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根据县政府2021年新闻发布计划安排,下面我就2020年金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综合
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农业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1.1%;林业完成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2.5%;牧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2.2%;渔业完成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1.4%;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4.8万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6.8亿元,同比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比12.8:43.1:44.1,与2019年相比,一产上升1.7个百分点,二产上升0.1个百分点,三产下降1.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404元,比上年增加1548元。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
指 标 |
绝对数 |
同比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营利性服务业 非营利性服务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1969459 264317 420142 428017 197900 91061 53822 140651 97715 137736 138099 253119 848071 868268 |
4.9 1.7 5.0 10.6 1.3 -1.1 -4.9 7.5 4.6 9.4 1.6 1.5 7.5 3.1 |
二、农业
2020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40300公顷,比上年增加3141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070公顷,比上年增加4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522公顷,较上年减少218 公顷;蔬菜瓜果种植面积 4848公顷,较上年增加18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 136690吨,同比增速0.76%;油料产量8485吨,同比下降0.84% 。年末生猪存栏117971头,牛存栏5485头,羊存栏30506只,分别较同期增长7.6% 、-35.9%和-0.9% 。全年肉类总产量21230 吨,同比下降1.3%。其中猪肉产量11680吨,同比下降14.7%;禽蛋产量3990吨,同比增长3.1%;水产品产量13218吨,同比增长4.9%;蔬菜产量128503吨,同比增长9.2% 。
全县耕地面积45162.2公顷。化肥使用(折纯量) 25292吨,同比下降 1.2%;农药使用量89吨;地膜使用量230吨;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7.55万亩。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501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同期增长1.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0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20142万元,同比增长5.0%。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41家,累计完成产值599045万元,同比增长18.9%。分经济类型: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8%;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9%;其他类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2%。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1208526.2万元,同比增长6.7%;实现利税总额120065.1万元,增长26.8%。其中利润总额88045.2万元,同比增长39.4%。
2020年,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13222.6万元,同比增长1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下降22.4%;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1%。全县施工项目297个, 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分产业: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3.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2.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1.8%。2020年,全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9%。
五、内外贸易、旅游
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251.6万元,同比增长3.8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85877.1万元,同比增长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570374.5万元,同比增长2.5 %;限上商贸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9399.1万元,同比增长20.5%。分行业:批发、零售业完成销售额149389.4万元、1126284.3万元,分别较同期增长3.7%和4%;住宿、餐饮业完成营业额46324.8万元、108891.3万元,分别较同期下降6.1%和2.6%。
2020年,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000.4万美元,同比增长9.9%。其中外贸出口总额6002.9万美元,同比增长20.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591万美元,同比增长2.0%。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1219.6万人次,创综合收入46.5亿元,分别较同期增长1.1%和1.1%。
六、交通、通讯与能源
202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938.5公里,同比增长16.1%;年末公交车线数107路,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43辆。固定电话用户49331户,移动电话471233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355户。全社会用电量142867.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其中全部工业企业用电量8309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3%;居民生活用电量30142.2万千瓦时,较同期增长5.1%。2020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106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1.1%。
七、财政与金融
2020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250262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276万元,增长16.5%。完成税收收入204611万元,增长6.1%,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82.8%。主要税种:增值税完成124709万元,较同期增长12.2%;企业所得税完成23236万元,同比下降29.3%;个人所得税完成7173万元,同比增长35.9%;其它税种如契税完成15662万元,同比下降3.1%;耕地占用税完成917万元,同比增长44.4%;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5070万元,同比增长83.2%;资源税完成2666万元,较同期增长154.9%。2020年,全县财政支出646906万元,同比下降3.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7156万元,同比下降16.7%;农林水支出151380万元,同比下降8.9%;节能环保支出5433万元,同比下降22.0%;科学技术支出1230万元,同比下降54.8%;卫生健康支出47767万元,增长17.6%;教育支出88931万元,同比下降8.8%。2020年,全县财政供养人员17263人,工资总额99449万元,分别较同期增长2.9%和2.6%。
2020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83.9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214.9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10.8亿元,同比增长26.7%;存贷比81.0%,较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2020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4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各类小学34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39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09人,小学专任教师243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030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227人,小学在校学生33751人。2020年,全县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921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662人;全年专利授权504件,同比下降25.6%。2020年,我县有体育馆6处,200米以上田径场54处,水泥篮球场418处,羽毛球场55处,乒乓球场409处,参加县级以上运动会3次,现有专业裁判员170人。2020年,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分馆23个,剧场1个,电影院3个,图书总藏量33.5万册。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2795床,同比增长1.2%;县乡两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34人,其中2020年新聘高级18人,新聘中级68人。
2020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标 |
学校数(所)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中等职业教育 |
1 |
3217 |
7227 |
2652 |
普通高中 |
3 |
3334 |
10010 |
2986 |
普通初中 |
40 |
6652 |
20294 |
6407 |
小 学 |
34 |
5427 |
33751 |
6579 |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年,全县户籍人口68.3万人,比上年减少1408人。人口中,男性人口36.9万人,女性人口31.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90‰,死亡率7.6‰,自然增长率2.3‰。2020年,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42元,同比增长7.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4元,同比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24元,增长9.5%。2020年,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机构32个,拥有床位数5811床。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1509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014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32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9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5186人。
十、资源与环境
2020年,全县拥有森林面积299317.3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28913.7公顷。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74.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96.6吨,烟粉尘排放量315.7吨。拥有污水处理厂1万吨以上3座,污水处理集中收集率达93%;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16天,较同期增加21天。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标准为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标准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项目;
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全市指标,县级不再统计;
5、本公报部分表格中,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项数据与合计数据不等的情况,由此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