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426003240288A/202302-00143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内容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 2023-02-22 11:24:55
发布机构: 金寨县南溪镇 生成日期: 2023-02-22 11:24:55
来源单位: 金寨县南溪镇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金寨县南溪镇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文  号: 词: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金寨县南溪镇202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2023-02-22 11:24 来源:金寨县南溪镇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攻坚之年,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不负重托,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努力在新阶段幸福南溪建设上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两环两湖两带”产业布局,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李集老街开发,全面深化南溪丝绸小镇暨乡村振兴衔接项目,按照“一乡一宿”原则,打造精品民宿,焕发全域旅游魅力,全力推动南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初步完成大王庙至李集老街的旅游线路及民宿开发;实现十个经济强村。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抓住“产业”这个关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茶叶、蚕桑、中药材三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打造大王庙——文昌宫——烈士陵园”精品旅游线路,激活产业融合新动力。

夯实“底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落实“四个不摘”,以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持续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的三类困难户,充分发挥村级网格员作用,定期筛查预警数据,建立应进则进的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抓好产业发展、稳岗就业、金融扶持、教育资助等到户政策,切实发挥好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振兴专员作用,将各项帮扶政策落到实处,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做强“里子”,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持续加强茶叶、蚕桑、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继续兼顾毛竹加工和养殖两个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围绕“两环两湖两带”产业布局,以丝绸小镇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向县级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做好“农旅融合二期”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快丝绸小镇配套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工业基地。

搭好“台子”,力促招商提质提效。聚焦招商项目质量,继续将招商引资纳入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实绩考核,动员乡村干部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强化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围绕产业延链补链,招好引新、招大引强,常态化实施“金凤还巢”工程,发挥好南溪镇商会的带动引领作用,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兴业。健全跟踪落实服务机制,做好“藤编加工基地项目”“田琦鞋业项目”项目跟踪服务。

二是聚焦“生态”这个重点,全力守护绿水青山。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细化制度建设,牵住“牛鼻子”。以“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为抓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在巡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好各级“三长”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生态管护监督中来,共同抓好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环境治理,形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

强化监督管理,用好“杀手锏”。用最严的标准、最严的执法、最严的处罚,坚持对破坏生态问题依法查处、铁腕整治。加强对执法人员培训,着力提高执法人员违法鉴别能力、案件处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执法人员战斗力。加大巡逻巡查,严格流程、严肃纪律,坚决对滥伐林木、偷盗砂石资源、违法占用耕地等行为说“不”,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深化改革创新,突破“老思维”。积极探索生态转化,建立生态资源清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能变现,通过“旅游+”模式,推动生态强地,促进生态惠民,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抓好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和包装工作,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乡村发展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通过特色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把“绿色”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突出“宜居”这个导向,全面整治人居环境。以“三大革命”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人居环境提质提效,精心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南溪。

打好“三大革命”攻坚战,让农村环境更“美”。将农村改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来抓,严把农村改厕选址、材料、队伍、技术、验收“五关”,确保农村改厕质量,预计完成300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让“小改厕”改出“大民生”。投资1800余万元,对集镇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提高集镇污水处理收集能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按照“镇级主抓、村级主责、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全民动员,全员参战,全线攻坚,全覆盖整治人居环境,建立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建好美丽宜居村庄,让群众生活更“佳”。加快推进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对标“十有十无”建设标准,按照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内容,争取项目资金,建设1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争取获得县“十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荣誉称号。

深耕厚植乡风文明,让社会风气更“正”。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巩固提升村级文化乐园,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推进文化惠民,提升服务效能。加强镇文化站和乡村文化队伍建设,深度挖掘地方文化,深入开展乡村“春晚”、送戏下乡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平台,加强“感党恩”宣传教育,管好用好振风超市,面向全体群众开展“红黑榜”评比,坚决刹住歪风邪气,全面树立文明新风。

四是拧紧“民生”这个根本,努力创造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高群众的获得感贯彻到政府工作始终,兑现政府对人民的承诺。

注重民生保障,让群众“暖心”。持续实施好“十大暖民心”行动,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养老保险等政策的审核审查,确保将困难的群众及时纳入,条件改善的群众及时清退,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做好关心关爱、慰问帮扶等工作。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自来水改造提升工程”进度,提高群众用水质量,保障饮水安全。

注重平安建设,让群众“安心”。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打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做好反诈骗APP安装工作。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利用各种时机开展有声有色的集中宣传活动,采用出动宣传车、设置咨询点、印发宣传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营造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推深做实“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让干部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找准问题根源,做到对症下药,切实提高信访工作的水平。

注重校园安全,让群众“放心”。协助桃岭实验学校扩建运动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南溪教育教学条件。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对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开展全覆盖风险排查,保证学校食堂采购的食用农产品源头可追溯,守护学校食品安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强化薄弱环节整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