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残联 > 回应关切 > 主动回应
号: /202405-00009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
内容分类: 主动回应 发文日期: 2024-05-13 08:35:13
发布机构: 金寨县残联 生成日期: 2024-05-13 08:35:13
来源单位: 金寨县残联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主动回应】“胃”你还好吗?——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
文  号: 词:

【主动回应】“胃”你还好吗?——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

2024-05-13 08:35 作者:金寨县残疾人联合会 来源:金寨县残联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作为人体内部重要的消化器官,它能够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便身体吸收利用。


然而,有时候一些细菌可能会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胃里,并在胃黏膜上安家落户,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这些“不速之客”就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一种螺旋形细菌,是可以在强酸环境中长期存活的传染性致病菌,与多种胃部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物。


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已接近50%。

01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1

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胃部的细菌,感染者的唾液会成为”传染源“,因此,共用餐具、接吻等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

2

粪-口传播

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了水源或者食物,可导致饮水者或者进食者感染幽门螺杆菌。

3

母婴传播

不卫生的哺乳方式、直接口对口喂食、亲吻婴儿的嘴唇以及让婴儿使用成人的餐具,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


02

感染后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1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会导致胃黏膜发炎,出现胃痛、胃胀、恶心等症状。

2

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增加胃酸分泌,同时破坏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形成。

3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但最终是否发展为胃癌,还与患者自身的许多因素相关。


03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

不管在家还是外出就餐,建议使用公筷和公勺。


2

饭前便后须洗手,特别是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建议使用七步洗手法。


3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选择高温煮沸消毒,时间半小时左右。


4

婴幼儿是易感染人群,一定要避免口对口喂食。


5

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防止胃黏膜发生损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机会。


6

适量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一旦幽门螺杆菌成功定居于胃部,除非经过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它们将终生定居于我们的体内。目前,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了“四联疗法”(四种药物联合治疗)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疗程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

总的来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严重影响胃部健康的细菌,了解其传播途径和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感染的关键。让我们从日常小事做起,共同抵御这位“不速之客”。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