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规划中心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号: /202506-00016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发展规划
内容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 发文日期: 2025-06-26 11:49:15
发布机构: 金寨县规划中心 生成日期: 2025-06-26 11:49:15
来源单位: 金寨县规划中心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6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词: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6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5-06-26 11:49 来源:金寨县规划中心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李希文委员:

您提出的《补足规划设计人才短板,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县和美乡村建设现状与人才短板审视

自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来,金寨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其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抓手,抢抓政策机遇,加大资源投入,强化综合施策。三年来,我县成功争取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指标共计14个(2023年、2024年各4个,20256个),通过精心组织实施,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效,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正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的,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过程中,我们确实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其核心症结在于规划设计人才的匮乏,具体表现为:其一,项目资金体量有限,导致单个项目难以负担聘请高水平、专业化设计团队的费用,规划设计的深度和质量受限。其二,项目分布零散且周期短,难以支撑长期稳定聘用在地化、专职化的专业设计人才,人才留用机制脆弱。其三,基层干部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升,面对规划编制、方案审查、技术协调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时,存在知识储备不足、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其四,乡村整体发展环境吸引力不足,在职业发展空间、生活服务配套、薪资待遇等方面与城市存在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规划设计人才长期扎根基层。

二、提案办理意见与已开展工作成效

针对提案所反映的问题与建议,我中心正在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一套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和技术人才保障机制,力求多维度、多层次破解人才短板困境。现将主要工作及成效汇报如下:

(一)强化制度设计,推动资源整合优化

1.推行统一招标管理,提升资源使用效能

为有效解决基层项目分散、设计标准不一、服务质量参差以及可能导致的财政资金低效使用问题,县规划中心已依据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牵头启动全县规划设计服务单位统一招标工作,计划采取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勘察设计分类招标的方式,分别遴选综合实力强、信誉良好的规划设计单位各3家,签订勘察设计总体服务框架协议,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各乡镇根据年度建设计划和具体项目需求,在框架协议范围内与中标单位签订具体的勘察设计服务合同。此项机制旨在通过“统一归口、集中采购、标准管理、分项实施”,最大限度整合资源、规范服务标准、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健全规划审批机制,筑牢科学决策基础

为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规性及实施可行性,我县已建立并严格执行完善的规划审批流程,核心是实施“三审两会”制度:即由驻镇规划师进行技术预审,乡镇规划委员会组织初步审查,县规划中心进行专业复审,重大项目需经专家评审会论证,最终提交县级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这套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审批机制,为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的规划蓝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有效避免了规划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创新人才机制,夯实技术支撑根基

1.实施“驻镇规划师”全域覆盖,打通技术下沉“最后一公里”

为切实解决基层规划技术力量薄弱这一核心短板,我县于2022年率先创新推行“驻镇规划师”制度,并已实现全县23个乡镇(开发区)全覆盖(共派驻12名)。依据《金寨县驻镇规划师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金规委办〔20234号),明确要求驻镇规划师深度嵌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原则上每月在服务乡镇驻点工作时间不少于3天,全年累计不少于60天,服务期原则上不低于3年。他们被赋予规划编制“把关人”、项目决策“建议人”、村镇风貌“监管人”的重要职责,直接对接乡镇需求,参与乡镇规委会工作,对规划成果进行初步技术审查,在项目选址、方案设计、风貌管控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咨询和决策建议,并协助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该制度有效弥补了乡镇专业人才不足的缺陷,成为我县规划技术力量下沉基层的核心支撑。

2.深化“校县合作”模式,引入高端智力赋能示范

积极拓展外部智力资源渠道,与安徽建筑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该校已组建10个由资深教授、骨干教师和优秀研究生组成的专家团队,分别对口联系我县选定的10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这些团队深度参与示范村建设全过程,提供涵盖规划方案编制指导、技术方案优化提升、建设过程跟踪咨询等“全链条”式技术服务。这种“高校智力+地方实践”的合作模式,为我县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高水平精品示范村提供了强有力的高端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3.开设“乡村规划流动讲堂”,激活基层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驻镇规划师的“传帮带”作用,结合包保乡镇的实际需求,常态化开展“乡村规划流动讲堂”活动。截至目前,已在各乡镇累计举办乡村规划流动讲堂20期。讲堂内容聚焦规划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基础专业知识普及、优秀案例剖析、实操技能传授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本地案例,面向乡镇分管领导、业务经办人员、村“两委”干部等,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对规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划先行”理念),普及了规划知识,增强了其理解规划、参与规划、执行规划和监督规划实施的能力,为和美乡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基层认知土壤和人才储备基础。

(三)深化能力建设,提升专业素养水平

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基层干部规划建设能力提升,将其作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定期(每年至少两次)举办“强基赋能”训练营等专题培训班。培训对象覆盖全县各乡镇分管领导、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及业务骨干、村党组织书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以及相关县直部门的分管负责人及业务经办人员。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实践需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包括:国家和省市最新政策精神深度解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核心理念阐释、优秀案例的剖析与借鉴、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规划思路的创新探讨等。通过系统性、实战化的培训,旨在全面提升全县各级干部在和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综合业务素养、政策执行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金寨县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征程中,直面规划设计人才短缺等挑战,积极探索实践,已初步构建起一个以​“系统性规划管理制度框架(统一招标+三审两会制度)”为坚实底盘,以“多层次技术人才支撑体系(驻镇规划师全域覆盖 + 高校专家团队重点帮扶)”为核心引擎,以“常态化干部能力提升机制(强基赋能训练营 + 乡村流动讲堂)”为长效保障,并聚焦精品示范村打造形成引领辐射效应的特色化推进路径。通过整合项目资金资源、推动专业技术人才下沉服务、引入外部高端智力合作、系统化提升本土干部专业能力、严格规范规划建设管理流程等多措并举、协同发力,着力破解了基层规划技术力量薄弱、项目标准不一、专业能力不足等关键瓶颈问题,为扎实推进彰显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徽风皖韵浓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于确保已建立的各项机制能够高效运行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认真吸纳您的建议,持续改进工作,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全力破解人才瓶颈,奋力绘就金寨和美乡村的壮丽新画卷。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金寨县城乡规划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564-2716309        

                   

                              2025619

 

 

抄送: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委督查办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