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一是适应当前政务服务新形势、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客观要求。在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政务服务包括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也还存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办事指南不够精准、事项进驻不够到位、场所运行不够规范、窗口设置不够科学等问题,乡镇综窗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堵点难点问题,完善落实有关标准和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关键掣肘和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二是解决群众办事“事等人”、窗口服务“人等事”等突出问题、提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效率的迫切需要。从近年来暗访调研来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人员不能专岗专责,分部门设置的窗口人员难以保证随时在岗,经常出现群众到相应窗口咨询、查询、办事“等人”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村级代办制度的纵深推进,窗口前台人员受理工作量大幅下降,窗口前台人员经常出现“等事”现象。设置综合服务窗口,采取综合性一窗通办方式,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和“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更好地解决群众办事“事等人”、窗口服务“人等事”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乡镇站所及便民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
二、制定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指导意见》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抓手。我县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提升乡镇政务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通过规范乡镇服务、带动提升村级服务,进一步夯实乡村两级便民服务的基层、基础条件,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二是完善规范服务机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通过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场所条件、业务能力、制度机制建设,在满足群众办事需要的同时,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全民阅读场所、信息公开专区、宣传教育阵地、公共服务区域、休息休闲地点,满足群众多方面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改革目标:按照群众和企业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现有大厅窗口的布局、服务容量和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实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场所运行稳定有序、事项办理标准规范、窗口设置科学合理、人员配置专岗专责、服务群众便民高效、配套服务温馨实用,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四、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场所设立,完善区域布局。统一场所名称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按功能、场地条件合理布置窗口服务、等候休息等区域,做到窗口台面、办事区域整齐划一。
二是规范窗口设置,推行综合受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采取综合性一窗通办方式,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和“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
三是规范业务办理,拓宽服务渠道。推动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切的事项在便民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做到“进一门、找一窗,好办事、办好事”。
四是完善便民设施,提供便利服务。配置基础服务设施,加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提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努力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百姓之家”。
五、创新举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要受理所有进驻事项业务,包括人社、医保、卫健、退役军人、司法、市场监管等社会事务类业务,民政、残联、应急救灾、公安等民生事务类业务,农业、林业、财政、住建、自然资源等农村经济类业务,提供咨询、引导、查询、收件、受理、办理、反馈等服务。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和“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
六、保障措施:
一是培训窗口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对窗口前台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之熟悉乡镇全量业务。
二是编制服务手册。对高频事项受理条件、材料时限、办理程序等环节编制服务手册,便于前台人员查询、学习。
三是规范制度流程。对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培训、业务流程、办理程序、监督管理、考评指导等进行规范。
四是完善配套服务。结合实际,添置必要的设备设施,为群众及特殊群体办事、休闲、查询等提供便利。
解读人:蔡云华 职务:党组书记、局长 联系方式:0564-7356666 联系地址:金寨县金梧桐政务中心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