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2023年省、市、县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精神及2023年全县文旅体工作部署,抓项目增后劲,抓品牌树形象,抓营销拓市场,抓服务促提升,持续加快实施“旅游富民”战略,实现全县文旅体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现将2023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2023年度工作情况
(一)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1.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定2023年度党建工作重点和行事历,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党员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成党建“微品牌”创建工作。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学习大讨论大走访大整改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认真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和党支部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及其他工作。
2.持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把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结合文旅体主业主责,强化组织协调,严格纪律,准确运用“四种形态”。2023年,提醒谈话2人,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次,所有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或分管领域开展常态化提醒谈话和警示谈话。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把改进领导干部作风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转变作风。
3.坚决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守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进行目标管理,做到与全局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实施、同考核,落实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及分管领导履行“直接责任人”责任,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2023年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了26次,组织集中研讨5次、意识形态专题研讨1次、意识形态专题学习1次,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的文旅体环境。
(二)公共服务平稳开展,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1.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县图书馆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定为一级图书馆,“一码畅享图书馆”品牌服务获得2023年安徽省图书馆学会“示范推广案例”奖。继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新建、改建城市阅读空间4处,累计建成城市阅读空间7处,2023年累计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95场,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2.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安徽艺术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分别签订《校县合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合作协议》,由高校派驻两支专业团队帮扶金寨县7个乡镇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继续探索推进“乡村文化特派员”制度,加强对选派的46名乡村文化特派员调度考核,确保乡村文化特派员走进乡村、发挥作用。
3.加强公共文化活动开展。以六安市《关于开展乡村文化暖心惠民工程的实施意见》和金寨县《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实施意见》为指引,广泛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完成“送戏进万村”218场、“送戏进校园、乡村、社区”156场,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2616场,农家书屋图书更新13786册(平均每个村61册),更新期刊报纸10743份。组织开展了2023年金寨县“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暨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活动、金寨县第九届“舞动山水 幸福金寨”广场舞大赛、金寨县第三届“传承红基因 唱响大别山”原创红歌、村歌展演暨农民合唱大赛,组织参加了六安市小戏小品曲艺调演、六安市原创文艺作品展演、六安市群众文艺调演和六安市首届农民合唱大赛。2023年,金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获市委、市政府表彰乡村文化暖心惠民工程先进集体。
4.加强非遗传承发展。完成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新增县级传承人16人。组织参加六安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金寨剪纸”等6项成功入选。组织县内非遗作品参加“非遗过大年·六安市第二届网友喜爱的春节非遗作品”评选活动。配合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余述凡纪录片拍摄工作。举办了“文旅融合 景上添花”非遗进景区活动2场,组织参加六安市“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景区罍街专场”“非遗进景区万佛湖专场”活动,组织县内非遗企业参加六安罍街举办的“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市集活动,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百项非遗进园博”活动。
5.加强精品文艺创作。一是由我局文艺创作组创作的三集广播剧《大别山的红色收藏家》入选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2023年度重点文艺项目,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文化月刊》《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媒体报道,制作成八集广播微剧版,入选“阳明故里 心动中国”2023全国广播剧微剧创演展播活动。二是教育读本《红色金寨》中年级,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三是长篇小说《石榴花开》,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入选六安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培育工程,六安市第三批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作品扶持项目。四是举办“寻春金寨 摄画乡愁”文旅创作采风活动,多幅作品刊于学习强国。
6.加强红色文物保护传承。一是加快推进文物项目建设。通过省文物局对我县“金寨革命旧址群国保消防工程”“霍山六区二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刘邓大军前线指挥部旧址两处省保消防工程”验收。完成2023年国家文物保护资金8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项目建设。委托有关乡镇完成41处革命文物维修工程,全面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完成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等4处国保单位陈列布展项目和革命旧址群安防工程的立项和方案评审工作,正在申报国家文物资金支持。完成国保单位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吕家大院)的消防项目立项工作,目前正在完善方案。完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和六安六区五乡列宁小学旧址2处省保单位的陈列布展项目方案编制工作,并获得省文物局批复,目前正在施工建设。完成省保单位铜锣寨维修项目的评审工作、立夏节起义秘密联络地旧址等14处县保单位维修项目的立项和方案评审工作,目前正在争取资金。二是做好文物安全检查。制定文物消防安全及防汛应急预案,在部分国保、省保单位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培训,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文保单位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截至11月初,共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检查50余次,检查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10余处,市保单位3处,县保单位50余处,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全面提升了我县文物建筑安全。
(三)旅游工作蒸蒸日上,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1.积极谋划项目建设。一是深度谋划头部旅游企业合作项目。与驴妈妈集团合作的汤家汇十万剧场项目《立夏》已于11月正式对外公演,与携程集团谋划打造的携程度假农庄·金寨大湾项目二期,已于2023年7月建成运营。二是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已完成红岭公路吴家店乌桕谷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红岭公路油坊店莲花山滑雪场配套工程和红岭公路槐树湾西风口节点打造项目。红岭公路果子园乡大别山飞行营地配套基础设施已完成招标程序。天堂寨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施工图绘制及挂网公示。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4000万元的天堂寨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各项审批,开工建设。
2.推进民宿产业发展。今年我县民宿发展成效显著,制定出台《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公布2023年全县“一乡一宿”项目建设名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一乡一宿”建设思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建设推进小组,实行联系包保乡镇责任制,建立从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直至竣工运营的全过程服务体系。出圈打造四季宿金寨县级民宿品牌,推动建设全县25家“一乡一宿”,截至10月,已建成运营13家,获多家省市级媒体报道;在全市“大别·乡宿”激励评比中,前两季度分别获得第二、第一名的成绩,第三季度争取保持第一;尚品·隐溪山居获评丙级旅游民宿,八湾堂等5家民宿获评市级“大别·乡宿”。
3.推进景区品质提升。着力推进旅游景区品质提升,遴选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梅山湖、马鬃岭等重点景区开展百景提升行动,推进大湾景区4A级旅游景区验收工作,青山十里溪3A级旅游景区验收工作,组织立夏节起义旧址、吴家店太平山景区申报创建3A级旅游景区。
4.开展旅游品牌创建。组织大别山天马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红岭公路入选全国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并再次获评“长三角精品自驾线路”;组织南溪丁埠红色主题村申报创建省级精品主题村,天堂寨前畈村申报创建后备箱旅游工程基地。
5.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十百千”行动,组织推荐大湾村等6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名录,丁埠村等20个村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全县范围内打造50个乡村“微提升、微改造”点,培育30余个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6.持续强化宣传推广。一是开展营销活动。年初出台《2023年金寨县“四季来金寨”主题营销活动工作方案》,根据金寨四季文旅产品特点进行归纳,开展精准营销,办好特色节庆、品牌赛事、文旅推介、线上营销等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深挖各乡镇及景区景点资源禀赋及文化内涵,举办春天文化旅游节、冰雪旅游节、灵芝长寿养生文旅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其中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清凉避暑主题活动暨天堂寨第十一届天贶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规模大、规格高、反响好、影响力强,得到了省文旅厅的高度认可。围绕中国红岭公路及其沿线重要景区举办穿越赛事、2023金寨全国机车文化旅游节、第六届中国红岭公路自驾游大会、2023年金寨跨越山河·纵情夏日T2河道精英挑战赛等。组织在烟台、长沙、举办文旅推介会,积极参加省厅、市局在合肥、苏州、武汉、上海等地主办的推介会、博览会等,进一步推动旅游资源走出去,游客资源涌进来。积极配合省厅开展“相约安徽·向春而行”“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5·19中国旅游日”等系列线上文旅营销活动。二是强化形象宣传。组织拍摄2023年金寨旅游形象宣传片,进一步提升金寨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展现金寨新风貌,助力全域旅游形象提升。利用金寨旅游“两微一抖”,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营销,今年以来,“金寨微旅游”微信公众号发布了674条信息、“金寨县旅游”微博发布了366条、“金寨旅游”抖音号发布了320条。主动对接中国旅游报刊发了《安徽金寨:民宿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新闻稿件。联系凤凰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等七家合作媒体,主攻长三角、武汉都市圈等主要客源市场,进行定向推送、“精准营销”。其中,与今日头条合作举办的“‘金’彩纷呈,‘岭’略好风光”金寨中国红岭公路抖音大赛话题播放量突破7620万。与携程合作举办的“向春而行 看一路花开”携程旅行家金寨春季采风活动为金寨带来了1.2亿的曝光量。
7.研发推广旅游商品。联合头部旅游企业景域驴妈妈,持续跟进“我把金寨带回家”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打样、量产等工作。初步拟定“我把金寨带回家”系列文创产品代理商为金寨县农耕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参加2023年“安徽有礼”旅游文创商品大赛,“我把金寨带回家”纸雕款礼盒在1850件参赛作品中成功入围。组织和指导旅游商品企业积极参加2023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海“五五购物节·六安周”等赛事及展览。
8.提升完善智慧旅游。全面整合县域文旅资源和信息,健全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建成“金寨文旅”微官网,为游客提供资源展示、线上购物、导航导览、一键投诉等丰富、多元、精准的文旅公共服务。稳步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拍摄制作了县域13个景区的VR视频。
9.推行惠民乐民措施。开展“皖美消费·乐游金寨”文旅行业消费券发放活动,针对我县4个收费景区及部分精品民宿进行补贴,在携程旅行APP发放200万元文旅消费券,利用携程平台自有资源进行充分引流,结合消费券满减政策刺激,撬动文旅消费,增加企业营收。4月县文旅体育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减免旅游景区门票的通知》,督促收费景区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落实优待政策。结合省厅、市局“安徽人游安徽”“六安人游六安”“5·19中国旅游日”“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等工作安排,积极指导景区出台各项优惠措施。持续推进旅游惠民乐民,助力文旅市场恢复发展。1-10月,我县共接待游客1302.04万人次,创综合收入858213.7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6.44%和42.06%。
(四)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体育事业红红火火
1.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今年以来,举办了一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3月,与县妇联联合举办了“3·8”节女职工趣味运动会。4月,成功举办了2023年全国钓鱼公开赛金寨站预选赛。5月,金寨县第十二届“周末杯”男子篮球联赛开赛,同时完成省篮球协会送教下乡走进金寨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体彩杯”全国登山赛,赛事参与人数约2000人,这是疫情过后我县首次举办大规模的全国性赛事活动;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健身气功走基层专家巡讲暨安徽省健身气功“四进”志愿服务活动(金寨站潭湾社区)。6月,举办了第二届社区运动会;组队参加六安市第九届龙舟赛;开展六球一舞金寨赛区选拔赛。7月,举办了40周岁以上篮球俱乐部联赛、第六届足球联赛。8月,开展了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10月,举办了2023年全国“九九重阳”登高安徽·金寨主会场活动,共有来自全省16个地市的600余名老年朋友参与其中。11月,举办安徽省全民健身徒步大会、金寨县第十二届“双拥杯”职工运动会。
2.全民健身设施惠及百姓。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推进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就近健身场所问题,依托2023年快乐健身行动暖民心工程实施了一批项目。一是组织实施了城区36处小区体育健身路径设施建设。二是组织实施了60处乡村健身路径建设。三是新建口袋体育公园1处。四是新建新河社区和金寨体育馆室内百姓健身房2处。五是收回金寨体育馆负一楼并维修改造,规划打造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健身房等基础性功能体育场地设施,目前正在进行消防和体育场馆的维修改建。六是监督指导莲花山登山健身步道建设,同时对国家登山步道进行了整修维护。在此同时,加强全民健身中心(乒羽馆)等体育场馆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好场馆服务工作。
3.青少年体育融合发展。为推动体教融合工作,促进我县青少年运动的发展,组织开展和承接了青少年系列体育活动。组队参加安徽省“选星计划”、安徽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六安市分会场、六安市小学生类冰雪运动、六安市小学生游泳等比赛。承办了安徽省青少年举重冠军赛和六安市青少年篮球联赛。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中学生三人篮球赛、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和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比赛。承办了2023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安徽赛区选拔赛。开展了2023年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工作,进一步完善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加强金寨县业余体校建设,在县仙花实验学校开设业余体校特长班,秋学期招收了34名体育特长生,常态化开展“三集中”模式教学训练,邀请市、县体校专业教练员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运动员选材工作,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明年市六运会提前做准备。
4.体育产业服务不断提升。指导体育彩票网点营业销售,截至10月底,全县体育彩票传统、小微和综合体门店共78家,体彩销售额达到9540多万。开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检查,完成一个滑雪场项目和两个游泳项目的高危险性经营许可审批,强化对体育产业个体和企业的日常监督,促进体育服务提升,注重对社会办赛事的监管服务,10月,成功举办虹楚传奇拳王争霸赛(金寨站)活动,社会反应良好。
(五)行业监管规范有序,文旅市场有条不紊
1.强化宣传作用,聚焦责任落实。开展集中培训2次,开展讲解员和红色讲解员培训2期,共组织培训27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经营业主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及行业行为规范。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集中宣传活动、“5·19中国旅游宣传日”集中宣传活动、“6·5国际环境日”宣传活动、“6·16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11·9消防日”宣传活动,共开展各类工作宣传10场次,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宣传明白纸3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0余幅,电子屏滚动播放5000条次。有效扩大了文化旅游工作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和引导社会公众监督文化旅游场所经营行为。
2.强化监管责任,保障文旅市场安全。一是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精神,确保维护我县文化市场的安全稳定,文化执法大队开展互联网上网场所、娱乐市场、新闻出版单位、电影院、景区、漂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辖区文化经营场所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做到检查全覆盖,确保文化市场安全事故“零发生”。截至目前,现场执法检查共190余家,现场检查发现隐患数5处,整改5处。二是抓专项整治。强化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反恐、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漂流安全检查等专项行动,联合公安、县扫黄打非办开展联合整治行动6次,自行开展行动10余次,保证文化旅游市场实现了持续平安稳定。三是抓时段保障。中考、高考、国庆节等重要时段,共出动执法人员78人次、公务用车26辆次,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巡查力度,重要时段实现文化、旅游市场 “零”事故。四是强化文化市场投诉和案件办理。2023年共办理文化市场12345投诉160余起,案件办理16件,处理非学科类退费3起,文化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六)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服务水平综合提高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推荐选拔优秀干部,2023年3月,1名同志职级晋升为四级调研员;2023年6月,推荐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1人;2023年9月,1名同志职级晋升为二级主任科员。今年我单位公开招录公务员1人,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举办全县导游(讲解员)培训、公共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共培训700余人次,提升全县文旅体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2.规范财务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要求编制年度预算及专项资金使用方案,严把收支关,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认真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大额支付上会研究等相关财务制度,保证合理、节约、有效地安排使用资金,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徽风皖韵古建旅游小镇项目古街主体已完成,正在铺设小区内地上车位及完善围墙道路绿化工程。华强文创街区所有土建工程已完成,室内安装工程已基本完成。荣盛一品原乡景区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余配套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新引进安徽中晟宏伟新材料有限公司1.3亿元PC.PE改性项目、丰力纺织310万元纺织项目、晨飞纺织335万元纺织项目落户产业园。
4.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完善内控管理、值班考勤、工作例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圆满完成县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答复工作,全年主办人大政协建议提案10件,协办14件,办理“聚民意惠民生”平台代表建议14件,政协社情民意17件。开展影剧院安全生产排查,规范会务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完成会议服务182场次,演出服务34场次。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督察督办、文明创建、全民科学素质、党建引领信用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依法行政、信访维稳、党管武装、档案管理、组织、宣传、统战、宗教、保密、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路长制等中心工作。加强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工作、领导交办事项和政府目标管理工作,确保件件有跟踪、件件有落实。
二、2024年度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引领全局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文旅体领域意识形态阵地,以文旅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文化旅游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提供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挖掘传承金寨红色文化精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具有金寨特色的文旅品牌,不断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体育事业迈向新台阶。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根据30项民生实事,新增4个城市阅读空间,强化运营管理,常态化组织开展活动,打造城区“15分钟阅读圈”。二是突出公共文化场馆线上服务效能。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开通“云展览”“云阅读”“云培训”等线上服务,拓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途径。三是推进基层共文化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标扩面,结合服务人口数量,因地制宜调整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场地、设施设备,建设与服务人口相匹配的乡镇文化阵地。不断完善更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实施重点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暖心惠民工程,对照乡村文化大舞台系列活动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乡村文艺比赛汇演调演、送文化进乡村活动。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送戏进万村、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等基础性工作,打造好“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红歌村歌大赛、乡村春晚等品牌性文艺活动。
(三)提高非遗传承保护水平。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以广场舞、打花棍、打腰鼓、舞龙狮、划旱船、农耕秀、说快板、三句半、大鼓书、奏乐器、唱山歌小调、演非遗小戏等为主要表演形式,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时代精神。鼓励并支持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积极恢复、移植传统经典戏剧,支持创编有时代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村歌等。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扶持奖励,推荐参加省市级展演展示。根据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在旅游旺季支持乡村组织举办地方民俗文艺表演,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做好校县合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沟通联系工作。加强同安徽艺术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沟通联系,做好与乡镇的对接工作,确保学校同帮扶乡镇信息沟通顺畅,助力帮扶工作圆满完成,“十个一”帮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持续做好乡村文化特派员试点推进工作。发挥乡村文化特派员模范带头作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指导开展农耕秀、锣鼓、戏曲、大鼓书等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有条件的乡镇、村组织村晚、灯会等系列活动,进行歌舞、小戏小品等展演;指导创作镇歌、村歌,在有条件的乡镇常态化开展红歌传唱活动,结合节庆活动进行非遗展示。
(五)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一是按程序申报文物维修、陈列布展、消防、安防等项目计划,待资金到位后立即实施。二是正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三是配备消防安全控制室的文保单位值班人员达到全体持证上岗。四是完成其他省、市文物主管部门交办的日常工作。
(六)不断谋划项目建设。加强与龙头旅游企业合作,合力谋划打造马鬃岭景区、燕子河大峡谷景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立足长三角等重点招商区域,全面宣传推介金寨旅游资源优势,扩大影响,寻找合作契机,实施重点旅游产业的整体推介、精准对接,提高对接率和成功率。加强沟通交流,做好跟踪服务,认真落实重点招商项目徽风皖韵、华强文创街区等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推进有速度。力争帐篷客项目、马鬃岭民宿签约落地。督促招商单位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照合同约定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谋划债券资金项目,提升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品质。
(七)推进民宿产业发展。配合相关单位,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对“一乡一宿”周边环境和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整治提升。拓展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集中展示推介、旅游产品发布,切实提升我县旅游民宿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定期对民宿从业人员,就民宿的营销与定位、民宿服务质量的提升、客房服务、民宿美食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促进民宿业主经营理念和主人素质的转变与提升,助力民宿行业向规范、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八)做好景区品质提升。推进现有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开展景区改造提升,分类实施“一景一案”提标进阶工程,着力提升旅游景区环境,推进景区环境洁化、绿化、美化,完善游客中心、索道、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设施,力争完成青山十里溪创建3A级旅游景区,立夏节起义旧址、吴家店太平山红色景区通过3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
(九)推进全域乡村旅游。持续围绕“十百千”计划,加快旅游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紧密结合,在农村环境整治、水利、农业、林业等工作中叠加文化旅游功能,聚焦村落、田园、道路、建筑、植物、设施、夜景以及非遗传承,注重点线面景观设计,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双微”改造提升项目,打造更多集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体验综合体。选派设计师、“乡创客”下乡进村,打造花石乡大湾村、燕子河镇龙马村、南溪镇丁埠村等多个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村。
(十)创新宣传营销方式。一是不断开展多样化线下活动。开展节庆赛事活动,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扩大活动影响力。二是持续创新线上宣传。做强金寨旅游“两微一抖”官方账号。继续与新浪网、凤凰网和今日头条等7家新媒体合作,以金寨红色旅游、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寨全域旅游)、金寨中国红岭公路为主题,开展线上文旅宣传活动;将利用新媒体的大数据算法进行“精准营销”,运用大数据思维,主攻长三角、武汉都市圈等主要客源市场。
(十一)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快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牵手大上海,巩固省内客源市场,开拓长三角及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市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营销,做热一批国内精品线路和专项产品。发挥合肥都市圈等区域联合作用,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开拓市场。
(十二)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组织举办多样化的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内容丰富、贯穿全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开展“跟着赛事游金寨”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加强赛事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人参与。二是重点实施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切实解决群众身边设施问题,优化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布局,提高场地设施的种类和功能,打造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中心,持续做好科学健身指导培训,并向乡镇农村延伸,带动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同时对现有场地设施进行维护和升级,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全面发展青少年体育。组织开展和承接省、市、县青少年系列体育赛事和活动,和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探索和完善金寨县业余体校的发展之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四是促进壮大体育产业。积极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加强体育场馆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一批特色项目,推动体育彩票事业的发展,强化体育彩票的公益性,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服务供给。
(十三)依法依规加强文旅市场监管服务。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内部分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二是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行政执法办案程序,建立健全听证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三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市场管控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继续做好景区、旅行社、导游、网吧、KTV、出版物、演出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四是探索新兴行业、高风险项目的监管如高空飞行、漂流、玻璃栈道、彩虹滑道。
(十四)稳步推进其他各项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省、
市、县重要决策部署及各项日常工作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一改两为”,贯彻落实真抓实干比学赶超“擂台”激励机制,做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等各项工作。认真履行督察督办、文明创建、信访维稳、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路长制、统战、保密、档案等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互为合力、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金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2023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