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镇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镇情,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振兴抓发展,围绕红绿资源抓特色,围绕项目建设抓投入,围绕生态宜居抓文明,围绕民生福祉抓保障,围绕转变作风抓效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维,接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各方面资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美丽燕子河不懈奋斗。
(一)激活“新动能”,开创乡村经济新局面
一是接续推进产业振兴。立足燕子河产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立足长远、长短结合,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做到主导产业突出、传统产业优化、短小产业精致。全力推进香薯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支持香薯深加工提档升级,扩大产能,开拓市场,提升俏俏果品牌影响力;全力推进全镇香薯种植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好现行链式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坚持村集体经济示范引导,调动各方面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持续推进壮大香薯种植规模,力争未来五年种植香薯1万亩,努力形成“龙头+基地+品牌+市场”的全链式发展局面。坚持抓好茶叶、蚕桑、中药材等传统产业换代升级,大力支持培育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引导经营主体做品牌、深加工、育基地、活市场,经过未来五年的发展,培育一批燕子河优质经营主体和能人大户,让具有本土优势的传统产业走出燕子河,打响品牌,增加影响力,形成燕子河新的产业名片。同时,坚持挖掘燕子河产业发展潜力,注重培育燕子河的泡椒、高山有机米,红豆腐等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态产业,支持经营主体做优做精,做出特色、做出品牌、线上线下、客户喜爱。
二是扎实推进红绿融合发展。坚持依托燕子河大峡谷4A景区品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建设,推进项目建设增投入,不断扩大景区规模,切实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和游览品质,进一步聚集人气和品牌影响力。支持以张畈区域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发展,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让深山里的特色旅游资源也要光彩照人。紧紧依托燕子河燕溪小学旧址、五星县委旧址、六霍起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抓好布展,全方位展现燕子河光荣的革命历史,努力打造红源小镇;依托燕子河绿色资源带来的人气,不断推介燕子河红色历史,认真讲好燕子河红色故事,不断提升燕子河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全域旅游在燕子河真正实现全域、全时、全方位,促进融合发展。
三是坚持项目投入推动发展。牢牢抓住争取项目投入这个关键,使得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提升。未来五年要继续争取实施一批道路建设项目,持续改善镇域交通条件,力争总体上实现“户户通”;继续争取实施一批农田水利提升改造项目,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产业发展抗风险能力;要继续争取实施一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继续争取实施一批幸福河湖项目,使得镇域内河湖行洪更安全、风景更美丽、抗风险能力更强大;要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集镇、中心街庄建设投入,推动集镇新区初具规模、配套完善,改善中心街庄配套功能、提升品质;要积极争取天堂寨支线高速过境利好政策,彻底改变燕子河交通区位不优的现状。我相信,只要坚持争取、不懈努力、不断投入,未来五年燕子河发展基础会越来越实、条件会越来越好、发展也会越来越快。
(二)筑就“家园梦”,争当宜居宜业新样板
一是高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河道砂石管理,将“十年禁渔”和河长制紧密结合,组织人员定期巡查河道,减少河流污染和自然生态的破坏。强化“林长制”,加大枯死松树处理力度,有效防治病虫害,全力保护森林资源。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清除影响镇容村貌的顽瘴痼疾,常态化保持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全面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整治力度,争取实施集镇污水处理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改造部分雨污合流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延伸支线管网,提高污水管网接入率,实现集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实现农村改厕率达100%。
二是高水平建设美丽镇村。持续推进集镇文明创建,常态化开展街道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扔、出店经营等行为整治,保持干净整洁的集镇形象。推进集镇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融入燕子河本地特色元素,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小镇。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好后续管护,维护好建设成果,注重优化提升,在现有的示范点基础上每村打造一个特色亮点,让镇村风貌靓丽璀璨。
三是高质量提升乡风文明。发挥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载体作用,整合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促进思想、道德、文化三个引领作用,传承精神文明,弘扬道德风尚,让文明之风吹遍燕子河大地。进一步完善各村体育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繁荣农村文化,丰富群众生活。
(三)致力“民生事”,培育和谐幸福新典范
一是抓牢抓实疫情防控。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紧抓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要环节,加强外来人员排查管控,严格按工作指引规范开展疫情防控。全面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构筑防疫屏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加大对公共卫生机构投入,持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升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二要全面统筹社会事业。完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做好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保护工作。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改善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引进透析仪等实用型医疗设备,整合医疗和康复资源与功能,建成现代化的医养中心,提高群众的就医质量。提升教育水平,巩固和完善均衡教育创建成果,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培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保住本地优质生源,加强对优秀师生的奖励力度,全面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向上。
三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网格化管理和源头治理,充分发挥综治信访中心作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依法规范信访行为。注重土地流转、山林纠纷、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矛盾隐患排查,及时妥善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高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等重大风险。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全民禁毒工程,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巩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四)勇担 “新使命”,展现自我建设新形象
一要深入推进政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意识形态的培训教育,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全力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推动实现燕子河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