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老茶区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主产区。全县现有茶园22.7万亩,茶叶加工企业400余家,其中省级茶叶龙头企业7家、市级14家,开发了六安瓜片、金寨黄大茶、金寨红茶等系列名牌产品,2022年茶叶总产量1.5万吨,一产产值13.5亿元,综合产值35亿元,从事茶叶生产经营达20万人,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发展新支柱、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六安市金寨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立足特色资源,创新公开模式,加强专区建设,通过政务公开服务地方经济,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弘扬了金寨茶文化的功能价值,展现了金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地域特色。
宣传为先,迈出茶产业政务公开“最先一公里”。
一是宣讲形式多样化。各地通过举办茶叶座谈会、召开群众会、广播不间断播放“两个替代”音频、设置宣讲展台为群众答疑解惑等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茶产业政策宣讲,将惠民政策与群众面对面讲解透彻,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宣讲内容精准化。以群众“点单”的形式,根据群众需求开展精准化的内容宣讲。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操作、双向互动等方式,把讲技术和讲政策理论相结合,做到群众想听什么,宣讲就讲什么,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三是专区服务便民化。2022年10月在全县23个乡镇建成政务公开专区,针对前来咨询的群众,配备专职人员向群众讲解农业信贷融资、“两个替代”等政策,并就群众关心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农业保险、产业奖补申请流程等问题,提供贴心一对一咨询服务。
平台为要,走好茶产业平台建设“中间一公里”。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作用,为实现“金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任务提供信息服务平台。一是规范的信息发布平台。聚焦惠民政策发布、服务资源配置等,不断健全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公开信息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全面、深入宣传惠民利民政策,确保各项信息公开准确无误、无死角、广覆盖。二是创新的政策解读平台。不断创新信息公开形式,利用图片、图表、视频等丰富的信息内容,将各种茶产业政策文件转化成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快加深群众对公开内容的理解,助推金寨茶产业“出圈”出彩。三是及时的便民服务平台。以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为契机,针对不同服务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综合设置“自助查询、档案查阅、休息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安排专人引导,提供政策咨询、补贴查询等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
保障为本,跑赢茶产业信息内容“最后一公里”。紧紧围绕金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规范信息公开内容。一是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各相关单位齐抓共管,协同整合茶产业法规政策文件、服务资源,为政府门户网站提供丰富、可靠的内容保障,同时同步展示在政务公开专区,为群众提供可观、可感、可信的服务信息。二是增强信息的及时性。各相关单位不断丰富完善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事项,不断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及时推送金寨茶相关信息,确保政府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及时规范发布,实现了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三是增强信息的实效性。通过定期开展培训,不仅在“量”上扩展,更在“质”上发力,确保信息公开的实效。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较强的重要政策法规,加强信息解读和回应工作,同步制定解读方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