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纽带。近年来,双河镇紧扣群众需求,全方位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走深走实,形成了制度完善、服务精准、覆盖广泛”的政务公开新格局,切实将政务公开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效能。
筑牢“四梁八柱”,构建规范高效的政务公开体系。双河镇始终将机制建设作为政务公开的“压舱石”,通过完善责任、审核、监督机制,确保公开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构建“镇—村—组”三级责任体系,11个村均配备专职信息员,明确各部门信息报送内容、时限及质量标准。二是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建立“经办人初核—部门负责人复核—分管领导终审”三级把关体系,对惠民资金、项目建设等敏感信息进行重点筛查。纠正数据错误、表述不规范等问题20余处,清理失效文件100余条,保障公开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深耕“民生沃土”,聚焦群众关切深化公开实效。双河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推动政务公开从“被动发布”向“主动服务”转变。一是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6大领域,公开资金使用、宅基地审批等信息100余条;定期公示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名单,实现“政策依据—申请流程—发放结果”全链条公开。二是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策咨询窗口”,架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三是对照省、市政务公开测评指标,建立“季度自查——第三方评估”立体检视体系,自查发现栏目更新不及时、解读形式单一等问题30余项,全部整改到位,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畅通“信息动脉”,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矩阵。双河镇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拓展政务公开渠道,让群众“看得见、查得到、用得好”。运营“大美双河”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300余条,为群众提供 “指尖上的便捷服务;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务公开专区,配备查询一体机、自助打印机等设备,在11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村务公开栏,收集群众诉求,将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下一步,双河镇将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优化机制、聚焦重点、创新载体,让政务公开成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支撑,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加强劲的“阳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