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镇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
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非凡、责任重大。燕子河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和考察金寨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化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乘着高质量发展的浩荡东风,躬身入局,挺膺担当,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步稳蹄疾、稳健前行,在现代化幸福金寨征程上奋力谱写燕子河崭新篇章。以下是关于我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报告: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一招不让抓发展。一是产业融合勇闯新路。主导产业再获丰收,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座,大力推进生态茶园标准化改造600亩,全年生产六安瓜片等干茶1200吨,产值6500万元。全年共建6个庭院经济示范点,野菊花育苗301万株,全镇栽植1763.8亩。引进高产“中蜂”品种,探索养殖蜜蜂庭院经济产业。金利林业公司等2家主体成功认证农业产业市场品牌,思锐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等3家主体成功评选为县级示范,富东生态农业公司等3家主体的山核桃、黄精、蓝茶成功确认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73家家庭农场赋码“一码通”,26家主体入驻“农安康”。持续优化“燕子河畔”电商运营质效,发布精品视频81条,组织宣传农产品推介直播33场次。中国科大帮扶农产品展销馆应运而生,实现龙马高山有机稻等11个品种近140个农特产品“出村进城”,电商销售额达234万元。成功承办2024年度金寨县农民丰收文化节。二是重大建设勇立潮头。全员上阵、抢时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聚焦“五大提升行动”,抢抓中国科大帮扶、县委厚爱的难得机遇,靠前争取、主动而为,中国科大、市县主要负责同志先后11次赴镇调研,全年顺利实施落地项目28个、总投资8094.79万元。凝聚合力、序时推进天堂寨支线高速建设,全面完成先行区和26米红线内的23户拆迁工作,迁坟260座387棺,征地162.3亩,规划麒麟河村凉亭岗组安置点1处。高质高效、按时推进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圆满完成财政衔接资金、水库移民资金项目5927.55万元,启动筹备大别山地质博物馆、110KV变电站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预计2025年总投资达1.5亿元。三是文旅提升勇攀高峰。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5.77万人次,同比增长11.76%。旅游综合总收入1093万元,同比增长18.81%,其中乡村旅游营业收入367.6万元,同比增长15.41%。全面摸清旅游资源本底,全年普查红、绿、蓝等优质旅游资源146处。峡谷仙境漂流首年上线,接待游客1.1万人次。夏清·峡谷溪畔民宿、巾帼创业扶持项目“燕小窝”驿站实现稳定营业。六霍起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团队59个2500余人次。全力打造红源小镇,五星县革命旧址、六霍起义纪念馆接待参观研学1500人次,用心用情管护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同中国科大、中国电科签署SKA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中国科大天文台项目建设,精心打造“龙马科学艺术乡村”。四是经济发展勇当先锋。全年财政预算收入2522.36万元,完成税收收入425.9万元。固定资产基础不断夯实,今年新增7个固投项目达1.7亿元。把“双招双引”作为重要任务推进,严格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派驻精干力量驻点县驻外招商五局,链接第二招商纵队,瞄准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集中外出5次,意向性签约3家,访问企业22家,全力以赴引进安徽雷涵服饰有限公司落户园区,总投资1.2亿元。坚定不移为企优环境,扎实做好“清风护航”专项行动、经济普查、信用体系建设等基础工作,全方位提升9家招引企业营商服务质效。持续推进“金凤还巢”“能人返乡”工程,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助企招才”招工活动。
(二)一心为民增福祉。一是社会事业全力保障。教育事业佳音频传,镇实验学校获评2024年县级“教育教学优秀奖”,中考达线率逐年攀登。医疗事业稳步有序,积极开展慢特病精细化管理,2025年度医保覆盖参保2.34万人,全年申请医疗救助95份。养老事业成效显著,超额完成9977人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任务,缴费完成率为101.42%,人均缴费水平达859.36元。全年惠农补贴共发放7.8万人次,达4151.99万元。其中,发放困难残疾金5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6.2万元、城乡低保金636.5万元、分散供养五保金282万元,全镇全年新增农村低保72户77人,扶危济困互助社常态化运行,共救助106户8万元。拥军优属氛围高涨,走访慰问军烈属、困难退役军人91人,发放优抚金35.9万元。征兵任务超额完成,工作成效在全县名列前茅,现役军人张洁荣立三等功,退役军人余泗杰、刘建刚相继在市退役军人大赛中斩获佳绩。二是基础建设全域铺开。整合各类资金4280万元修建、拓宽村组公路15.5公里,完成陈畈路拓宽、凉亭万畈路面硬化、毛河桐岭路拓宽改造、张畈和龙马入户补短板等。全力保证群众交通安全,争取100万元水毁资金完成17处应急抢修。山洪沟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一批基建项目顺利实施。引入社会资本,新建大峡谷中石化加油站1座,智能充电桩顺利入镇落地。镇域52处供水点由金水源水务全面运营管护,2024年实施3处抗旱应急工程,4个村接水入户374户,管网铺设完整,慢滤、清水、保温、消毒等设备设施逐步完善。三是社会大局全面稳定。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工作,夯实红色评议站建设,依托33名红色评议员开展评议201次,解决困难247个,群众满意率达100%。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35件,村调委会调解成功210件,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20件,矛盾排查率、调解率均达100%。认真对接乡镇赋权执法事项,确保赋权乡镇事项赋得准、用得好。全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9件,处理违法行为人19人,罚款27.83万元,成效做法得到县委认可和肯定。相继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食安守护”“药品安全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开展燃气安全、醇基燃料、道路交通、防溺水等领域专项整治,全年社会大局平稳有序。四是粮食生产全程首位。在耕地保护工作上不打折扣,完成承诺种植92.19亩,恢复耕地724.81亩,抢时整改6538.23亩流失耕地图斑,高位推动,聚力攻坚,举证面积达全县第一。统筹开展项目用地申报、耕地资源保护监察、卫片执法等基础工作。投资459.2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670亩,聚焦水稻、玉米、红薯、豆类等粮食作物产业,全镇种植水稻5086亩、油菜1505亩、小麦1517亩。发放耕地保护补贴2.85万亩250.06万元,发放稻谷补贴0.31万亩34.76万元。全年防止农田“非粮化”“非农化”工作成效显著,土地资源利用“后半篇文章”基础持续牢固。
(三)一以贯之促振兴。一是巩固脱贫成果提质增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巩固拓展成果。安排506名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及监测户1988户,对20户48人监测户进行风险消除,实现了对“三类监测户”的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认真落实就业帮扶工作,脱贫户615人从事公益劳务岗位。鼓励发展特色产业,1420户实现产业达标,累计奖补资金140.66万元。继续发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的撬动作用,累计申报137户588万元。精准开展教育帮扶,申报春季雨露计划299人次,发放教育资助44.85万元。申报就业奖补1168人,奖补金额86.68万元。二是培育乡风文明提档跃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依托“一约四会”,积极开展56次文明新风“红黑榜”评比,共评出红榜713户,黑榜65户,发放积分50230分。开展送戏下乡14场,乡村四季村晚5场,其中原创村晚节目《清风行动之拆迁》获得全县通报表彰。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连续举办第三届燕子河镇全民健身暨“龙马杯”村BA运动会,展现了新燕子河的精神风貌。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最干净乡镇”创建行动、儿童科普活动等830余场。始终重视外宣工作,全年发布256份外宣素材,经过不懈努力,燕子河镇荣获全省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试点乡镇。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提速改善。统筹推进“三大革命”,完成大峡谷茶铺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建设,争取自然村庄环境整治资金270万元,完成12个自然村庄的环境整治建设,其中麒麟河村土塘自然村庄荣获“县十佳自然村庄”称号。积极统筹人居环境整治资金64.9万元,改厕249户。全线贯穿抓“五清一改”人居环境整治,强化规划评审和风貌管控,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825吨、清理村内塘沟30个、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364吨、清理乱搭乱建170户、清理废旧广告牌287个、清理无功能建筑2670平方米、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5.35万人次、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480次。创评省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3户,以积分制评选“清洁卫生户”和“文明户”,评选出镇级“美丽庭院”55户、县级“美丽庭院”11户。
(四)一如既往重形象。一是适应监督常态,大兴求实之风。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动态管理村级集体资产,认真开展惠农惠民补贴资金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八五”普法深入实施,依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依法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有效办结人大议案建议7件;积极配合镇人大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工作,有效办理并答复代表意见建议152条,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二是巩固为民根基,力行务实之举。始终把服务人民贯穿于履行政府职责的全过程,全镇广大干部抗极寒、防大汛,向寒而行、闻汛而动,全面守牢护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编制服务清单和办事指南,接待群众业务咨询2800件并全部办结,实现群众办事“一门通办”,业务办结率与群众满意度均达100%。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依法公开信息1830条,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发挥政协协商议事平台作用,推进“金事寨谈·金寨商量”案例办理4件,办结率、满意率实现“双百分百”。三是引领效能提质,常思崇实之策。梳理整合全镇各类网格,推进“多网合一”,确保社会治理取得实效。化解诉求439件,满意率100%,民生呼应实事办理入选市县典型推介2件。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文减会推动基层减负,推行督查督办破解落实难题。燕子河镇节用裕民,带头过“紧日子”,全年“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86%,文件、会议压减8%以上。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网络舆情防控化解,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建设不断推进。与此同时,共青团、工会、妇联、文联、乡镇党校、商会等平台作用切实发挥,武装、民族宗教、老龄委、关工委等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坚持培育产业、强村富民,在贯彻党的决策中把牢大抓落实的方向。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落实好低收入人口与监测对象帮扶衔接并轨政策,适时开展“三保障一安全”排查工作,扎实做好99户275人监测户的帮扶工作,制定针对性措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固本强基,夯实中药材、高山有机茶等本底农业产业,助推“俏俏果”“品六”“臻稀药谷”等优质主体,发挥联动带头效益。全面落实基本农田耕地保护等政策要求,做好近年来耕地恢复工作土地资源利用“后半篇文章”;依托村情、地域、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支持农业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持续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助力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上农业企业发展。加快龙马村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以全县联动区、核心区建设考核验收指标为导向,倒排工期,力争实现第二批精品示范村验收工作走在前列,以2024年“项目建设年”积累的村庄建设经验,确保超前实现两年期创建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在实现人民期盼中激发大抓落实的动力。聚力落实放心家政行动、放心消费行动等50项民生实事,重点关注老百姓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事项,统筹发展扶老、助残、救孤、优抚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特殊特困人员生活保障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等工作,加强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实行动态管理,切实监管救助资金打卡发放。落实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不断强化慢特病精细化管理,健全医保经办服务建设。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用好用足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激励措施,充分利用“金凤还巢”“能人返乡”工程,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与对接服务,积极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开展“四季村晚”“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文化供给质量,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做好文物修缮和日常管理,确保文物安全。
(三)坚持居安思危、守牢底线,在维护大局稳定中坚定大抓落实的定力。以“多网合一”工作为抓手,统筹全镇治理范围、人员力量,优化网格设置,细化网格员责任清单,落实工作保障,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升华精品示范村治理模式,逐步谋划“村民自治”的管护方式,从“一时管”向“长效管”转变。认真落实“四化三评”工作机制和“一联双管”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让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同频共振。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防为主”,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对各类矛盾纠纷的全面排查和源头治理,高度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持续发挥好“市长热线、书记信箱”等渠道载体作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燕子河。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在把握时代要求中锤炼大抓落实的本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行动,加大镇域主干道沿线、美丽宜居点、省级中心村建设等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村民盘活闲置宅院,建设“五小园”、打造“微景观”,全面推进镇域范围内规划审批和风貌管控,启动实施张畈、杨树美丽中心村建设,同时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管理、矿产资源治理等重点领域工作。持续建设“最干净村庄”,深入整治“脏乱差”,常态化开展“清洁户”“美丽庭院”“文明户”示范评比表彰工作,巩固提升“安徽省卫生乡镇”创建成果,举力争创“国家级卫生乡镇”和“县级最干净乡镇”。在镇域主干道建设公共充电桩,助力高品质城市更新实施行动。对标对表提升环保工作实效,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运砂、盗伐滥伐林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五)坚持整合资源、提升品质,在肩负使命任务中凝聚大抓落实的合力。全面推进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做实做优“燕子河旅游+、+旅游”双向文章。深化峡谷天然资源开发和旅游推介,丰富旅游业态,提升燕子河大峡谷旅游景区品质。建成中国科大天文台SKA射电望远镜项目,推进产学研“四级营地”基地建设,启动建设集宇宙探秘、科普研学、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龙马科学艺术乡村”。联动发展镇域其他旅游资源,孵化发展团山大峡谷民宿旅游综合开发、五猴山文旅开发。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红色遗址修复,培育红色讲解员,做好六霍起义纪念馆的规范开放运营工作。拓宽镇域旅游宣传媒介,开发康养等新文旅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