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保障困难残疾人康复权益,六安市出台了《2025年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残疾人康复是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的重要举措。六安市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要求,优化政策供给,重点解决困难残疾人康复服务难、负担重的问题,确保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重点内容
1. 救助对象
具有六安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困难残疾人(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等)。
优先保障0-16周岁残疾儿童、青少年及重度残疾人。
2. 救助项目
康复训练补助:为残疾儿童提供每人每年最高1.5万元康复训练补贴(在定点机构训练)。
辅助器具适配:免费配发轮椅、助听器、假肢等基本辅助器具,按需求评估结果实施。
手术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人服药、白内障手术等给予定额补助。
3. 资金保障
市级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县(区)按比例配套,实行专款专用。
4. 服务流程
申请: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残联提交申请材料(身份证、残疾证、低收入证明等)。
审核:乡镇初审→县(区)残联复审→公示5个工作日。
实施:审核通过后,由定点机构提供服务或发放补贴。
三、政策亮点
1. 扩面提标
新增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的覆盖,部分项目补助标准较2024年提高10%。
2. “一站式”服务
依托社区康复站和定点机构,实现筛查、评估、转介、服务全程联网管理。
3. 动态监管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资金使用、康复效果进行年度考核,确保政策落地。
四、意义与下一步工作
《办法》通过精准救助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助力康复服务普惠可及。下一步将加强政策宣传、优化服务流程,并探索“康复+就业”联动模式,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解读单位:金寨县残疾人联合会 发布日期: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