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燕子河镇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号: 11341426003240448H/202203-00292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其他
内容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 2022-03-16 14:38:26
发布机构: 金寨县燕子河镇 生成日期: 2022-03-16 14:38:26
来源单位: 金寨县燕子河镇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中长期发展规划】金寨县燕子河镇”十四五“发展规划
文  号: 词:

【中长期发展规划】金寨县燕子河镇”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2-03-16 14:38 来源:金寨县燕子河镇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锚定乡村振兴发展任务,紧扣县“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四大产业,坚持“产旅结合、农旅融合、文旅配合”,围绕“游悬剑山、观梅山湖、品沐芽茶、摘四季果、尝农家菜”目标,争创国家卫生乡镇、文明村镇、乡村振兴样本乡镇。用好发展“窗口期”,走上赶超“快速路”,以奔跑者的状态精进笃行,以奋斗者的姿态革新图强,切实推动燕子河在新的起跑线上奋勇争先。

今后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筑牢坚固防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上再发力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燕子河,我们必须时刻紧绷疫情防控之弦,坚决巩固防控成果,全力守护好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全防线。

(一)坚持源头管控。强化防疫关口前移,加强省外返乡人员及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等重点人员信息的摸排登记,分类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乡村两级网格包保责任人,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压实网格包保责任,摸清元旦、春节期间重点人员的返乡意愿,加强政策宣传,强化健康监测和随访管理,消除疫情输入隐患。

(二)严格预防在先。强化医疗机构、康养中心、学校、宾馆、超市等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健全防控责任机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治,降低疫情病媒及环境传播风险。

(三)夯实防控基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备齐备足疫情防控物资。

二、聚力产业突破,在壮大实体经济上再发力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燕子河,我们必须加快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聚焦特色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示范引领,突出延链补链,倾力打造“旅游康养小镇”“小香薯产业示范村”“产业集群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发展壮大企业主体。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依托现有基地产业基础,完善农产品加工配套升级。鼓励现有农业合作社通过实施技术技改升级,增加农特产品的风味和附加值,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托茶叶合作社,深入推进“两个替代”,实现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推进茶叶企业质量认证体系,实现茶叶全程清洁化。通过茶叶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带动茶农1万人,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依托公司企业延伸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开发一系列以茯苓为原材料的食(药)用产品,提高中药材附加值。

(二)积极推进四区建设。用心打造茶产业集群示范区、茯苓生态种植加工区、蚕桑产业创新引领区、精品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创新机制和业态模式,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茶产业集群示范区。以茶叶基地为重点,建成千亩连片示范园和省级茶叶标准园,推行茶业+旅游业+文化体验的生态观光茶园模式,一、二、三产值分别达5000万元8000万元、一亿元,形成茶文化传播与乡村旅游的互融双赢局面。茯苓生态种植加工区。稳定每35-40万窖的种植规模,建立茯苓现代化标准种植基地200亩,实现茯苓种植、销售、加工、康养、旅游多功能融合发展,成为全县茯苓加工、流通集散地,打造神之乡茯苓蚕桑产业创新引领区。推动全镇桑园面积达到5000亩,年养蚕1.2万张,产茧540吨,村村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养蚕,蚕农年增收27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增收“双赢”。精品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将猕猴桃、黑毛猪、蚕桑、生姜等传统产业与观音豆腐、兰花草培育等新型产业融合,着力打造3000亩精品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

(三)发力推动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乡主要领导作用,实行项目建设调度机制,对新建水厂、高标准茶园基地建设、梅山湖观景台等“十四五”重点项目,落实书记、乡长包保责任,分管领导实施责任,积极对接相关部门,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尽早启动、尽早竣工、尽早达效。同时,紧盯中央和省市县政策导向、投入方向,抢抓政策机遇,聚焦主导产业和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深度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惠民生、管长远的重大项目。

(四)力促招商提质提效。强化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围绕产业延链补链,招好引新、招大引强。鼓励新落户企业购买、租赁存量资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常态化实施“金凤还巢”工程,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兴业。健全跟踪落实服务机制,推动签约项目快启动、意向项目快落地。

三、坚持优先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发力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燕子河,我们必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旅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接续推进减贫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持续跟踪已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情况,有效保障监测户、贫困边缘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积极探索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行之有效方式,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激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

(二)发展全域旅游产业。一谷燕子河大峡谷。充分发挥“县城后花园”地理优势和山水生态资源、红色文化优势,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型、乡村休闲型、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康养旅居型等特色形式的乡村旅游业,建设“网红”打卡点,推进“一线带动”式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两址:以五星县革命旧址和红四方面军西进会议遗址为“两址”。依托产业优势,打造“茶林景观、湖光山色”一体化体验式观光旅游利用燕子河大峡谷旅游开发发展民宿、星级农家乐,以绿色生态理念,带动群众致富。

(三)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果,加快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扩面升级。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常态化应用,推动乡村治理“三治融合”,健全“一约四会”机制,以村规民约更好规范村民日常行为。持续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和人才培养,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四、厚植绿色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再发力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燕子河,我们必须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节奏、提升标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绘出乡村美丽崭新画卷。

(一)聚力共抓生态保护。巩固提升“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果,认真落实企业环保审核制度。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攻坚行动,做好秸秆禁烧相关工作。持续推进违法用地综合整治。做好水环境保护,加强梅山湖水源地监管,积极推动新水厂建设和管网配套,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违法打击力度,坚决防范盗采砂石矿产资源、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等行为,守护燕子河天蓝气净、水清岸绿。

(二)积极探索生态转化。建立生态资源清单,通过“+旅游”模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能变现。通过建设骑行慢道、景区步道和湖景栈道、改造民宿等多种方式,打造“休闲+旅游”新地标。支持乡村盘活闲置房和闲置地,发展“养生养老+旅游”试点项目。注重挖掘解放红色文化故事,积极谋划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实现“文化+旅游”协调建设。

五、深化共建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再发力

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燕子河,我们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尽心尽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让每位燕子河人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幸福。

(一)织牢社会保障网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稳步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面落实困难群体救助政策,持续做好低保、五保、困难优抚对象、残疾人、未成年人帮扶救助等工作。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再生育审批程序,积极兑现各类奖励扶助资金。

(二)提升公共服务量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保障校园秩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巡查养护力度,不断满足群众美好出行需求。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共建社会和谐体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启动“八五”普法。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强化社会治安多维管控,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和双拥共建。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史志档案、防震减灾等工作,推动老干部、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发展。

六、加强自身建设,在优化服务效能上再发力

建设新时代灵秀燕子河,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自身“硬核”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以对党忠诚铸牢为政之魂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和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以坚定的政治信仰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二)以实干担当彰显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万家幸福作为不懈追求,把百姓冷暖作为时刻牵挂,把民生实事作为头等大事,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以赴谋良策、办实事、求实效。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增强燕子河发展新优势。

(三)以依法行政践行公平法治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切实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严格落实政府会议学纪学法、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等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以清正廉洁永葆政治本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相关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和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严控一般性财政支出,持续压降“三公”经费。全力支持纪委工作,巩固扩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坚决惩治“蝇贪”“微腐败”,切实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