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42600324035XX/202409-00034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内容分类: 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发文日期: 2024-09-06 21:43:47
发布机构: 金寨县古碑镇 生成日期: 2024-09-06 21:43:47
来源单位: 金寨县古碑镇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金寨县2024年9月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及对策建议
文  号: 词:

【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金寨县2024年9月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及对策建议

2024-09-06 21:43 来源:金寨县古碑镇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一、近期概况

20248月份金寨县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传染病病例373例,较上月(443例)下降15.80%。

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对策建议

(一)特别关注事件

无。

(二)重点关注事件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保持手卫生,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或者密闭的公共场所,降低流感暴露风险,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3)增强体质与膳食平衡。保持科学饮食起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幼儿2-6岁为高峰,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强。水痘发疹历经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演变过程,病人可同时表现以上特征,脱痂后不留痕迹,若挠抓继发感染可留凹痕,此为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健康提示:

(1)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平时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水痘高发时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2)定时开窗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3)注意消毒隔离。一旦发现水痘,须马上隔离,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为干痂。在此期间,患者的衣物、被褥、洗漱用品等都要实施暴晒或煮沸等消毒处理。接触患者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及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前后要洗手,所有治疗用品要做到“一用一消毒”。

(4)接种水痘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不仅可以高效预防水痘的发生,还能减少重症及并发症的风险。

3.新冠病毒感染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自6月底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呈现回升态势。本轮流行的病毒感染后症状与之前的新冠病毒毒株相同,病毒毒力和致死率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等。9月开学在即,学生集中返校,易感人群大量聚集,易造成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

健康提示:

(1)加强个人防护。建议佩戴口罩或者保持社交距离,减少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

(2)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合理用药。

(3)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抵御病毒的侵袭。

4.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俗称“肺痨”。痰里带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部分患者会伴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症状。学校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结核病,很容易造成校园内的传播流行,要警惕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健康提示:

(1)做好入学健康体检,根据检查规范接受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将传染源拒之校外。

(2)接受健康教育,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对结核病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保持学校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到环境卫生清洁。

(4)落实好晨午检及因病缺勤追踪。了解学生是否有咳嗽、咳痰、咳血或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做好结核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5.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该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健康提示:

(1)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培养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或触摸公共物品后勤洗手。

(2)勤消毒。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定期清洁家居环境。

(3)勤通风。尽量不要带儿童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室内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打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