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双河镇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号: 11341426003240317M/202404-00034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内容分类: 应急预案 发文日期: 2024-04-01 08:28:37
发布机构: 金寨县双河镇 生成日期: 2024-04-01 08:28:37
来源单位: 金寨县双河镇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地质灾害】金寨县双河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2024年3月修订)
文  号: 词:

【地质灾害】金寨县双河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2024年3月修订)

2024-04-01 08:28 来源:金寨县双河镇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双河镇2024年山洪灾害

 

 

 

 

20243


  

 

1  预案编制依据

2  基本情况

3  组织体系

3.1  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

3.2  职责和分工

4  监测预警

4.1  临界雨量的确定

4.2  实时监测

4.3  预报预警

5  人员转移

5.1  转移安置

5.2  转移安置纪律

6  抢险救灾

6.1  抢险救灾准备

6.2  抢险救灾

7  保障措施

7.1  汛前检查

7.2  宣传教育及演练

7.3  纪律

7.4  防汛值班制度

8  附表和附图

 


1  预案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项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国家法律法规。

2  基本情况

双河镇位于金寨县西北部,梅山水库上游,镇政府距离县城35公里,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23.45亩,其中水田10386.45亩,旱地1537亩。全镇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2.54万人。我镇境内先后修建了四座小(二)型水库:四顶山水库、韩湾水库、关门口水库、王湾水库,总库容51.79万方。口大山塘:大塘埂大山塘、中湾大山塘、吴湾大山塘、塘湾大山塘。

3  组织体系 

3.1  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

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由党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人大主席任副政委,党委、政府副职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信息监测、调度指挥、人员转移、后勤保障4个工作组和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25人)。镇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书记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所。同时,各村成立以精干民兵为主体的1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5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镇、县防汛办备查。

3.2  职责和分工

双河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双河镇各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所负责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1)明确工作职责

信息监测组:负责辖区雨量、水位、工程险情等监测,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村监测预警员应及时获取监测、预警信息,按规定发布预警信号。

调度指挥组:负责水利工程的应急调度,抢险人员和物资、车辆等的调配,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人员转移组:根据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组织危险区所有人员,按照预定路线转移至安全地点,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后勤保障组:提供交通、电力、通信等保障,确保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医疗。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有序开展抢险救援。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2)明确各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人及联系方式

双河镇人民政府每年汛前以文件形式,明确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和应急抢险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4  监测预警

4.1  临界雨量的确定

考虑到金寨县即将建设山洪监测预警系统,为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按照初步设计规划,参照双河镇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降雨情况,根据当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双河镇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不同预警级别标准下的各时段的临界雨量值见下表。

4-1            预警标准及降雨量划分表

警报等级

临界降雨量(mm)

1小时

3小时

24小时

准备转移

45∽60

60∽100

100∽150

立即转移

≥60

≥100

≥150

4.2  实时监测

根据《金寨县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设计报告》布设相关测报设施并配合做好监测工作。

4.3  预报预警

1)预报内容

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

2)预警内容

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3)预警启用时机

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预警发布及程序

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按照县→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5)预警方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报警信号(如高音喇叭、报警器、铜锣、口哨等);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6)预警信息处理办法

镇防汛指挥部:在收到防汛办的预报预警信息后,准备转移:将信息通知至镇防指全体成员和村防御工作组,镇党委书记、镇防指指挥长上岗指挥;镇防指加强值班,信息监测组密切掌握情况,其他各应急组进入村组,做好人员转移等一切准备工作。立即转移:将信息通知到村、组、农户启动预案各责任人到岗到位,深入到各村组,做好群众转移安置,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信息中断后,镇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自行启动预案,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并设法与防汛指挥部取得联系。与村组信息中断后,各责任人直接下到村、组,组织指挥躲灾、避灾、救灾。

村防御指挥所:在收到县、镇防汛办信息后,准备转移:将信息及时通知至村主要干部。村防御工作组指导员、组长及各成员上岗指挥;巡查信息员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加强巡查和信息联系;其他各应急队人员进岗待命做好人员转移等各项准备工作。立即转移:将信息及时通知到所有村干部、各应急抢险队和危险区、警戒区内各农户启动预案各责任人到岗到位,各应急队投入抢险救灾,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与县、镇信息中断后,各村自动启动预案各责任人到岗到位,各应急队投入抢险救灾,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5  人员转移

5.1  转移安置

1)确定风险图中危险区内的居民为需要转移的人员。

2)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

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基本在本村范围内转移。其重点工程:韩湾水库下百冲组居民,在水库发生危险情况下向村部广场安置房转移。四顶山水库下游幸福、粉坊组居民,在水库发生危险情况下向下畈小学转移。关门口水库在发生危险情况下,其下游九龙村关门口组居民向九龙村小学转移,桃岭村河东组、河西及百花小街居民就近向通村水泥路转移。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

4)制作山洪灾害防御警示牌

在危险区重要位置设置警示牌,标明转移对象、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5)安置方式

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分散两种安置方式,控制在本村范围内,以利于安置人员正常生活和便于指挥。集中安置是指安置在村部或学校,分散安置是采取一对一的安置,每一农户安置户不超过二户。

6)非常情况下应急措施

当交通、通讯、电力中断时,启用应急预案,以村组为单位,根据简易观测设备雨量值和水位情况,预警员鸣锣示警,党员干部奔走相告,附近农户相互转告紧急转移到安置点。

(7)转移人员返还

     灾后组织相关人员对受灾房屋、周边环境状况等进行查看,确认安全后,组织转移人员有序返还。

5.2  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对于特殊人群的转移安置必须采取专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

6  抢险救灾

6.1  抢险救灾准备

1)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3)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等。

6.2  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7  保障措施

7.1  汛前检查

汛前,镇防指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7.2  宣传教育及演练

1)宣传

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栏、标语、宣传册、挂图等多种形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尤其要加强对紧急转移信号路线有关注意事项的宣传,增强群众主动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

将转移路线、避险地点、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有关信息制作明白卡,发放到山洪灾害危险区所有住户,制作警示牌或标识牌,标明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安放与醒目位置。

对全镇的山洪灾害指挥系统人员、责任人、监测人员和预警人员进行山洪灾害专业知识培训,明确各自职责,时刻准备打大仗,打苦仗。

2)实战演练

以村为单位对全镇11个村相关区域群众进行实战演练,使每位群众清楚自己的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即使在电力、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不乱阵脚,安全转移。

7.3  纪律

为及时、有效地实施预案,特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汛期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各级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纪律:

1)镇防指实行24小时值班(51日至930日),确保通讯畅通。

2)积极主动抓好情况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

3)重要情况及时逐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4)暴雨天气,镇主要领导、驻村干部和村指挥所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

5)全镇编制落实水库山塘防汛预案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6)严格执行病险水库山塘控制蓄水,一天一巡坝,大雨暴雨天气24小时巡坝制度。

7)暴雨天气,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

8)山洪灾害重点防范村组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水库山塘防汛和山洪灾害避灾演练。

9)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做到进村、入户、到人。

10)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7.4  防汛值班制度

1)汛期(51日至930日),镇防汛办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主要领导要亲自值班。

3)积极主动抓好情况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

4)重要情况及时逐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5)凡上级领导和防指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镇防办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6)按要求认真完成好各项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双河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委:赵  

长:  

委:段从付

指挥:             黄世畅(常务)

       卢兴盟        

汪斌鑫          罗先喜  李玉锋

    :     李元奎  段大勇        

   孙耀胜      黄遵辉    

冯纪松  高维亮  刘天灵  郭道    

   洪理政  叶茂胜  杨明月    

王宏燃  付贤锋

调度指挥      段从付       

    室:         冯纪松 付贤锋

⑶信息监测组:      卢兴盟 李元奎 段大勇

人员转移组:        罗先喜   

高维亮 刘天灵 孙耀胜 各驻村镇干、

村干及村突击队全体成员

后勤保障组:汪斌鑫    李玉锋     

   王宏燃  郭道喜  洪理政 叶茂胜 

杨明月 

急抢险:詹    黄世畅  李元奎  段大勇    

       黄遵辉  冯纪松

各驻村镇干、村干及突击队全体成员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