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全灾种、大应急”抢险救援实战需要,整合基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力量资源,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补齐短板弱项,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县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预算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资金96万元,实际支出96万元,完成100%,主要用于《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工作。2021年5月,金寨县应急管理局按照年初计划完成报告编制工作,截止12月底,全县未发生地震灾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
(二)项目绩效目标。
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给出目标区不同超载概率下地表地震动参数,建立一套服务于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和相关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按照县财政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对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的所属单位的县级项目支出绩效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开展评价工作。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政府部门管理水平。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本次指标体系设立以《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通知(财绩〔2016〕627号)为参考,从中选取最能体现评价对象特征的共性指标,并针对部门特点,另行设计具体的个性绩效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设定遵循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所有评价指标按权重设定了科学合理的分值,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对评价指标的内容做出说明,形成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分值为100分,其中: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指标10分、预算资金执行率10分。评价计分采取百分制,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综合评价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优;综合评价得分80-90分(含8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良;综合评价得分60-80分(含60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中;综合评价得分60分以下,绩效级别评定为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由部门牵头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业务科室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对照2021年度项目工作开展、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产生的效益等情况进行评价,财务科结合项目实际完成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成此次评价工作。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经评价,2021年度县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专项经费总体完成情况较好,预算制合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基本落实,整体项目效果较好。本次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9分,评价等级为“优”。具体评分见下表。
项 目 |
预算 |
满意度 |
产出 |
效益 |
得分合计 |
标准分值 |
10 |
10 |
50 |
30 |
100 |
评价得分 |
10 |
10 |
50 |
29 |
99 |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 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立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采购,材料符合相关要求,预期产出效益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与预算确定的资金量相匹配。但项目预算支出明细表分项支出填列不够准确;项目绩效目标编制内容不全面,设置较笼统,个别指标值与内容对应不够匹配。
(二)项目过程情况
县应急管理局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96万元,实际支出资金96万元,预算执行率96万元 / 96万元×100 = 100
。资金拨付手续完整,资金支出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
根据《安徽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暂行)》文件要求,编制《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区域范围13.3平方公里,项目开展工作包括经济开发区全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调查与评价、目标区主要断层勘查和活动性鉴定、目标区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地震动预测方程确定、目标区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与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灾害初步评价、技术服务系统建设等全部内容。
项目于2月完成实施方案编写并提交安徽省地震局进行技术论证及初步审查,3月份完成所有现场勘查工作,5月完成项目报告编写工作提交省地震局,最终在5月底前通过省地震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此项目财务审批流程严格按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支付管理资料真实、合法、完整。但需进一步加强项目执行、成果验收、资料归档等方面的要求。
(三)项目产出情况
县应急管理局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各项指标均达到年度指标,评价良好。
(四)项目效益情况
县应急管理局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报告完成了经济开发区全域主要断层活动性鉴定、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初步评价等工作,为金寨经济开发区今后规划建设提供抗震设防参数,同时研发了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便于实际工作使用,提高了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为更好地落实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按照《安徽省省级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操作规程》和《安徽省省级项目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操作规程》(皖财绩〔2020〕1603号)的文件要求,县应急管理局领导高度重视,听取有关汇报,并以局办公室为主要牵头部门,按年初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情况,高质量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二是健全制度。通过绩效评价找出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 题及其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资金使用,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支出透明度和使用效率。
三是注重绩效。科学合理的编报项目绩效目标,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及政府采购制度等,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合规,既能满足节约办事的要求,又推进了机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是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难以满足不同层面和不同性质的绩效评价需求,不利于后期对项目进行跟踪与考核。主要原因是部分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精细,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和标准上针对性不强,特别是效益指标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主观判断的多,具体可衡量的少。
七、有关建议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根据项目年度工作内容和总体目标,合理编制、细化预算,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保指标设置能够全面体现 工作任务的主要产出和效益。
二是规范预算资金使用,强化预算执行与监督。合理安排预 算资金使用,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和执行情况分析,及时掌握项目绩效实现情况和资金支出进度,严格按照支出计划安排支出,确保执行进度与序时进度相匹配。
三是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覆盖项目执行、成果验收和资料归档等全过程的管理措施,实现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督促落实,不断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有效发挥项目效益。
2021年度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项目名称 |
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
||||||||||||
主管部门 |
金寨县应急管理局 |
实施单位 |
金寨县应急管理局 |
||||||||||
项目资金 |
|
年初预算数 |
全年预算数(A) |
全年执行数(B) |
分值 |
执行率(B/A) |
得分 |
||||||
年度资金总额 |
|
96 |
96 |
10 |
100% |
10 |
|||||||
其中:当年财政拨款 |
|
96 |
96 |
— |
|
— |
|||||||
上年结转资金 |
0 |
0 |
0 |
— |
|
— |
|||||||
其他资金 |
0 |
0 |
0 |
— |
|
— |
|||||||
年度总体目标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情况 |
|||||||||||
给出目标区不同超载概率下地表地震动参数,建立一套服务于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和相关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 |
完成了区域及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和地震活动性评价、场地地震工程地址条件勘测、目标区主要断层活动性鉴定、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等工作,给出了目标区不同超越概率下的地表震动参数,成果内容复合工作要求,研发了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便于实际工作使用。 |
||||||||||||
绩效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度指标值 |
实际完成 |
分值 |
得分 |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编制《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
1份 |
1份 |
12 |
12 |
|
||||||
质量指标 |
报告需经安徽省地震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 |
省地震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 |
省地震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 |
13 |
13 |
|
|||||||
时效指标 |
2021年5月31日 |
按时完成 |
按时完成 |
12 |
12 |
|
|||||||
成本指标 |
不高于96万元 |
96万元 |
96万元 |
13 |
13 |
|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本指标不适用 |
|
|
|
|
|
||||||
社会效益指标 |
为金寨经济开发区今后规划建设提供抗震设防参数,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
较好 |
较好 |
15 |
15 |
技术服务系统操作流程不够简洁流畅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该项目的编制与实施,是发挥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可以为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较好 |
较好 |
15 |
15 |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报告使用人满意度 |
≥95% |
97% |
10 |
9 |
|
||||||
总分 |
|
|
|
100 |
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