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镇2022年民政工作总结
2022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燕子河镇民政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实民政政策,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办实事,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求实效,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创实绩,认真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残疾人等各项民政工作,按时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完善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
1、城乡低保:今年城乡低保低保,我镇严格按照民政局金民社救〔2022〕3号关于印发《金寨县困难人员救助实施方案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安徽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发挥主动发现,主动作为精神,并严把程序关,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低保信息网络化管理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年审核机制,加强督查。实行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阳光施保,低保政策全面落实。要求各村严格按照对A、B类低保每年核查一次,C类低保半年核查一次的要求,对我镇城乡低保进行核查,今年共新增农村低保待遇低保114人,取消取消低保119人;城镇低保,2022年我镇对城镇低保户进行全面核查,新申请通过评议1人,按照程序取消2人城镇低保待遇。
(二)、特困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
为使我镇特困供养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能够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主动发现,严格申报。按照金民福[2022]9号文件精神,根据主动发现,民主评议,乡镇审核的流程对符合条件的纳入特困供养待遇。2022年我镇共新增特困供养人员43人,截至2022年12月,我镇共有263户271人享受特困分散供养待遇。对已审批的特困供养对象全部签订了供养协议,并在每季度开展特困分散供养人员自理能力评估。
2、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困老人生活条件,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检查,制定相关措施,加强康养中心管理和建设,大力开展敬老宣传活动。深入组织开展敬老月、节日慰问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医养结合工程,打造养老、护理等相融合示范性乡村养老机构,年初全镇共有特困集中供养81人,并主动吸纳邻近乡镇23人共计104人,截至2022年12月,我镇已有集中供养人员121人,特困失能半失能供养人员比例高于90%,达到区域性养老中心设计入住率要求。2022年,我镇响应暖民心十大工程要求,共建造蔡畈、金冲、烂坳三座老年食堂并投入运营,7月以来累计营业5个月130余日,其中蔡畈村共有1400余人次就餐,烂坳村1034人次,金冲村854人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共617人次,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宣传作用。
(三)、残联工作扎实开展。
1、宣传残疾人政策,做好残疾人服务。2022年我镇开展第23次全国爱耳日活动,加强了残疾人进一步加强残联民生工程等各项残疾人政策的宣传,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医保、残疾证办理等各项残疾人服务工作。
2、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022年我镇有652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年共发放补贴51万余元;520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全年共发放补贴41万余元。
3、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2022年我镇为71位精神残疾人申请药费补助,每人每年1000元,共计7.1万元;精神病人以奖代补11户,共计2.64万元;申报残疾人创业补贴1人,共计3000元。今年对照条件我镇为1名儿童实施县外抢救性康复,救助资金5000元,为4名儿童实施县内残疾儿童康复工程,救助资金2万元。申报特困残疾人生活救助40户43人,救助资金8.3万元。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40余件,帮助残疾人办证、换证共计100余本。
(四)、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困难家庭解困。根据金民社救[2022]4号文件精神,发挥主动发现,提前救助精神,实现民主评议,财政资金打卡发放到户。今年1至12月份全镇共上报救助人员54人,救助金额9.2万余元。
(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022年我镇已成立1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14个儿童之家,并建立燕子河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制度,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未成年人建立工作台账,录入儿童福利系统并及时更新,对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定期家访,关心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解决生活困难。2022年我镇共有7名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均已纳入保障,今年共计新增1人,1人因成年而取消,明年我镇将继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结合童伴妈妈、困境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经验,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模式。
(六)、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22年我镇上报农村危房改造户4户,现已全部完成改造验收工作,每户享受补贴6000元共计2.4万元,已全部打卡发放。
二、依法完成村规民约“大体检”工作和乡村治理体系工作:
(一)、村规民约“大体检”工作:在县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依照金民基〔2022〕3号《关于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县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精心部署,切实按照合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使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真正实现引导教育、警示、约束的作用。
(二)、乡村治理体系工作
1、厘清基层自治职责。依法确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权责边界,促进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建立村级工作事项准入机制,理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将村需要依法履行的事项进行精简,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工作覆盖面,更多从经济事务向社会事务延伸。
2、加强自治制度建设。完善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管理制度,让老百姓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积极培育扶持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社会组织推动行业自治。尝试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完善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路长制、园长制。
3、构筑民主协商平台。在党组织领导下,搭建基层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公共事务的平台。积极推动村规民约大体检,确保有利于实现自治、促进法治、善于德治。推进全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
4、规范自治议事程序。规范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事务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提高党员和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我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坚持学习业务知识,增长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同时认真学习了党的有关理论知识,对照实际找差距。通过学习,提高了民政办整体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敏锐性,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勇于争先,勤奋工作的良好形象。
(二)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基层民政工作是一项敏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镇。政务公开无论是农村低保还是城镇低保审批,还是每月各项打卡,镇村都能按事按时公开上墙,张榜公布。档案完整,内容充实,接受群众监督。
(三)办公室工作。行文规范,按时上报各类文字材料及统计报表,档案规范,存放管理有序。一年来,我办在信访工作中接待热情,来信来访有记录,事事有答复。
四、上年度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政政策,真心为民政对象服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了较好作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好民政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五、下一年工作计划
2023年,在新的起点上,我镇民政工作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工作中心和全镇乡村振兴大局,按照“织密网、兜底线、保民生”的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构建稳定和谐的燕子河作出积极贡献。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好民政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一)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完善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和补差水平,加大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力度,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是加强农村特困供养管理,提高特困供养对象生活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落实贫困、重残人员生活救助,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是继续搞好服务济困互助社和临时救助工作,实现救急救难的中心任务。
(二)加强农村养老工作,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我镇康养中心的工作开展,提高特困供养人员入住水平,严格监督管理,让特困老人安享晚年。进一步响应暖民心工程号召,提高现有老年食堂服务运营水平,并继续谋划推广老年食堂建设,提高老年食堂普及率,惠及更多群众。
燕子河镇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
202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