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18日在双河镇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镇 长 蔡先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双河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高标进位,自我加压,发展成效红红火火
2015年,是双河发展史上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牢牢把握跨越崛起、富民强镇主题,以“四镇同创”为目标,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群,不畏艰难,埋头苦干,保持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森林城镇、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市卫生镇等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点镇建设先进乡镇、平安乡镇,连续两年荣获全县年度综合考评优秀等次。我镇大畈村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双河村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美丽乡村示范点,双河村、黄龙村、鹤塘村、街道4村被授予市级生态村,为“十三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绿色发展快速推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旅游资源整合,红色、绿色、宗色旅游有机结合,形成镇域旅游链条,融入全县大旅游发展格局。提升将军故里红色品牌,建设烈士纪念园、学智书宛,整修学智故居、将军广场;加大悬剑山保护力度,加强宣传推介,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以双河道观为核心的宗教旅游,形成楼堂阁榭与千年古宅交相辉映。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全年造林981亩,完成任务109%,毛竹造林460亩,完成任务115%,加大林政资源管理,严厉打击乱砍乱伐行为,保持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扎实开展森林城镇及森林村庄创建,投入160多万元对中心集镇、美丽乡村进行绿化提升,成效明显,双河村被命名为市级森林村庄。深入实施桂花工程、映山红工程,栽植桂花5000余株,映山红200余株,绿化、维护绿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栽植行道树4000余棵,实施集镇周边山场绿化500余亩,集镇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一年来,镇域面貌显著变化。按照“以镇带村、以村带点、以点带面”的发展原则,以梅南路、金桃路、鹤九路为主线,以双河、黄龙河、九房河为主流,以悬剑山、学智故居为主景,以集镇规划区为主体,构建美丽双河发展新平台。全年争取水利、农业、交通、后扶、财政等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了以双河村为主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新修了河东、大桥、黄龙等7个村水泥路20多公里,建设了双河村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完成了小农水“5588”工程。开展镇容村貌整治,对沿街商铺实行“门前三包”,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垃圾压缩站、集镇道路黑色化、河道景观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厕3座,涂白5.5万平方米,依法查处占道经营户2家,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投入80多万元新建整修农贸市场,镇村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一年来,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办事服务流程,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申报小额担保创业贷款150笔、1740万元,占任务的156.8%,为1家劳动密集型企业、18个农村专业合作社、151名个体工商户解决了创业资金难题。深化社会保障和治理体制改革,继续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创新扶贫项目建设管理、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创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22家。争创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县级示范社2家 、县级家庭农场1家。推进土地流转,新增流转面积3812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创福公司管理,集体安装村级光伏电站,在全县率先并网发电。
一年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实施精准脱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363户、1053人。加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基金征缴力度,全年完成参续保人数15710人,完成率达98%以上。发放60周岁以上养老待遇人员3955人,发放率100%。用足用活互助发展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全镇互助资金达165万余元,贫困户入社率达26%。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奉献爱心,全年捐款16450元。涉农资金全面实行“一卡通”发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祥和稳定。
一年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敬老院配套工程。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投入30万元新增20张床位,配套建设围墙、猪圈、菜地等基础设施,将五保老人免费医疗全部纳入新农合医保范围,妥善解决五保对象的就医问题。实施安居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公租房建设,水电配备齐全,绿化管理到位,顺利实现搬迁。大力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架设光纤12500米,村室4个,终端60只,大喇叭120只,在全县率先完成“远教+广播”站点建设任务。加大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力度,突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依法查处“两非”案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社会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力度,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推动军民互动融合,做好人民武装工作,全县人民武装规范化现场会在我镇召开,积极开展双拥创建活动,被评为双拥先进单位。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老龄委、老教委等群团组织作用,统筹做好相关工作。
一年来,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着力打造透明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在干部队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广大镇村干部克服困难,一人多岗,夙夜在公,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展示了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关注舆情,认真及时处置群众来信来访,维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共排查、处置普通民事纠纷、信访隐患和不稳定因素55起,调处55起,成功化解53起,化解率达96.37%。加强效能建设,健全工作落实机制,严格施行效能考核,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践行“三严三实”,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好县委巡查整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主动纠错,决不护短。各级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密结合双河实际,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民福祉、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的有效监督,归功于全镇上下的风雨同舟,也凝聚着各位代表和广大干群的汗水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双河镇人民政府,向为双河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双河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综合实力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经济结构调整不快,缺乏支柱产业,自身发展乏力,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收支矛盾突出,建设任务繁重,政府债务沉重;干部对改革发展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效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强度推动双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发展势头强强劲劲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力攻坚,决战决胜。
第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创新发展。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发挥双河中心集镇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集镇绿化亮化、管网配套、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安全饮水等市政建设,争取新建1个污水处理站,规范垃圾中转站运营,推进全镇垃圾统一转运、集中处理。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契机,扎实推进双河村、大畈村、黄龙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完成鹤塘村县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争取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治理、“三线三边”整治。支持河西村、双河村、河东村和黄龙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融入中心集镇发展,进一步扩大集镇规模。加大11个村的中心村居民点建设投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突出产业发展重点,以双河村猕猴桃、大畈村高山米、皮坊村生姜为重点,加大土地流转,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培育现代农业专业村。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加强沿河沿路、集镇周边、美丽乡村等绿化提升,加强矿山开采、河道管理,加快石材园区建设步伐,规范石材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石材产业。
第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推动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统筹推进教育事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8%、10%以上。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以上,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整合妇幼保健、计生服务机构,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提高生育服务水平。开发利用双河红色文化资源,新建1个农民文化乐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规定,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支持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统筹抓好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
第三,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巩固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四镇同创”(省级园林城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村镇、省级美丽乡镇),着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乡村工程,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双河。实施悬剑山景区道路工程建设,开展“旅游公厕革命”行动,建设3个标准化的旅游公厕,确保悬剑山、烈士纪念园成功争创3A景区,提升农家小院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行为,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第四,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充分发挥双河人杰地灵、历史厚重的人文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外联络,加大对外联系,不断扩大双河对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加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在更广区域和领域集聚外部先进要素资源,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县“十三五”规划,围绕旅游养老、生态保护、基础建设等领域,谋划争取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确保争取更多更大的份额。
第五,充分发挥人本优势,推动共享发展。加速脱贫进程。统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脱贫搬迁、移民搬迁等优惠政策,以大畈、黄龙2个重点贫困村主战场,推进率先脱贫,强化精准推动,全面脱贫攻坚战。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强化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对今年计划脱贫的223户、801人,坚持因户施策,逐户落实帮扶措施,每个村都要建立脱贫时间表、作战图,实行挂图作业、跟踪督办。重点实施好第一批异地脱贫移民搬迁和移民避险解困124户、304人搬迁工程,打好脱贫第一枪。严格落实脱贫帮扶责任制,确保每个村都有镇直单位联系,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有效推进。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精心组织实施34项省、市定民生工程,认真落实4项县定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满意度。加大五险基金征缴力度,推动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实现金融社保卡全覆盖。加大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强化政府兜底,促进就业创业,认真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优抚安置、重残救助、医疗救助等工作。
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发展环境健健康康
神圣的使命,考验着我们的担当;艰巨的任务,检验着我们的水平。我们必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政府执行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公信力。
一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确保决策科学、程序规范、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切实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率。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二要加快创新政府建设。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效能。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收费清单制度建设,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运用开放思维、底线思维,着力破解融资、供地、用工等难题,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三要加快廉洁政府建设。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风。
四要加快服务政府建设。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我们要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加快发展的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责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敢抓敢管、善抓善管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弘扬正气,对庸政懒政、慢政怠政的干部要坚决处理、打击邪气,切实推动政府敢于作为、勇于担当。
各位代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让我们在双河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群,上下同心,艰苦创业,为实现我们既定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