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党建引领强认识,提高站位,基层党建更加扎实
培养扎实学风,强化理论武装。全年累计组织开展集中学习达106场次,参与专题研讨144人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上专题党课24场次,切实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保持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
创新宣传形式,党建深入人心。充分发挥镇委党校宣传主阵地作用,全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2场,培训党员群众达1600余人次。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平台,精心组建理论宣讲团,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开展专题巡回宣讲400余场,有效提升农村党员群众思想教育质量效果。
营造廉洁氛围,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2024年围绕干部考勤、会风会纪、信息宣传、作风效能等印发效能通报46期,通报184人次;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印发督查通报57期,通报193人次;约谈23人次,提醒谈话17人次,诫勉谈话3人次。不断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常说多看、入脑入心,全年镇党委书记开展集体警示教育谈话2次,组织各类廉政教育活动20余次,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43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达3000余人次。
(二)聚焦农业发展固根本,国之大者,严守底线更加坚定
耕地保护坚实有力。分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完成“三区三线”的划定和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明确保护范围、保护面积、保护责任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保护标识牌。2024年度上半年,县政府下达我镇“耕地恢复”任务700亩,截止七月底,我镇共实施的耕地恢复项目1473.0亩,超额完成任务。2024年度下半年,县政府下达我镇“永农与一般耕地恢复”任务2823.41亩,截至2025年1月9日,我镇已完成2752.62亩。
粮食生产稳固保障。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春季水稻种植面积6256.97亩、秋种小麦4872.01亩、油菜3713.41亩,做到抛荒地整治全面完成、大冲大畈全部种满种足。鼓励大户购置农机,新增插秧机2台,遴选出五家社会化服务主体全面推广机械化耕作,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全面推进机械化统防统治,确保了小麦、油菜丰产丰收。扎实开展补贴工作,核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26399.37亩,发放补贴231.918万元;核实稻谷补贴面积6256.97亩,兑现奖补69.64万元,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特色产业成绩斐然。大力发展蚕桑特色产业,引入“强桑一号”桑树提升桑园亩均产量,发展规模化养蚕,提升质效做大产量。2024年全镇新发展桑园900亩,共建成桑园6000亩,建设蚕桑大棚54000平方米、小蚕共育室3000平方米、简易房1200平方米,年养蚕突破3600张,年产鲜茧153吨,实现一产稳定增收1000余万元。
(三)聚焦项目建设提质量,保驾护航,经济发展更加稳健
积极招商引资,产业引得来。强化以商招商,保持与商会、在外知名人士的密切联系,对发现的有价值的招商线索,积极奔赴目的地联系考察,以亲和力增强外来投资者的信心。通过“走出去”学习取经,“引进来”学以致用的方式,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挖掘意向性投资企业,第一时间向所属招商引资第一纵队办公室报备意向投资企业信息,通过不断跟踪对接,确保招商引资协议成功签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严格过程把关,项目落得稳。2024年我镇共投资10265.76万元,已完成投资6129.95万元。组织招标、发包项目共56个,分别采用委托组织公开招标、委托组织竞争性磋商(询价)发包、自行组织竞争性谈判(询价)发包等方式进行招标(发包)。目前在建项目5个,完工项目51个,其中已完成验收49个,已完成决算审计项目44个。我镇持续规范建设项目实施行为,严格落实招投标法律法规,为全镇建设项目实施与管理明确了制度规范,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对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做到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强化组织纪律,强化工作奖惩。所有镇自行组织发包项目均按照要求严格规范操作发包,并不断创新监督管理方式,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留得住。做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推行“信易贷”,为中小型企业办理贷款提供方便。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密切联系镇内制药、服装加工、建材、农业养殖等企业,坚持每月走访一次,了解企业所思所想,对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聚焦和美乡村亮底色,倾心打造,乡村振兴更加有力
全天候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丁埠和美乡村建设初期纠纷多、进度慢、质量差。为扭转局面,南溪镇深入剖析李集老街问题根源,抽调45名业务骨干,全天候在村在户协调矛盾、监督用工,进行农房屋顶及外立面改造提升62户,铺设人行道1560米,新建矮墙、花池、柴禾棚,整治房前屋后及周边环境,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桑园10余处,用一个月时间让李集老街“旧貌”换“新颜”。
全时段路域整治焕新升级。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游玩体验,南溪镇自丁埠高速下道口沿S331一线集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多班组分段同步施工,把握道路拓宽这一核心关键,有力保障群众出行通畅,同时结合裸露地整治、古树自然景观等实施绿化节点建设打造景观7处,精心妆点、悉心扮靓南溪沿路风景,持续提升乡村颜值,加深了广大游客对南溪的初印象。
全区域文旅融合创塑标杆。以丁埠村为打造核心,全域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先后打造青年旅社、林下步道、龙井沟步道栈道、马丁公路越野线等休闲娱乐去处,并规划设计蚕芯居主题民宿、夏清·沧海桑田民宿续建等项目,扩充住宿承载与体验维度,目前2025年规划已完成。同时以点带面,把镇域串起来,对集镇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拆除滨河路沿线27户破旧房屋,实施人工湖改造,改善区域整体风貌,为后续旅游开发拓展空间,带动全镇文旅融合发展。
(五)聚焦基层治理稳基础,平安有序,社会稳定更加长远
生产生活保障安全。结合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月、消防月等活动,集中开展了电动车消防安全、燃气安全、防溺水安全、畅通生命通道、冬季取暖安全等主题宣传活动5次,集中组织观看警示片2场,累计发放宣传单15000余份,张贴横幅50余幅、海报50张。对和襄高速、合武高铁等重点工程项目民工宿舍和校园周边出租自建房、部分经营自建房等领域进行安全排查,累计排查49处,督促整改隐患61条;在镇主要街道、路口安装或更新升级高清摄像头26个,组建治安巡逻队;加大对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54起,其中立案处理41起,处理行政案件89起。
抢险救灾快速响应。制定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开展综合性应急演练及各类专项演练10余次,有效提升应急队伍抢险救灾能力本领。2024年初完成了辖区在册的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汛前排查,加强监测,认真做好监测记录,遇紧急情况及时疏散群众并上报。及时核灾报灾并组织灾后抢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水毁路段进行修复,累计投入资金284.31万元。
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强化、推动辖区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落实矛盾纠纷排查登记制度,根据纠纷类型、难易程度、复杂状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全年开展“警民联调”145件、“诉调对接”27起、“访调对接”15起、多部门联调155起,成功化解16起疑难复杂信访积案。镇政府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各村(社区)配备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聘用32名红色评议员,全年调解各类纠纷616件。强化信访工作,落实源头调处,全年镇班子成员接访、下访各级信访事项155批164人次,化解152批160人次、处理书记信箱40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553件。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狠抓不松、久抓不放,聚更强动能,助力党建工作展现新气象。
理论学习再强化。常态化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学用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大力推进镇委党校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各类党课培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立足本镇资源,不断壮大“基层宣讲队”,将土专家、老党员纳入其中,结合农村党员喜闻乐见的内容,在村组一线、田间地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理论精髓”融入“乡村土话”。
主体责任再压实。牢固树立“把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始终将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定期开展村书记“擂台比武”,让村书记在台上“比理论”“亮实绩”“谋发展”。以上率下推动解决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打好督查、述职、考核“组合拳”,确保各项党建工作任务落地生效。
从严治党再深入。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把永葆政治本色要求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踩纪律红线,坚守法律底线,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管就是厚爱,始终把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严以用权、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精准施策、提质增效,汇更全措施,助力农业发展探索新路径。
粮食生产安全再强保障。一是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种植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灌溉和排水系统畅通,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规模化产业化再添思路。一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下大气力改革或探索资产收益分红项目管理模式,完结破产或濒临破产收益项目申报、审批,因地制宜调整分红比例,实现管理者和经营者轻装上阵、互惠双赢。二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小农户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提高其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特色产业升级再加力度。一是加强特色蚕桑基地建设,扩大种养植规模。争取高产标准化桑园建设项目,积极推进科学养蚕,提高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提升养蚕效益,实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二是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积极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加入金寨县区域品牌,提高南溪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马不停蹄、扎实向前,迈更稳步伐,助力项目建设踏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全线发力。时刻牢记项目盯不紧就会“溜掉”,项目跟不紧就会“跑掉”,更加主动出击抓资源,充分发挥南溪镇在外企业人士人脉广、联系密的优势,积极主动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电话联系、登门拜访、朋友介绍、亲属引荐、同学牵线、老乡搭桥等多种形式,做好招商信息收集工作。
项目开展全速推进。一是合理规划前期工作,弄清工程量清单、提高设计精准度、调解纠纷到位、排除天气隐患,确保工程于工期内按质按量安全顺利完工。二是加强项目完工后验收决算审计管理,抓准时间点,确保验收及时、决算审计及时、报账及时、项目档案归档及时。三是提前规划好污水管网改造项目(续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金寨县中医医院南溪分院医技综合楼及养老中心项目等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以诚相待,做好落地服务,对过去已落地的企业进行梳理和跟踪服务,时刻关注南溪丝绸、藤编、服装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及时做好沟通交流,想企业所需,解企业所忧,切实解决好企业用人及融资贷款等发展需求,助力全镇营商环境向好发展。
(四)发展有力、成效渐显,推更优服务,助力和美乡村焕发新活力。
深度谋划任务清单。根据当前情况对项目规划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围绕民宿周边集中开展建设,以“满足游客停留两天的游玩需求”为打造目标。不断细化优化规划内容,确保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致力于将丁埠村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村,持续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并借此促进全镇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管护机制。总结梳理近年来村庄建设经验,对标新修订的验收机制和办法,盘点村庄建管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现有新时代文明评比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引导村民热爱家土、建设家乡、管护家园,力争逐步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目标。
持续加强风貌管控。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村庄风貌保护的意识。通过举办活动、发放资料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村庄风貌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引导村民自觉遵守风貌管控规定,积极参与到村庄风貌保护工作中来、参与到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中来。
始终注重运营管理。在项目规划初期便寻觅经营主体采用(O+EPC)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确保从项目设计阶段开始,运营需求就得以充分考量。加强对运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以优质的运营服务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和口碑传播,为精品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稳字当头、长治久安,谋更早部署,助力基层治理树立新风尚。
严格把关,生产生活更安全。深化推进狠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排查治理上报辖区各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持续深入开展消防“除患攻坚”,紧盯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不断加强校园周边群租房消防安全整治,常态化落实校外租房安全班主任责任制,坚持每季度组织走访排查整治。
提早预警,抢险救灾更到位。进一步强化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理顺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加强队伍素质培养,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好汛期“三查”工作,加强汛期值班值守,根据我镇灾害特点和人口、地理情况,重点对防汛应急救援物资进行统计和补充,以村为单位备足备齐,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峰值需求,积极争取对地灾点的治理,确保平稳度过汛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细致排查,矛盾化解更有效。坚持对全镇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及时将问题登记成册,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始终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进行调处,坚决杜绝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不断健全人民调解工作责任制,使各种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