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安市金寨县生态环境分局 > 新闻发布 >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号: /202111-00049 信息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内容分类: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发文日期: 2021-11-16 16:27:06
发布机构: 六安市金寨县生态环境分局 生成日期: 2021-11-16 16:27:06
来源单位: 六安市金寨县生态环境分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2021年新闻发布会)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生态文明金寨样板
文  号: 词:

(2021年新闻发布会)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生态文明金寨样板

2021-11-16 16:27 来源:六安市金寨县生态环境分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生态文明金寨样板新闻发布会

发布地点:县政府8楼视频会议室

发布人:汪林 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

内容摘要: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实践平台,旨在探索创新“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下面,我谨代表金寨县生态环境分局就“两山”建设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直播图片
发布会直播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实践平台,旨在探索创新“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下面,我谨代表金寨县生态环境分局就“两山”建设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两山”理论起源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来到余村,考察9天后,他用笔名“哲欣”撰写的评论文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活动。

2019年11月,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两山”创建的重要意义

我县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扎实,“两山”创建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和资源优势。我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意义重大:

(一)“两山”创建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的“两山”基地观,深刻回答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通过“两山”实践创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把经济活动、人类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二)“两山”创建是推进我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牢记总书记嘱托,安徽省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纵深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县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优质的生态资源及独特的生态文化,从推动县域经济融入式发展及区域协同发展上,同样要求突出走“两山”理念的生态优先、创建“两山”基地之路,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三)“两山”创建是实现我县绿色振兴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生态环境资本运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坚持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创新驱动、创建“两山”基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方向,努力走出一条发展与环保相得益彰、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新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发展。

三、我县“两山”创建的基本情况

2017年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后,就继续对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将“两山”创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全县召开“两山”创建工作推进大会,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创建宣传方案”、“创建工作责任任务分解”等一系列工作文件,创建工作正式全面推开。上半年,我县集中各相关单位力量,认真准备各类创建支撑材料,并在7月底完成申报系统填报。创建申报内容经省厅初审推荐、生态环境部复核、行业专家评分遴选、生态环境部网上公示等过程,于10月12日正式获得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10月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COP15”大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涧代表我县接受“第五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授牌。

四、我县“两山”建设的成效

(一)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守护绿水青山。生态优先是金寨几代人坚守的发展战略,我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力度,多措并举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梅、响两库出境水质均达到地表水II类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位于全省前列,入选“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县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全面达到优先保护I类,被评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等次

(二)推进生态农业,释放生态效益。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点,重点推进特色生态农业,致力打造高档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荣誉称号,有机、绿色认证基地和产品共120个。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创新实践基地一系列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金寨样板。

(三)发展绿色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一直是我县发展主旋律。在工业发展上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6家,中医药大健康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全省首批2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双碳”战略为指引,大力推进光伏电站建设,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达50亿元;在旅游发展上发展全域旅游,大力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成功获得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安徽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大力推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丰富旅游业态,截止2021年10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153.07万人次,创综合收入41.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9%和43.05%。绿色产业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提炼典型转化案例

经探索实践,我县在乡村振兴、绿色农业、红绿旅游、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已形成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推广的经典“两山”转化案例,成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点,如大湾村多点开花,发展生态产业,通过“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群众走上富裕路。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50元,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油坊店乡面冲村以茶为媒,因茶兴业,因茶致富。全力推进“茶叶+旅游”蓬勃发展,挖掘当地茶文化,推进采茶体验、养生度假等旅游产业发展,年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2020年茶叶产值达2500万元,成为经济绿色发展新“引擎”。依托优质红绿资源,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创推800里中国红岭公路,串联红军广场、鄂豫皖纪念园、汤家汇红色小镇等著名红色文化景区和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梅响水库等著名自然生态景区,成为全国著名的“红绿融合”特色旅游风景道,成功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先进光伏制造入选安徽省重大新兴产业试验工程,成为县域工业支柱产业之一,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截至2020年,我县建成光伏电站9075座,装机总量198兆瓦。

五、“两山”创建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根据“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方案,继续开展40个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对照“两山”管理规程要求,每年度核算20项“两山指数”达标情况;重点在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和全域旅游三个方面加大“两山”成果转化力度,促进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本土品牌产品价值;加大宣传力度,让“两山”理念入脑入心,打造靓丽的生态名片!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