮扶村产业、文化、组织、生态、人才全面振兴。一是通过走访入户、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板凳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二是继续大力发展产业。落实好中药材链式发展计划项目,把中药材打造全镇产业发展亮点项目。茶叶加工厂投入使用,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壮大。支持米酒厂不断拓宽销售市场。支持桑蚕基地稳定发展。鼓励动员在外创业人员返乡创业,推动谋划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三是积极同镇政府对接,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支持力度。四是帮助村两委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使村两委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火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