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426003240421R/202301-00041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内容分类: 落实情况 发文日期: 2023-01-09 10:41:53
发布机构: 金寨县青山镇 生成日期: 2023-01-09 10:41:53
来源单位: 金寨县青山镇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金寨县青山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
文  号: 词:

金寨县青山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

2023-01-09 10:41 来源:金寨县青山镇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一、2022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镇2022年种植水稻107亩、产量55吨,玉米种植面积3653亩、产量2000吨,红薯种植面积1335亩、产量1350吨。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秋种工作部署,全面完成小麦1349亩、油菜1080亩耕种任务,2022年全年发放农业支持保护、稻谷等相关补贴资金107.19万元、补贴面积14512.28亩,一次性实际种粮补贴11.13万元,补贴面积3761亩。

(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进。茶产业:推进标准化茶园基地和清洁化加工厂建设2022年全镇6个村新辟茶园200亩、品种改良500亩目,提升茶园2000亩。投入520万元建成茅坪茶叶加工,完成抱儿山省级标准化茶园、汤店市级标准化茶园建设项厂建设、姜河白岭茶叶加工厂3000平方米,全镇茶叶产量1650吨(其中六安瓜片20吨、黄芽、毛峰、兰花等203.7吨,白茶4.5吨,黄金茶1.8吨,夏秋茶产量1420吨),产值8050万元;提升行业组织化水平。2022年6月成立青山镇茶业协会,改变了青山茶业行业组织松散,凝聚力差的局面,为提高全镇茶叶行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茶企增效、茶农增收提供了保障。加大主体扶持力度。为降低疫情对茶产业影响,帮助茶企走出困境,协调金融部门,担保发放茶叶振兴贷17户、650万元,开展“提高会员福利,助力茶产业发展”活动,对接22家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助我镇18家主体销售茶叶3150斤,通过实施收购脱贫户茶叶奖补项目,对林月家庭农场、汤店八岭茶叶专业合作社、金鑫茶厂等12家主体奖补4.19万元,夏秋茶生产奖补云谷、微瑞、露雨3家主体共108.6万元。菜产业:以打造“合肥、武汉、南京5000万人口生态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目标,大力支持樱草生态农产品公司发展高端有机蔬菜生产种植,投入385万元新建温室大棚40亩,通过“公司+大户+农户”经营模式,与“百果园”“绿篮子”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带动农户及大户种植有机蔬菜300亩,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养殖业:认真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积极宣传金寨县2022年特色产业链式发展项目奖励政策,鼓励养殖主体适度扩大生猪、土鸡养殖规模,着力抓好黑毛猪产业发展,打响“土门山”黑毛猪品牌,2022年实现出栏8200头,产值2460万元;土鸡40000只,产值400万元。蚕桑业:新建养蚕大棚3200㎡,小蚕共育室200㎡,新辟桑园50亩。全年春、夏、秋季共养蚕190张,产茧 1.42万斤,收入41.2万元,就地就近解决15人就业,人均增收8000余元。

(三)“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有效落实。科技强农,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级科技特派员作用,派驻抱儿云轩茶业公司匡大宇、同济生生物公司余茂耘等7名科技特派员到6个村,建立紧密利益共同体,突出“一村一技”科技扶贫,7名农技人员为35户科技示范户、35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提供技术服务,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樱草家庭农场水肥一体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实施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推广茶园和桑园间种、套种、轮作等绿色种养500亩。机械强农,加大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推广力度,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亚星农机合作社,示范推广适合我镇山区小型农业机械。2022年引进茶叶生产加工机械32台套,推广电动采茶机150台、小微除草机80台、旋耕机12台,发放农机补贴36.9万元,全镇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45%。加大农田耕地、农作物宜机化改造力度,支持新建汤店楼台茶园产业路2300米,服务茶园200亩。农民增收,完善联农带农利益机制,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22年培育农村产业带头人4名(其中乡镇级1名,村级3名),培育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新引进年产值超1000万元茶叶企业1家。加大“四带一自”推进力度,认定扶贫基地4个,引导39家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务工、入股方式联结带动747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收入563.18万元,发放奖补资金214.25万元。

(四)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施策。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农业。粪污利用:镇内马湾养殖家庭农场、德康养殖等企业畜禽粪污全部实行资源化处理利用。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6.5%,无环保投诉。“两个替代”:深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物理防控和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完成有机肥推广1500吨、粘虫板20万片、诱捕器1000个、小微除草机60台,化肥、农药使用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8%。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开展农业投入品管控行动,守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完成县农产品检测172个抽样任务,上传平台快检数据602条、合格率100%;新入驻国家、省级质量追溯平台企业12家,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征信系统企业20余家。“三品一标”认证:完成10家经营主体茶叶“三品一标”有机认证续认证,2家主体取得有机证书,认证茶园3800亩。

(五)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挖掘产业发展潜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农户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26户,审批农村宅基地7件,查处违法违规建房1起,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4754户18021人。我镇宅改档案资料规范完善得到市、县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部门充分认可,并作为我县宅改资料先进示范文本在全市推广交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重复消除351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按照“政府主导、村级主体、因村制宜、分村扶持”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集体“三资”权能,采取租赁、入股、参股农业经营主体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2022年争取上级衔接资金925万元,新建18030㎡生产经营用房及农业设施,全镇集体经济资产累计达到5205万元;2022年6个村集体经济收益236.12万元,其中汤店村收入69.84万元、尧塘村收入50.61万元,茅坪、抱儿山等4个村收益均达到20万元以上。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2022年全镇缴纳农业保险8.15元,参保主体及农户803户,承保茶叶4850亩、玉米1298亩、猕猴桃92亩、肉羊(能繁母羊)198只、育肥猪(能繁母猪)782头,因灾因病理赔30.59万元。

(八)河长制和水利工作扎实开展。

河长制工作:开展河道、堤岸常态化巡护,联合镇执法中队、自然中心对违法建房、非法采砂、非法捕捞、违法侵占水域岸线等涉河违法活动定期巡查65人次,镇级河长每月巡查1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查1次;拆除尧塘村李坪涉河违建高节竹制品加工厂房2000㎡;完成江焕恩对面砂石堆放场乱堆乱放整改任务;通过青山街道老城区污水处理站项目洪评报告。水利项目建设:投入260万元,加固西淠河(余店段)护岸320米,投入93万元实施尧塘村南山和汤店村土门供水保障工程新建30立方米清水池1座、慢滤池2座,集镇自来水集中供水管道向汤店楼台延伸2500米,有效解决3个村民组500名群众用水困难问题。防汛抗旱、安全饮水工作:制定了青山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青山镇防汛抗旱工作预案。针对预案,组织基干民兵、防汛队员开展演炼活动12场次;对村级防汛无线预警广播和防汛物资准备督查3次以上,加强隐患排查,做到有备无患。新建机井3口,发放抗旱机械设备13台,物资29万元。定期对全镇农村饮水进行消毒及水质化验,做好水源地保护,保障全镇安全饮水。 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加强对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和监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每月对镇内小水电站不定期巡查、检查2次以上,全镇6座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正常。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三农”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竞争力不强。全镇有茶叶、蔬菜、中药材、生态养殖、猕猴桃、蚕桑等产业品类多而散,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发展很难形成强大合力;农产品精深加工少、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销衔接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要素保障不够充分。用地限制多、审批难、时间长,产业发展受限;镇级财政困难,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难度大,难以保障产业发展。三是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紧缺。产业兴旺人才是支撑,我镇农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青黄不接,再加上人员调动,未能及时补员,造成人员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需要。加之,农村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青壮劳力外流趋势日趋严重,基层服务队伍亟待充实新生力量,乡村产业发展活力不足。

2023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升茶叶、蔬菜、黑毛猪养殖、中药材、蚕桑等特色农业产业链,深入推进抱儿山茶叶原产地保护,实现茶叶总产值破亿元。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好产品开发和产业链条延伸。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持续加大“抱儿山”茶区域公用品牌的营销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农产品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药销售、使用等违法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严厉打击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滥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开展统防统治和推广新型绿色防控技术,保护“两个替代”成果。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链式发展资金项目、“小田变大田”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生产加工及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全镇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四)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调度,切实抓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大宅基地综合整治、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探索盘活闲置农房新模式,鼓励村集体进行集中收储,统一开发经营。以项目为支撑,以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以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五)进一步做好农村水利工作。加强河道管理,落实河长责任。对青山镇所属河段进行专项巡查,对河道“四乱”及生态区域违法建设及时进行清理。加强对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和监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监督防汛抗旱工作应急措施落实,增大各村供水管理力度,开源节流确保最高效益,严格规范管理做到供水保障、供水安全。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