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梅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金寨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密依靠全镇人民,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实干担当,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聚焦强基础,战斗堡垒不断夯实。一是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断加强镇委党校建设,举办各类理论培训班12期,培训1400余人次,开展专题宣讲报告会3期,培训500余人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56名党组织书记上党纪专题党课,2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研讨交流,邮寄“流动书包”176份,为老弱病残党员送学上门500余次。二是党员管理规范有序。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8人,接收预备党员22人,转正党员46人;全年收缴党费258233.71元;指导成立非公党支部8个。三是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工作,新任股级干部14人、转任2人,优化各部门人员结构;持续抓好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调整村党组织书记3人、村(社区)“两委”班子27人。四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凝聚各方力量,统一战线取得成效;推进党管武装,41名新兵顺利入伍,超额完成全年征兵任务;创新开展基干民兵整组,1人获得六安市军分区表彰,5人获得县人武部表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化解网络舆情19件,全年无重大舆情发生;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累计开展警示教育24场次,860名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思想教育;全年办理案件21件,党内警告11人、党内严重警告7人、开除党籍7人、政务处分1人、诫勉问责5人,警示谈话710人次,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五是基层减负稳步推进。严格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全年发文数量下降33%,清理不规范挂牌354个,整合各类微信群37个,完善《梅山镇2024年度村(社区)目标综合管理考评方案》,实行年终总评。六是巡察整改扎实有力。截至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17个,基本完成问题整改18个,建章立制10项,整改完成率92.1%,未完成问题均在有序推进。
聚焦抓发展,经济活力持续释放。一是发展格局加速成型。精心谋划“一主两翼”产业格局,推动老城区EOD项目建设和东南片区文旅产业、西北片区农文旅融合产业接续布局、集群成势。全力服务保障老城区EOD项目建设,累计完成2570户36.26万平方米征迁工作。东南片区主推的三湾欢乐谷项目和西北片区以麦吉有田民宿为中心的精品示范村稳步推进。二是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牢牢把握镇域经济发展导向,加快招引建设一批牵引性、带动性、支撑性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开垦集团蔬菜基地项目和三湾乐泉纯净水厂建成投产,本源渔业项目厂房顺利开工,年产2000万套滤芯器项目、年产8000吨山泉水项目以及年产2Gwh高端锂电池和8Gwh固态电池项目成功签约;5亿元项目花间堂民宿村加快推进;10亿元项目三湾欢乐谷项目完成规划。全年实施项目96个,固定资产投资13.03亿元,同比增长12.33%,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三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330亩,水稻制种基地126亩,粮食总产12760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全镇现有蔬菜种植面积9800亩、果园3200亩、茶园13600亩、毛竹20000亩、油茶5000亩,总产值达4.62亿元。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新建庭院经济示范点县级2个、镇级4个。大力引育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规上企业1家,培育村级产业带头人3人,新认证绿色食品1家、有机产品2家。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投入资金1835万元,改造提升徐冲麦吉有田民宿及周边环境,配套建设灵芝种植基地、蔬菜基地冷链分拣中心和鱼菜共生项目。徐冲麦吉有田民宿4月份营业以来接待旅客3.2万人次,实现营收420万元。
聚焦促振兴,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一是脱贫成果有效巩固。聚焦“三保障一安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及网格化动态监测、精准帮扶等机制。全镇新识别监测对象31户103人,落实精准帮扶措施258条。引导脱贫户发展“两业”,兑现特色产业奖补资金1889户187.2万元,务工就业脱贫人口数达4762人,补助省外就业交通费494人24.74万元,发放小额信贷706万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项目+村集体+农户”利益共享机制,徐冲村加油站运营后,链接14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汪冲村毛竹加工厂项目建成后,带动周边7个村的群众发展毛竹种植,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元;本源渔业项目投产后,带动全镇7个村集体经济增收61万元;麦吉有田民宿及配套项目累计带动周边群众2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4000元。全镇4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其中徐冲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38万元。二是乡村容貌日换新颜。全面完成12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夯实徐冲小南京片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基础,整治提升小泗路、高铁沿线和开顺大市场等重要主干道路路域环境,新建1个省级中心村和15个县级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完成农户改厕400户,评选“美丽庭院”县级13户镇级65户。全面落实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和路长制,完成国土绿化项目人工造林68亩,综合抚育1398亩,退化林修复799亩,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项目人工造林163亩,退化林修复2330亩,改造和培育油茶低产林913亩,油茶造林138.1亩,义务植树15万株。省级绿美乡镇创建顺利通过验收。三是城乡品质持续提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成境内合武高铁梅山镇段线路土地征收17.97公里913.246亩,实施农村硬化路34.45公里,三湾、三合2座大桥,公厕3处,道路亮化工程486盏,城乡供水一体化、洼地治理等水利项目7个,改造老旧台区38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升级住宅小区品质,提高物业服务质效,搭建“梅山数字社窗”服务平台,动态更新8.11万户19.85万人城区居民信息,推动12个小区新增充电停车棚106处,85个地面共用充电桩完成申请安装审批工作,启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近600万元和小区紧急处置资金272万元,累计处置12个商住小区和11个安置小区2100余处安全隐患问题。持续建设“最干净城市”,建成最干净小区22个、最干净街巷9条、最干净村庄5个、最干净公厕14个。
聚焦惠民生,民生保障更有温度。一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主动加压扛责,清单闭环推进10件民生实事和《省委主要领导联系帮扶金寨县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分解事项落地见效。强化就业保障,大力实施“鸿雁回归”,动态更新劳动力数据80938人,三公里就业圈注册经营实体2090个,达成劳动意向协议2614人次。帮助农民工成功讨薪460万元。强化人才技能培训,2家军创企业在第四届全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市级优胜奖、县级优秀奖。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发放各类兜底保障资金4796.07万元。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开展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新建3个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9处卫生室站。优化养老服务,实施家庭养老床位50户,建成红石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累计完成24个村(社区)老年食堂和助餐点。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建2处美丽文化空间,开设非遗剪纸、非遗锣鼓和大别山民歌特色课堂,举办“老城记忆”摄影展和第二届达人秀活动,送戏下乡18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16场次,组织大别山民歌、六安篮茶制作技艺、金寨民间剪纸艺术和糍粑技艺制作4个项目参加安徽艺术学院校园文化节交流活动。全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参与群众达3万人次。三是全面筑牢安全底线。推进“党建+信访”深度融合,坚持“两级书记接访”,全年上级交办信访件同比减少23%,越级访同比减少89%。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373起,有效化解信访积案8件。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获评全市平安建设第1名、第2名。以“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2345+N”城市基层治理路径,完成14小区业委会成立(换届),新增15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切实解决居民各类诉求2300余个。红星社区第一党支部荣获市级“红旗党支部”,金江新城等10个小区党支部被评为市级示范小区党支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效应对洪涝等自然灾害,成功承办全县护林防火应急演练现场会。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守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与此同时,双拥共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统计等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聚焦强建设,政府效能不断攀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高质量办理行政执法案件57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5件、政协社情民意建议6件。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637条。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637条。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预算调减4.9%。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发现问题44个,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1.03余万元。
在工作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尚不充分,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弱项,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依然艰巨,基层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作风效能还需加强,等等。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以改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2025年工作打算
建设更高能级活力梅山。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紧盯上级政策导向、资金投向,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准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能落地、有前景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工作“提前量”换取更多“发展增量”。加快推进开顺本源渔业、梅山镇苏畈至油坊店乡西莲道路路面工程、清水年产8000吨山泉水、花间堂民宿村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前期工作,力促三湾欢乐谷、徽商之家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围绕“一主两翼”发展布局,坚持以链招商、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形成“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全力服务保障老城区EOD项目,大力招引一批康养项目落户老城区,把老城区打造成全国知名康养目的地。加强农文旅融合推介,着力做好小南京农旅融合示范区项目(一期)和大岩沟文旅综合体项目招商工作。三是全力做优营商环境。推深做实营商环境工作,实行“专班化”服务和“全链条”机制,加大土地、人才、用能等要素供给,服务保障好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干部包联机制,明确包保责任,常态开展入企走访和现场办公活动,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帮助解决企业诉求,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梅山的金字招牌。
建设更高标准美丽梅山。一是奋力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推动建设红岭公路西线始发地小南京徐冲片区精品示范村,以区域示范带动全域发展。长效化开展村庄清洁和“三大革命”行动,统筹农户改厕及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新建13个县级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新改厕200户。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开展文明评比、节日主题、送戏下乡等活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工作主旋律、地方好风俗,奏响美美与共的强大旋律。二是努力打造宜居环境。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设最干净城市。充分发挥物业提升专班高位高效协调作用,推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走深走实,开展小区房屋质量、配套设施、小区物业服务等问题整治,着力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获得感。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组织实施新河社区、南水村、徐冲村等农村道路建设项目以及三合村等危桥改造项目,积极争取农村电网改造提升项目,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小水库改造、史河金寨段水环境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力争创建幸福河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完成营造林年度任务,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森林防火、林地保护等工作,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三是做好“文旅+”文章。围绕“一主两翼”工作布局,依托特色产业基础和红色山水资源,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全面摸排镇域旅游资源,持续壮大特色产业,强力推动三湾欢乐谷、徽商之家民宿、花间堂民宿村和小南京农文旅融合示范区项目建设,支持徐冲村秋云·麦吉有田民宿周边环境打造,积极申报“皖美金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体育赛事游”等旅游业态,办好果蔬采摘节、越野自驾等文旅活动,打造文旅品牌。
建设更高质量幸福梅山。一是持续完善民生保障。大力实施“金凤还巢”“鸿雁回归”“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等工程,服务保障“社区快聘”等就业平台,强化人才技能培训,促进返乡能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创业。落实落细社会保险提档扩面征缴工作,推动实现全民参保、应保尽保。完善动态监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各项工作。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教育管理,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校园安全工程,营造良好的教育服务环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力争农村片区村级卫生室(站)建设规范达标。提高养老服务覆盖面,推动实施适老化改造,加强洪冲村、清水村敬老院托管运营监管,持续加大村(社区)老年食堂、老年服务站建设力度,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文体基础设施,组织文体赛事、农业采摘、民俗展演、非遗展示等活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三是强化社会治理。结合“多网合一”工作,健全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完善“城市小区综合治理”“一站三中心”“红色评议站”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上门走访、定期接访、带案下访、重点包保”制度,努力做到主动发现问题、马上解决问题,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推动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微杜渐抓好安全生产,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更高效能基层阵地。一是突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创新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专项行动,探索实施无职党员“亮身份、定岗位、展风采”先锋培树工程,切实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二是深化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更加完备的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社情民意建议。自觉公开政务信息,打造“阳光政务”。三是加强效能建设。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发扬“勇争第一,唯旗是夺”的进取精神,高质高效抓工作、促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想群众之未想所想将想,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理论训练和实践锻炼,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提升干部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履职能力,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四是坚持廉政建设。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变异问题,落实落细为基层减负具体举措。强化“以案为戒”警示教育,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把每一笔资金都花到刀刃上、用在紧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