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镇第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材料(十一)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11日在燕子河镇第二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燕子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德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燕子河镇第二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回顾过去一年:奋起前行,真抓实干书答卷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一年来,燕子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2022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一年来,我们夯实发展根基,聚力产业提质,全面增强内生动力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积极发展链式产业项目,改造提升烂坳、闻家店标准化茶园2000亩,免费发放乌牛早等新品种茶苗76万株,投资200万元新建闻家店现代茶厂800平方米、增设龙马现代茶厂电力设施。依托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旗下“俏俏果”山核桃、金寨小香薯等品牌,举全镇之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14个村级创福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流转抛荒地共种植红薯1250亩,引导群众自发种植红薯2600亩,共创收1200万元。投资950万新建俏俏果生产厂房及产品生产线,年产成品小香薯干提至400万斤,年成交总价9000万元,真正做到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扎实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全年开展“一村一技”培训32场次、参训人次超过1100人次,发放政策技术明白纸4000余张,科技书籍350余本;引导7家经营主体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实现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红绿旅游推进有力。持续擦亮燕子河红色旅游小镇、生态小镇两张名牌,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升级改造绿色旅游基础设施,做精做细红绿旅游产业。加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投资1800万元实施六霍起义纪念馆、燕溪小学陈列室装修布展;组织对全镇21处文保遗址进行安全检查,并对4处省级保护遗址进行检查修复,不断涵养红色文化根脉。积极打造燕子河标志性旅游产品,挖掘本镇非遗项目,申报剪纸艺术及芙蓉糕制作传承人,产品量产并投入线上线下销售。争取投资1210万元,启动大峡谷村竹园玻璃栈道项目,提档升级大峡谷旅游景区水滑道及娱乐配套基础设施。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继续实行招商引资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压实招商引资责任,坚持常态化外出招商,聚焦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落户落地。全年共成功对接3个项目、引资3400万元。其中,引进的佳源红农业公司完成投资1600万元,已投入生产;鑫贵源产业公司完成投资1500万元,已配齐生产线硬件设施;引进的裕金香茶叶分公司完成投资300万元,并已在龙马村投产。
(二)一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聚力善管善治,守护一方美好家园
绿水青山绘新卷。坚持网格化护绿、项目化增绿,建设平安健康森林。组织开展林业资源保护管理专项行动、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行动,组建203名护林员、28名村级林长护林队伍,全年查处林业案件14起,其中行政案件9起、刑事案件5起,有效打击林区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建立健全防火预警体系,组建镇村两级应急队伍,全年出动防火宣传车650台次,发放森林防火通告15000余份。狠抓项目化增绿,全年完成封山育林6200亩。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除治,实施松树打孔注药4000瓶、2025株,完成枯死松树除治任务。着力健全河长体系,及时调整镇村两级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河长、镇长担任副总河长,全年巡河671次,发现问题44个,解决问题44个。严厉打击河道采沙行为,清理非法堆砂石料场地10处,处理非法采砂9次,批评警示教育20余人次,扣押违法机械、车辆21台次。
镇村面貌换新颜。继续开展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累计组织4.5万人次,清理塘沟42个、渠道32公里、生活垃圾5022吨、农业生产废弃物213吨、乱搭乱建28户、废旧广告牌185个,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554次。制定村规民约、推广积分制,评选“清洁卫生户”681户、“文明户”326户、镇级“美丽庭院”户60户,12户群众获评县级“美丽庭院”户。持续开展集镇管理早间巡查,创新镇域保洁月度考评机制,针对街道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扔、出店经营等行为专项整治活动426次;推进集镇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融入燕子河本地特色元素,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小镇,扮靓集镇建成区颜值。
乡风文明谱新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充分利用好“一约四会”,完善红白理事会机制,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恶俗禁办”等文明新风,全年开展文明新风评比评议活动100次,评出红榜2225人次、黑榜44人次,发放积分券116270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及七一建党节等主题活动,共开展1332场志愿服务活动,受益人数10000余人次。聚焦民生小事,收到群众点单32258条,实时反馈32258条,点单反馈率100%,以志愿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一年来,我们坚守为民初心,聚力民生保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乡村振兴稳步推动。结对帮扶更有力,组织496名干部结对帮扶2009户脱贫户及监测户,每季度走访不少于1次,实现了“户户有结对、人人有帮扶”。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更有效,2022年5月,抽调镇村干部、帮扶干部和网格员656人,共排查6413户农户、2037户脱贫户和监测户;2022年10月,确定大峡谷村、毛河村为重点村,根据县乡村振兴局反馈的重点人员名单开展摸排,共排查901户重点群体,将30户80人纳入监测户,安排77名帮扶干部专职包帮,逐户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实现了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户的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为1457户发放奖补资金近423.6万元,奖补比例72.5%。继续发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的撬动作用,新发放贷款143户524万元;同步做好到期小额贷款清收工作,2019年发放的106户149万元贷款全部清收到位。为156名学生申报春季雨露计划,发放教育资助23.4万元。
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严格贯彻第九版防控方案及“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做好65岁以上、孤寡、独居老人“敲门行动”,疫情防控更加精准高效。进一步完善低保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城乡低保标准全面提高,核定农村低保709户1004人,集中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379人,享受残疾人补贴1100人。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578万元,分散供养五保金240万元,临时救助金12万元,困难残疾金4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1万元,低收入老人补贴金8.9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项目资金465万元,打通30条村组断头路,延伸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16000余米,惠及燕溪、龙马、张畈等,有效解决高温干旱时期群众饮水问题。
社会治理稳步向好。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反电信诈骗宣传,张贴公告1000余份,悬挂条幅300幅,固定宣传标语100余幅,布设大型广告8处,出动宣传车80余次,微信、微博发布扫黑除恶宣传材料20篇。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持续完善提升“一站三中心”建设,排查各类纠纷285件,村级调委会调解成功242件,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43件,其中重大疑难矛盾纠纷8起,调解率100%、成功率100%。扎实推进信访事项办理工作,全镇信访量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到县访人次减少,全年无越级上访。严格落实三级网格两级责任制管理,实现把宗教活动中产生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一年来,我们坚持砥砺奋进,聚力担当作为,执政水平不断提升
廉政建设更加有力。坚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增强透明度和公众知晓度,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政府信息4329条,接待群众查询1866人余次,依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持续压减三公经费,三公经费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中共燕子河镇委员会燕子河镇人民政府议事规则》《燕子河镇“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制度》等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作风建设更加有效。始终把服务人民贯穿于履行政府职责的全过程,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镇级为民服务中心及村级为民服务室,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接待群众业务咨询2500件、办结2500件,实现群众办事“一门通办”,业务办结率与群众满意度98%以上。认真办理人民网留言、市长热线、书记信箱共278件,重点办理“重畅决”诉求交办件30件,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
法治建设更加有为。持续推动“八五”普法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开展法律七进活动24场,受教育人员达3000余人次。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有效办理完结人大议案建议11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政务公开等工作,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党委正确指引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上下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履职尽责、建言献策的各位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燕子河镇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的基本现状没有彻底改变;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交通道路、生态保护等领域风险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亟待提振、创先争优意识还需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全力攻坚。
二、展望新的一年:凝心聚力,全心全意绘新篇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不负重托,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才能在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产业发展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创新绩、在政府有为上展形象,聚焦“比招商、比项目、比产业、比办事、比平安”,打好创先争优、真抓实干擂台赛,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奋力开创新时代燕子河镇发展新格局。
(一)固发展之基,壮强经济增长新引擎
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合“能人回归”工程,依托富东、安惠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壮大本地优势产业。以土地集中流转为抓手,不断扩大小香薯、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种养规模,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以商引商,广辟招商渠道,提升招商质效,深挖乡贤资源,引进专业人才,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努力延伸、补强现有产业链。
充分挖掘旅游潜力。以大峡谷风景区为核心,加大对五猴山、佛顶寨、王河大峡谷地区开发,不断丰富核心景区的集聚功能,推出半月康养旅游规划路线,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依托六霍暴动纪念馆,串联麒麟河、毛河、闻家店等革命旧址、展馆,将燕子河打造为红色教育基地。立足蔡畈老油坊,大力收集传统的农耕文化遗物,吸引更多游客在参观中领略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推深抓实项目建设。细致谋划2023年项目工作,按照“生态立镇、产业兴镇、旅游强镇、文化活镇”的工作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S94高速支线连接线、燕子河到天堂寨线路扩宽改造、集镇老区改造、集镇新区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提高燕子河镇通达能力,提升镇域发展品质。继续争取实施一批特色农产品培育项目,打造市县级标准茶园1000亩,开工建设薇菜特色农产品现代化加工厂,改造提升俏俏果红薯厂房3000平方,新建红薯育苗基地20亩,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二)走生态之路,争当镇村建设新样板
全力打造宜居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林长制”、“河长制”,以“零容忍”态度对待损坏环境问题,加大对滥伐林木、非法采砂、滥猎野生动植物、农村面源污染等打击力度,常态化、持久化打好生态保卫战,把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底色。扎实开展人工造林、河道治理等工程,预计完成封山育林6000亩、增绿1500亩。做好护林防火的宣传与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确保全镇无森林火警火灾发生。
全力改善镇村面貌。持续推进集镇文明创建,常态化开展街道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扔、出店经营等行为整治,保持干净整洁的集镇形象。推进集镇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小镇。全面完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实施好后续管护,维护好建设成果,注重优化提升,在现有的示范点基础上每村打造一个特色亮点,让镇村风貌更上层楼。
全力培育文明乡风。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实现思想、道德、文化三个引领,让文明之风吹遍燕子河畔。
(三)增民生之福,共奏美好生活新乐章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落实好镇村两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确保工作稳定有序。扎实做好“5115”工程,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大提升行动,推深做实五大振兴工作,努力提高群众收入、帮助改善生活质量。持续强化防返监测,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网格员等多方人员力量,适时开展“三保障一安全”排查,严防返贫致贫现象发生。扎实做好60户159人监测户的帮扶工作,制定针对性措施,实现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统筹社会事业。依托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居家互助养老中心,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透明化、规范化。加大教育投入,改善镇域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寄宿条件,让广大学生在更加优异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进一步完善各村体育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繁荣农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不断深化乡村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网格化管理和源头治理,充分发挥综治、信访作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依法规范信访行为。注重土地流转、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矛盾隐患排查,及时妥善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持续高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等重大风险,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全民禁毒工程,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巩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自身建设:站稳立场,优化服务转职能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高度的清醒和执着的韧劲,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政治引领忠诚干事。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忠诚政府。
(二)一心为民担当成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大力弘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最多跑一趟”,确保做到对群众关心的事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抓好落实,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三)依法行政规矩管事。自觉将法治理念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备案审查,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等政府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廉洁从政干净共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监督力度,强化纪律执行,努力实现全镇干部作风过硬、敢于担当。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推动构建亲而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加大各类资金监督监管,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各位代表!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新的一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为建设更加美丽和谐富裕的燕子河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一村一技:指每个村安排一名技术人员,对全村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实用技术及实用农业机械,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一约四会:指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是一项改变陈规陋习、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村民自治制度。
敲门行动:指镇村干部对60岁以上独居老人及特殊群体采取上门走访形式慰问,主要宣传布洛芬使用方法、防疫知识,并协助其就医。
“一站三中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综治中心、信访中心、调解中心和公共法律工作站的作用,有效整合镇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的专业调解力量和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乡里乡亲调解员”等民间调解力量,打造便民利民、低成本高效率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新机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指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重畅决:指重诺言、畅两信、决诉求,重点是畅通群众信访渠道、解决各类信箱反映问题。
能人回归工程:是本县在2021年提出,引导回乡能人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指引导一批回归能人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办农村经济实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领乡村产业发展,形成“用一人、兴一业、活一村、富一方”的发展格局。
5115工程:“5”是指自脱贫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即2021年至2025年;第一个“1”是指建立健全10项长效机制;第二个1是指实施10大提升行动;“5”是指完善5类政策衔接。
四个不摘: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和不摘监管。
燕子河镇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23年1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