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自评报告一个项目。安排审计工作经费预算163万元,执行数为16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开展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延伸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委托审计及其他中心工作。在审计工作中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二、自评结果概述
审计工作经费实际到位资金163万元,实际支出资金163万元,预算执行率163万元/163万元×100%=100%。资金拨付手续完整,资金支出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财务审批流程严格按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支付管理资料真实、合法、完整。自评结果为100分。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按照县财政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对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的所属单位的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开展评价工作。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政府部门管理水平。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由部门牵头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业务科室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对照2021年度项目,建立现场管理、项目档案审理、整改落实和质量控制考核等4项制度,对审计小组组织、审计工作方案科学优化,对审计意见征求和正式报告实行三级复核。
进行评价,财务科结合项目实际完成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成此次评价工作。
(三)项目效益情况
审计工作把促进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发挥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把推动政策落实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作用;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安全员”作用;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是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难以满足不同层面和不同性质的绩效评价需求,不利于后期对项目进行跟踪与考核。主要原因是部分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精细,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和标准上针对性不强,特别是效益指标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主观判断的多,具体可衡量的少。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根据项目年度工作内容和总体目标,合理编制、细化预算,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保指标设置能够全面体现工作任务的主要产出和效益。
二是规范预算资金使用,强化预算执行与监督。合理安排预算资金使用,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和执行情况分析,及时掌握项目绩效实现情况和资金支出进度,严格按照支出计划安排支出,确保执行进度与序时进度相匹配。
三是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现场管理、项目档案审理、整改落实和质量控制考核等4项制度,对审计小组组织、审计工作方案科学优化,对审计意见征求和正式报告实行三级复核。
四、附件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
|||||||||||
( 2021 年度) |
|||||||||||
项目名称 |
审计业务费 |
||||||||||
主管部门 |
|
实施单位 |
金寨县审计局 |
||||||||
项目资金 |
|
年初预算数 |
全年预算数(A) |
全年执行数(B) |
分值 |
执行率(B/A) |
得分 |
||||
年度资金总额 |
30 |
163 |
163 |
10 |
1 |
10 |
|||||
其中:当年财政拨款 |
30 |
163 |
163 |
— |
1 |
— |
|||||
上年结转资金 |
|
|
|
— |
|
— |
|||||
其他资金 |
|
|
|
— |
|
— |
|||||
年度总体目标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情况 |
|||||||||
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重点工程和涉农项目投资审计、全县社会保险基金专项审计调查、扶贫审计(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及资金审计)、县税务局税收及非税收入征管等审计、各类拆迁安置资金等专项资金审计。 |
组织实施了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重点工程和涉农项目投资审计、全县社会保险基金专项审计调查、扶贫审计(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及资金审计)、县税务局税收及非税收入征管等审计、各类拆迁安置资金等专项资金审计。 |
||||||||||
绩效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度指标值 |
实际完成 |
分值 |
得分 |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指标1:预算执行审计 |
≥5个 |
5个 |
6 |
6 |
|
||||
指标2:经济责任审计 |
≥5个 |
12个 |
6 |
6 |
|
||||||
指标3: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
1个 |
1个 |
6 |
6 |
|
||||||
质量指标 |
指标1: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审计结果详实准确 |
得到人大常委会认可 |
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得到认可 |
6 |
6 |
|
|||||
指标2:经费支出合规性 |
100% |
100% |
6 |
6 |
|
||||||
时效指标 |
指标1:审计工作计划完成时间 |
2021年度 |
2021年度 |
6 |
6 |
|
|||||
指标2:审计工作进度 |
按审计工作计划执行 |
符合审计计划 |
6 |
6 |
|
||||||
成本指标 |
指标1:审计业务费 |
≤163万元 |
163万元 |
8 |
8 |
|
|||||
效益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指标1:推动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以促进“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 |
县域项目主管部门 |
加深财政政策的理解,推动政策落实 |
8 |
8 |
|
||||
指标2:促进财政资金有效使用 |
5家单位 |
7家单位 |
8 |
8 |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指标1:落实审计整改 |
≥8家单位 |
10家单位 |
7 |
7 |
|
|||||
指标2:规范财政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提出审计建议 |
审计报告中提出审计建议 |
7 |
7 |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被审计单位满意度 |
90% |
90% |
10 |
10 |
|
||||
注:1.一级指标分值统一设置为: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指标10分、预算资金执行率10分;如有特殊情况,上述权重可做适当调整但加总后应等于100分。各部门根据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确定三级指标的分值,得分最高不能超过该指标分值上限。 |
|||||||||||
2.定性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为: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80-60%(含60%)、60-0%合理确定得分。 |
|||||||||||
3.定量指标若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为≥*),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全年实际值/年度指标值×该指标分值;若定量指标为反向指标(即指标值≤*),则得分计算方法应用年度指标值/全年实际值×该指标分值;定量指标得分最高不得超过该指标分值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