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7月20日在汤家汇镇第二十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镇长 熊德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省委“一改两为”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
(一)围绕擂台比武,践行真抓实干。一是“项目工作”抓进度、抓落地。上半年,共投资3680万元发包项目33个。先后组织实施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集镇和银山畈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泗银路裁弯取直除险项目、金刚台宾馆及笔架山“冬晓·梦笔生花”和老政府后院“夏清·溪山红语”民宿项目、文保单位修缮项目、金刚台登山步道和妇女排广场护坡项目、苏维埃微型产业集聚区提升项目、亿牛有机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及泗道河和斗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山核桃发展等项目,全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招商引资”抓资源、抓配套。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三三制”工作要求,围绕红色旅游配套产业,每月定期外出招商。上半年,已完成签约项目6个,其中与六安震威标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普思民宿和漂流投资协议,预计投资1.5亿元,已完成土地供应,即将动工建设。三是“为企优环境”抓走访、抓纾困。上半年,党政班子成员对全镇29家企业共开展6轮遍访工作,收办企业诉求12个,帮助20余家企业申请300万元低息贷款。四是“农业产业发展”抓安全、抓产业。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统筹调配农机抓好春管春种、夏收夏种,实现4482亩小麦的颗粒归仓,全面完成2.24万亩水稻生产任务,完成机插秧9806亩;落实粮食生产支持保护政策,申报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2.35万亩,发放补贴18.25万元;为全镇1711户脱贫户申报特色种养业奖补,预计特色种养业经营性收入3513万元;深入谋划实施金刚台等5个村庭院经济建设,重点培育中药材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五是“平安乡镇”抓稳控、抓和谐。严格实行信访联系包保责任,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实行首访负责制和清单闭环式管理。上半年,共接待群众到镇来访66批86人次,到县级以上来访17批25人次;收办市长热线165条,其他渠道反馈90条,全镇信访工作呈平稳可控态势。六是“为民办实事”抓惠民、抓实效。完成1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和123户改厕建设任务,共清理生活垃圾980吨,清除乱搭乱建226处,更新废旧广告牌435处;完成540亩新增耕地和旱改水项目的耕种及外业举证工作,完成63.5亩的增减挂地块的耕种和勘测工作;为387名脱贫户家庭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发放资金58万元;累计完成到期小额扶贫贷款清收424户463.5万元,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36户555万元;扩大医共体政策宣传,每月开展医疗服务队入户问诊活动,镇中心卫生院荣获国家级“优质服务基层行”荣誉称号;认真组织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新纳入监测户14户58人,已逐户逐人落实相关帮扶措施;实施十项“暖民心行动”,在豹迹岩、街道新建2个老年助餐点,在街道村部筹建村级老年学校。
(二)坚持防治结合,营造安全环境。一是做好林政资源管理。与12名公益林护林员和203名生态护林员签订管护协议,并做好人员调整;严格林木采伐管理,义务植树8.5万株,完成2000亩油茶补植抚育工作;分区域多次开展护林防火演练工作,上半年全镇“无着火点”;开展枯死松树清理清运,共清理枯死松树1.7万株,完成打孔注药2817株6000瓶,全镇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抚育。二是守好安全生产底线。上半年,对全镇各领域开展了全覆盖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75条,下达执法文书56份,对隐患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查处烟花爆竹案件3起,没收烟花爆竹300余箱并已销毁;严格砂石管理,“四治”工作受到县级主管部门多次通报表彰。三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开展“两个替代”行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土地矿山巡查30次,启动非煤矿山整顿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违法用地和盗采矿山现象的发生,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四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调整更新防汛抗旱人员队伍,配齐配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多次举办防汛抗旱应急演练,镇村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五是做好防溺水宣传引导。突出重点水域及重点群体,严格落实“一圈一杆一绳”措施,加强日常巡逻监管,确保青少年儿童假期校园安全。
(三)立足资源禀赋,建设红旅小镇。一是全力配合和襄高速建设。全面完成红线范围内571坟878棺坟迁移和98户房屋土地征收工作,所有征收款均已打卡发放;完成和襄高速三批次1426亩临时用地的选定、协议签订及批复工作;配合葛洲坝集团公司建设2号搅拌站;做好搬迁群众在豹迹岩、街道村的安置点规划选址、建房风貌和房基分配工作;顺利承办和襄高速控制性工程大别山隧道开工仪式,前两个季度在全市和襄高速建设赛马考评中均获得较好成绩。二是推进“一乡一宿”建设。稳步推进笔架山“冬晓·梦笔生花”、老政府后院“夏清·溪山红语”民宿建设,跟踪服务集镇民宿和漂流项目。目前,笔架山“冬晓·梦笔生花”民宿已竣工,即将投入运营。三是举办特色民俗活动。疫后重启“长街宴”、舞龙舞狮等民俗特色活动,其典型做法被《半月谈》杂志以《播好乡村振兴的种子》为题刊登宣传,国家乡村振兴总局公众号等媒体刊载转发,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整合金刚台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房车营地、金刚台妇女排广场等旅游资源,拓展红色研学活动路线和丰富教学活动内容,策划举办“汤汇红金刚台篝火晚会”;谋划申报金刚台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上半年,共接待300余批近10万人次来镇参观游览。四是打造沉浸式演出剧目。全力配合服务“十万剧场”建设和《立夏》剧本排演,全国首处全景全时数智沉浸式舞台预计8月份实现预演,将晋升为流量“打卡地”。五是整合镇域红色资源。依托镇域内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精心设计“红色精品教学线路”。将街道村部会议室改造提升,开设红色体验课程,传唱红色歌曲,研发红色文创产品,促成国网安徽党校和汤家汇镇人民政府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与安徽建筑大学共同举办首届“汤汇红”杯赋能乡村振兴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汤家汇镇街道村被省委组织部明确为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培育打造对象。汤家汇“红色”名片日益响亮。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指数。一是兜底保障精准发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两轮城乡低保大核查,每月对城乡低保户进行动态调整,力争“应退尽退、应保尽保”。上半年,为1708人发放低保金552.4万元,发放分散供养金165.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24.75万元,发放社会救济补助金5.8万元,发放孤儿生活救助金5.6万元,为城乡低保老年人申报低收入养老补贴,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1.2万元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0.26万元,发放精神残疾药费补助10.9万元。二是乡村建设持续推进。调整镇级规划委员会成员,深化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共审批原址翻建农民建房46户,对建筑风貌进行统一规划要求;全面做好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腾退工作,共有13户自愿腾退宅基地面积1474平方米,补偿资金71.3万元;进一步完善《1+1+N特色村镇体系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积极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城镇开发边界;加快推进银山畈城乡供水一体化,做好集中和分散供水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汤汇红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平台,所辖12个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上半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375.8万元,同比增长20%。四是精神文化日益丰富。完善镇村文化设施,农家书屋正常开放,开展送电影下乡15次,送戏下乡20次。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爱义剪”等特色服务品牌。将村规民约利用彩绘的形式装扮乡村文化大舞台,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强化“振风超市”“爱心电力超市”文明新风评比和“红黑榜”管理,共发放振风超市积分券22.3万分,有效带动社会向上向善。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上半年,我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代表们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镇上下团结苦干、万众一心的坚持。在此,我谨代表汤家汇镇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的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和支持的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汤家汇镇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汤家汇镇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十分艰巨,特色产业主导性不强,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升;二是信访维稳压力依然很大,需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干部担当负责不够、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综合施策,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实施乡村振兴。一是抓巩固脱贫成果。高度关注群众的“三保障一安全”,兜紧兜牢政策底线,确保14户监测户防返贫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二是抓项目建设。围绕苏维埃红旅小镇创建目标,全力做好和襄高速建设服务和中心村庄群众安置点规划建设工作,高效推进金刚台宾馆、笔架山“冬晓·梦笔生花”、老政府后院“夏清·溪山红语”民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工作,重点推进普思民宿和漂流项目,争取筹建红二十五军英烈纪念园,实施滨河景观治理项目,以“十万剧场”沉浸式演出为契机,打造红军街重要节点业态,深度挖掘和利用镇内“红绿古”资源,开发系列衍生项目,做大做强融合发展的“大文章”。三是抓村集体经济。依托“汤汇红”品牌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12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较上年增长11%,达到737万元以上,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达50%以上。四是抓产业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红旅产业,扶持和培育镇内中药材、茶叶、蚕桑、养殖等产业,形成“三产带动一产”的特色产业体系。做好金刚台、门山重点村的山核桃后续管护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形成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二)强力深化乡村治理。一是健全调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借鉴和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依托“红色评议站”调处平台,按照“三到位一处理”信访要求,健全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走访、包案化解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强化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在镇域内得到有效化解。二是培育文明乡风。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优势,加强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和“我们的节日”系列志愿活动开展,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促进“三治融合”协调发展。三是筑牢安全防线。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隐患排查机制,强化对农民住房、建筑工地、燃气、地质灾害点、防溺水、冬季取暖、烟花爆竹及私售成品油等隐患排查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反电诈宣传,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提升治理效能。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决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加大对非法捕捞、乱砍滥伐、河道采砂、秸秆焚烧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守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严格土地审批程序和群众建房管理,强化风貌管控,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城乡规划管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大力推进双招双引。一是围绕县主导产业招商。将招商引资纳入对镇村干部的正向激励考核,突出主导产业招大引强。二是立足镇域资源招商。不断加大“金寨苏维埃红旅小镇”“十万剧场”的品牌推介力度,围绕红旅小镇吃住游购娱乐,深度谋划一批投资项目。努力实施好“四乡工程”,鼓励本镇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释放“能人回归”效应,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现有招商企业,全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务实举措。
(四)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推进“十项”暖民心工程。围绕十大“暖民心”工程,确保民生工程造福于民。二是倾力保障民计民生。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保参保,落实城乡低保、大病救助、养老等帮扶政策,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医共体宣传力度,方便群众就医。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全面改善镇容村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推动群众持续增收。大力引导群众发展产业、落实就业,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深入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建立园区企业岗位供给清单和岗位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金凤还巢”信息采集平台,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精准对接、全程服务,帮助返乡人员实现就近就业。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将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用实干担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强化政治思维,提升贯彻落实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和懂政策懂业务的干部队伍,着力提升政府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续完善政府法律顾问、科学决策等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主动回应群众和社会关切。坚持阳光用权,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权力始终运行在法治轨道上。
(三)强化廉政思维,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扛牢“两个责任”,深化“一岗双责”和廉政风险防控,认真开展“以案为戒”警示教育;强化公共资金、资源、资产监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基层小微权力监管,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严防各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严控“三公”经费。
各位代表,同志们!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倾力支持和监督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廉洁的作风,抢抓机遇、笃行实干,奋力谱写汤家汇镇赶超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