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开展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延伸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委托审计。为此安排审计工作经费37.49万元,执行数为36.69万元,完成预算的97.87%。在审计工作中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二)项目绩效目标。
围绕全年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开展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延伸审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加大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监督力度。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按照县财政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对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的所属单位的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开展评价工作。绩效评价的目的是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政府部门管理水平。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本次指标体系设立以《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通知(财绩〔2016〕627号)为参考,从中选取最能体现评价对象特征的共性指标,并针对部门特点,另行设计具体的个性绩效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设定遵循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所有评价指标按权重设定了科学合理的分值,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对评价指标的内容作出说明,形成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分值为100分,其中:现场审计20分,审计档案审理20分,整改落实30分,质量控制30分。评价计分采取百分制,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综合评价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优;综合评价得分80-90分(含8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良;综合评价得分60-80分(含6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中;综合评价得分60分以下,绩效级别评定为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由部门牵头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业务科室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对照2023年度项目,建立现场管理、项目档案审理、整改落实和质量控制考核等4项制度,对审计工作方案科学优化,对审计意见征求和正式报告实行三级复核。
进行评价,财务科结合项目实际完成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成此次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经评价,2024年度审计工作经费总体完成情况较好,预算制合理,项目和资金管理较为落实,整体项目效果较好。本次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100分,评价等级为“优”。具体评分见下表。
项 目 |
现场管理 |
项目档案审理 |
整改落实 |
质量控制 |
得分合计 |
标准分值 |
20 |
20 |
30 |
30 |
100 |
评价得分 |
20 |
20 |
30 |
30 |
100 |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可附表进行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立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项目预算,符合单位审计工作实际。但项目预算支出明细表分项支出填列不够准确;项目绩效目标编制内容不全面,设置较笼统,个别指标值与内容对应不够匹配。
(二)项目过程情况。
审计工作经费实际到位37.49万元,执行数为36.69万元,完成预算的97.87%。资金拨付手续完整,资金支出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财务审批流程严格按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支付管理资料真实、合法、完整。
(三)项目产出情况。
全县审计计划编制科学合理,审计项目有序进行,全年完成年度审计计划项目五类23项,其中本级预算执行和部门预算执行4个,政府投资审计3个,专项审计(审计调查)3个,经济责任审计12个,协助做好全县高标准农田审计整改、融资平台审计整改和原省委书记、省长经济责任审计,各项指标均评价良好,但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扎实推进审计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四)项目效益情况。
审计工作把促进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发挥深化改革“催化剂”作用;把推动政策落实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政策落实“督查员”作用;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安全员”作用;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为更好地落实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1〕10号),按照《安徽省省级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操作规程》和《安徽省省级项目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操作规程》(皖财绩〔2021〕1603号)的文件要求,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听取有关汇报,并以经贸审计科为主要牵头部门,按年初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情况,高质量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是基础。通过绩效评价找出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资金使用,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支出透明度和使用效率。
三是注重绩效管理是根本。科学合理的编报项目绩效目标,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及政府采购制度等,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合规,既能满足节约办事的要求,又推进了机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是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难以满足不同层面和不同性质的绩效评价需求,不利于后期对项目进行跟踪与考核。主要原因是部分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精细,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和标准上针对性不强,特别是效益指标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主观判断的多,具体可衡量的少。
七、有关建议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根据项目年度工作内容和总体目标,合理编制、细化预算,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保指标设置能够全面体现工作任务的主要产出和效益。
二是规范预算资金使用,强化预算执行与监督。合理安排预算资金使用,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和执行情况分析,及时掌握项目绩效实现情况和资金支出进度,严格按照支出计划安排支出,确保执行进度与序时进度相匹配。
三是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现场管理、项目档案审理、整改落实和质量控制考核等4项制度,对审计小组组织、审计工作方案科学优化,对审计意见征求和正式报告实行三级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