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各村、镇直单位及农户快速掌握延包试点核心要求,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现结合《青山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青办〔2025〕31号),从政策背景、核心要求、实施步骤、保障机制四方面进行解读。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指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金寨县委相关方案(金农工〔2025〕10号)制定。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严格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无地少地、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问题。
1年完成试点任务(2025年9月-2026年9月),不增加基层与农民负担。
1. 无地少地农户保障:优先用村集体机动地、开垦地、收回/交回承包地,解决二轮承包无地农户需求;同时通过集体收益分配、租金补贴、就业支持等方式,保障生活困难农户诉求。
2.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仅本组织成员享有承包权益,新增人口按章程确认;承包方全户消亡的,发包方依法收回土地;合户、分户仅限同一组织内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
3.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出嫁/离婚/丧偶妇女、赘婿的知情权、参与权,避免“两头空”“两头占”;进城落户农户无需退出承包权,鼓励其自愿有偿转让或退还承包地。
1. 承包地调整规则:原则上不调整,仅因自然灾害毁损等特殊情况、群众普遍要求调地的村组,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同意+镇政府+县农业农村部门批准”,可小范围调整。
2. 机动地与新增地管理:机动地面积不超过耕地总面积5%且不新增;开垦、复垦新增土地,优先保障无地少地农户,严禁强制留归集体经营。
3. 确权与流转要求:坚持“确权到户到地”,不强制“确权确股不确地”;流转土地需明确续租事宜,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1. 历史问题处置:妥善解决承包地暂缓确权、占承包地建房、退耕还林、权属纠纷等问题。
2. 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多元方式处理矛盾;发挥村级红色评议站作用,做好风险评估,杜绝群体性事件。
|
阶段名称 |
时间范围 |
关键任务 |
|
宣传发动阶段 |
2025年9月-10月 |
召开动员与培训会,发放政策明白纸,确保政策传至村、组、农户。 |
|
组织实施阶段 |
2025年11月-2026年6月 |
1.选举村/组延包工作小组;2.摸底核实承包人口、土地变化、历史纠纷等;3.制定组级延包方案(需公示15天+备案);4.开展土地测绘与信息调查;5.公示调查成果(≥15天),完成合同网签;6.完善证书(原证继续有效,不统一换发)与资料归档。 |
|
总结完善阶段 |
2026年7月-9月 |
开展“回头看”,排查问题、查缺补漏,总结试点经验。 |
• 成立镇延包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施海军、镇长黄文新任组长,副镇长余忠武任常务副组长,统筹全镇工作。
• 设立村级指导组,每个村由镇班子成员任组长(如尧塘村由黄晓军任组长),协调解决村级问题。
•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高强任主任,负责日常办公。
• 延包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 严格执行政策界限与操作程序,对问题按“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置”原则解决。
• 用广播、微信、公示栏等农户易懂的方式宣传政策,开展业务培训,确保执行人员懂政策、农户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