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浩委员:
您提出的《培育美食街区,搞活夜市经济,助力旅游发展》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加快发展夜市经济,能够增加城市烟火气、激发经济活力。夜市经济作为多元业态融合的新型消费模式,涵盖餐饮、零售、文旅、休闲等多个领域,对刺激我县消费市场、丰富群众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耕老城区更新,打造特色夜市产业
(一)规划商业步行街区,构建多元消费场景
在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规划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商业步行街区。将该区域精细划分为美食区、文化体验区、文创零售区、活动展演区等功能片区,通过沉浸式红色文化场景营造,实现“食、游、购、娱”一体化发展。以特色美食吸引客流,以红色文化体验深化内涵,以文创产品延伸消费链条,以文艺展演丰富夜间活动,全方位助力夜市经济蓬勃发展。
(二)打造滨水活力带,点亮城市夜游新名片
充分利用史河两岸自然资源,精心策划主题光影秀、观光游船等特色项目。对亲水岸线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融合灯光艺术、景观小品等互动设施,打造“一河两岸”城市观光夜景。通过光影变幻与水景交融,展现城市独特魅力,吸引游客驻足游览,提升城市夜间旅游吸引力。
(三)突出“康养”特色,拓展夜游深度
持续推进老城康养项目建设,深度挖掘住宿、餐饮、游览等领域的康养资源优势,开发养生餐饮、疗愈住宿、康养休闲等特色产品,将康养理念融入夜市经济,打造集健康养生、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品质夜游新业态,满足市民与游客多元化需求。
二、聚焦新城区建设,培育时尚消费新地标
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整合玉博园、中央城、凤城步行街、蝴蝶桥等商圈资源,重点打造“夜游”“夜购”“夜娱”“夜体”四大消费场景。在“夜游”方面,推出玉石文化体验、美食娱乐消费、轻奢旅居服务;“夜购”领域,布局24小时便利店;“夜娱”板块,建设全息KTV、剧本杀馆等潮流娱乐场所“夜体”项目,规划星空篮球场、健身步道等运动空间。通过场景融合与业态创新,打造高端化、时尚化的“夜娱”集聚区,推动新城区夜市经济提质升级,引领消费新潮流。
三、强化基础配套,提升夜市服务品质
(一)优化交通出行体系
畅通夜间公交系统,通过串联红军广场、史河码头、新城区玉博园、金寨大市场等核心片区的夜间公交专线,合理增设共享单车停放点,构建多层次、便捷化的夜间交通网络,保障市民与游客出行顺畅。
(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合理布局公厕,通过智能化改造与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厕整洁度与服务效能。设置便民服务站,提供信息咨询、行李寄存和急救箱、充电宝租赁等服务,满足游客即时需求。在史河步道、玉博园等重要节点,增设主题导览标识,优化游客游览动线,提升消费体验便利性与舒适度。
四、坚持常态长效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一)助力玉博园夜市经济复市,引导规范发展
合理划分经营区域。结合玉博园的场地空间和人流走向,明确区分餐饮区、商品售卖区、娱乐休闲区等不同功能区域。例如在相对开阔且通风良好的位置设置餐饮区,避免油烟对其他区域造成过多影响;在靠近出入口或主干道的区域规划商品售卖区,方便顾客选购。同时,为每个区域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引导摊主和消费者准确找到相应位置。在夜市经营高峰时期或举办特殊活动时,规划专门的临时摊位区域,满足临时经营需求。
严格规范经营秩序。明确规定玉博园夜市的统一经营时间,在经营时间开始前,摊主可进行摊位布置和准备工作,但不得提前营业;经营时间结束后,摊主必须按时收摊,清理摊位周边卫生,确保不影响次日园区正常秩序。严禁摊主超出划定摊位范围经营,杜绝占用人行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的行为,引导摊主规范摆放商品和经营设备,保持摊位整洁、有序。
为促进玉博园夜市经济发展,2025年4月15日,县城管局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局、县文旅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玉博园景区管理处到玉博园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开展复市前检查。在调研和检查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告知夜市运营方并指导有关商铺进行整改。4月17日,县城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回头看,查看夜市相关问题整改情况,确保夜市经济规范运营。玉博园啤酒音乐广场夜市已整合零散商贩17家,4月18日正式复市,充分发挥夜市经济聚集效应。目前,大别山玉博园夜市已步入正常运营轨道,今后,县城管局将持续为大别山玉博园夜市经济做好服务,规范发展,切实提升大别山玉博园夜市经济口碑。
(二)加强蝴蝶桥摊点群管理,切实规范经营秩序
自蝴蝶桥设置临时集中摊点群以来,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蝴蝶桥集中摊点群的承载能力,科学确定摊点数量,防止因摊点过多导致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规定蝴蝶桥集中摊点群的经营时间,要求摊主严格遵守经营时间,不得提前或延迟经营。在摊点群内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根据摊点分布和人流量,合理配备分类垃圾桶,并设置明显的垃圾分类标识,安排专人定时巡回收集垃圾,确保垃圾不堆积、不散落。加强对蝴蝶桥公共区域的清扫和保洁工作。重点对小吃美食摊点、人流量较大的路段等区域进行高频次清扫,及时清理地面垃圾和污渍。定期对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环卫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滋生细菌和蚊虫。同时,对摊点群周边的绿化带进行定期修剪和清理,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为规范摊点经营秩序,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城市形象,4月28日,成立由县城管局、县公安局、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规划中心、县科商工信局、县消防救援局、县交管大队、梅山镇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蝴蝶桥周边环境整治联合执法工作组,集中开展联合执法,严格责任分工。加强日常巡逻执法力度,严禁摊主超范围经营、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违规行为。对于超范围经营的摊主,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其停止违规经营项目,并限期整改;对于占道经营和乱摆乱放的摊主,首次违规给予警告并协助其整改到位,多次教育仍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直至其整改合格。同时,引导摊主文明经营,不得以大声喧哗、使用高音喇叭等方式招揽顾客,避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三)规范沿街商铺夜间运营,开展常态化监管服务
为促进沿街夜市商铺健康发展,有效管控噪音与油烟,县城管局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相关部门对夜市商铺内的娱乐设施、音响设备等进行严格管理,规定娱乐设施的营业时间和音量限制,避免噪音扰民。要求夜市商铺在经营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播放高分贝音乐,如发现违规行为,执法人员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对于屡教不改的商户,依法予以处罚。同时,加强对夜市周边居民区的噪音管理,及时处理居民关于噪音扰民的投诉,确保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同时,要求所有餐饮夜市商铺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定期对油烟净化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商户及时清洗和维护油烟净化设备,保证油烟净化效果。对于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或设备运行不正常导致油烟排放超标的商铺,责令其立即停业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重新营业。
县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一中队、二中队、开发区中队每天组织执法队员在夜间21时至24时开展巡查,针对巡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商铺现场整改,引导沿街商铺文明经营,切实落实商户主体责任,规范夜市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在尊重夜市经济主体自主性的基础上,引导夜市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努力推动我县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擦亮文明县城金字招牌
为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助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县城管局要求执法队员每天以“定岗+徒步”的方式对辖区进行巡查,针对发现的乱堆乱放以及脏乱差等问题,督促沿街商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按照要求进行现场整改。下一步,县城管局将继续严格按照“最干净城市”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定时开展清街净街行动,确保沿街商铺周边环境干净整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擦亮文明金寨金字招牌,不断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金寨夜市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金寨县城市管理局
联系电话:0564-2716006
金寨县城市管理局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